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底蕴深厚 内容丰富 独具特色

2020-05-11 16:13:17 来源:荣成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从历史上看,荣成是个偏居海隅的小县,百姓生活比较艰难,属于有闲阶级的书画之作似应与它无缘。但是恰恰因为它地处边远,得以避开了中原的战乱,而明代卫、所的设置以及相伴设立的以教武臣子弟的卫学,又带动了境内百姓“质朴尚文”的风气。卫学的教谕,多由饱学之士担任,如清初的文学大家王士祯,历下才子、著名诗人王苹等,都曾仟教于成山卫学。他们的到来对发展教育、造就人才起了很大作用。从建县起至光绪末年的170年中,荣成出过10名进士、50名举人、462名贡生。这些人在外为官游学期间,结交广泛,互相交流,开阔了视野。他们结束游学和官宦生涯后不甘寂寞,或设帐授徒,或书画自娱,从而带动了境内书画的发展。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在荣成民间书画发展中,普通劳动者发挥了重大作用。荣成早先走京闯卫的人很多,他们中间很多人为清王府担水:水担得好,除了钱外,还有赏赐。而这种赏赐多半都是字画,据不完全统计,境内有陆游、董其昌、文征明、仇英、董帮达、刘墉、铁保、道光、慈禧、郑板桥、李鸿章等人的作品及宫中藏品达四白件之多。这些珍贵书画品的流入,使本来就好书画的荣成人视野大开,促进了民间书画创作,并推出一代地方大家,如彭鼎臣的写意牡丹,李逢林的工笔花鸟,林钟潢的八分,张俊采的楷、草、篆等莫不为识家所珍藏。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荣成的书画创作毕竟是少数人的行为,而没有形成群众性的民间书画创作队伍。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稳定,教育普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这种变化,为境内群众性的书画创作准备了物质条件,而境外知名书画大家来荣成写生作画,度假讲学,又为荣成群众性的民间书画创作提供了外部条件。当代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王伯敏、吴冠中、尹瘦石、张振  仕、阿老、刘旦宅、赵朴初、费新我、启功、欧阳中石、黄苗子等先后来荣成讲座示范,或临场点评,将荣成的书画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那些握惯大镢、橹把的手,而今拿起笔来描绘着荣成的山水,描绘着自己的生活。应当承认,在荣成书法的发展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锡城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张锡城又名洗澄,自幼嗜爱书法,始习《九成宫》,转习颜  赵,后汲汉唐隶书之精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  的字结构严谨,笔画端庄,纯朴清雅,深受人们好评。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适应战争环境,大都改为钢笔,但张锡城仍嗜书不辍。新中国建立后,社会安定,张锡城利用工作之便或工作间隙,推广和开展群众性的民间书法活动,师从其学习的人很多,其中很多人成为书法创作的骨干。无独有偶,如果说张锡城推动了荣成民间书法活动的开展,那么,刘玉竹、宋仁壮在民间绘画方面则起到组织者和辅导者的作用,他们都担任过文化部门的领导。宋仁壮父子都是画坛高手,在他们的影响辅导下,石岛镇牧云庵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画村。在这个村子里,父子、兄弟、夫妻乃至全家参加绘画活动,并且创造山优异成绩的大有人在,如宋仁贤兄弟,个个都是画坛好手。宋仁贤15岁当渔民,边劳动,边学习绘画,终于成为闻名全国的渔民画家.而王茂爱一家三代六口成为牧云庵村美术创作的主力。刘玉竹离休后,仍然活跃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哨。为把全市书画爱好者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在老干部局的支持下,由他牵头成立了“荣成市书画协会”、“齐鲁书画院荣成分院”、“荣成市根雕协会”等群众性的民间组织,以活跃民间美术创作。正是由于群众性民间书画活动的开展,涌出了一大批书画创作骨干。他们中间有领导干部,有普通农民,也有一般干部。一些离退休干部,在老干部局的支持下,书画创作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在荣成的书画队伍中,被吸收为国家级协会会员的达八人之多,省市级协会会员四十多人,有十二名作者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奖,十六名作者的简介作为辞条被选人辞书。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书画作品作为礼品赠送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数以万计,进一步促进了民间书画创作活动的开展。

