五莲茂腔: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和秧歌

2020-05-13 15:26:5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魏晓倩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五莲茂腔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秧歌,由“肘鼓子”戏演变而来。初为民间小调,明代以来,鲁南一带敲狗皮(或牛皮)鼓演唱的“姑娘腔”传入五莲境内,演唱者以肘挎鼓,演唱间歇处击鼓为“过门”,后与花鼓秧歌相结合,演变为“肘鼓子”,即“本肘鼓”。伴奏只用肘鼓、手锣,后来加上月琴或柳琴。加上二胡、柳琴或月琴伴奏后,唱腔末句的尾音,吸收了柳琴戏尾音“呀呼依”的韵味,溜成了“嗯嘿唵”,用高八度行腔,习称“打冒”,即“冒肘鼓”,后称“冒腔”。(魏晓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