  剪  纸

  荣成民间剪纸,不仅极其丰富和独具特色,而且是古代民俗学、神话学和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丰富载体。荣成地处黄海之滨,山清水秀,男人们以渔农为业养成了朴实、粗犷的性格,而女人们勤于桑织,养成了她们柔和端庄、心灵手巧的品质。荣成剪纸,恰恰就是荣成男人和女人们的组合,既有男人们的粗犷与豪放,也蕴藏着女人们的朴实与流畅,是山的阳刚之气与海的阴柔之魂的完美结合。看过荣成民间剪纸的人无小惊叹:“最好文章惟本色,是真富贵不繁华。”

  剪纸艺术,在荣成不仅是节日喜庆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勤劳的荣成人民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想方设法地美化自己的精神世界。特别是生活在民间的妇女们,她们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形象思维和灵巧的双手,把美好的感情和艺术素养寄托在剪尖上,创作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她们不墨守成规,师法自然,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特定的节日进行创作。如姑娘出嫁的斗花,多是小巧玲珑的梅花、云朵等;用来布置新房的则是美观大方的“喜上梅梢”、“鸳鸯戏水”、多子多福多寿的“三多盆”等,夫家往往以此品评新娘的手巧与否。

  民间剪纸,大都有特定的时间,而特定的时间又决定了它特定的内容。在我国民间大都有岁末迎春祈年与除旧迎新的风俗,各自用不同艺术形式展示这种习俗。在荣成,这种时刻正是剪纸艺人展示才华和传授技艺的关键时刻,特别踏进腊月门,大姑娘、小媳妇簇拥在老年艺人的周同,赶制窗花。到了初一,互相串门拜年时看剪纸,互相品评。民间故事、神话、戏出子窗花以及门神、财神等把农家装饰得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黄金万两”等吉庆的画面构成年节的主题。“二月二,龙抬头”剪纸的主题,便移到龙的身上,大龙小龙,活龙活现,昭示着大地复苏。五月端午“除五毒”,七月七当然是牛郎织女“天河配”。剪纸除特定日期有特定内容和主题外,日常剪纸则完全为美化生活,如窗花、墙花、顶棚花、斗花、灯笼花以及用于枕头、鞋、鞋垫、兜兜、荷包、手帕等刺绣。

  随着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出现,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与进步,民间剪纸这一凝聚着千百年民族心理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古老民间艺术,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旁观者还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荣成的民间传统剪纸,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国画的某些章法,构图及版画的黑白关系,创作山一批构图新颖、内容丰富的新剪纸,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需求。这种用传统的剪纸技法,融人新的手法,创作出新的剪纸,说明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无限生命力。

  根  雕

  荣成实用性的根雕,历史比较长,多用树根为老年人雕刻手杖、拐棍儿。但作为艺术品,荣成民间根雕,却是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开放的一朵奇葩。它的传播者与组织者就是离休干部刘玉竹。刘玉竹,1985年离休后,在组织老干部老同志的书画活动的同时,自己也爱上了根雕艺术,创作了百多件作品,多次在市、全国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览上获奖。刘玉竹倡导成立的“荣成市根雕艺术协会”,已发展会员20人,其中国家根艺协会会员2人。根雕协会成立后,促进了根雕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共创作根雕艺术品千余件,参加市级以上展览3次90件,获奖30件。由于刘玉竹在民间艺术活动方面的重大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他“民间艺术家”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面塑和布制玩具

  荣成从而食为主,家庭主妇特别强调面食的变化,因此,出现家庭食品面塑。这种面塑不同于外地纯观赏性的面塑,而是家庭主妇在制作面食时,随心所欲地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采取提炼、概括的造型,使面食呈现了各种形状。特别是过清明蒸燕儿,家庭主妇们各显身手,用面捏成各种飞禽走兽,  如小燕、蝙蝠、龙、虎等,十分精致。有的主妇用食用色调面,捏出的燕子只有拇指顶大,栩栩如生。用高粱秆儿搭成十字,吊在空中,下缀彩布,微风吹来不停地旋转,真像飞厂起来。即使平时食用,荣成妇女也很少蒸馒头,总是不厌其烦地将面食捏成“锔子”、“桃子”、“石榴”等形状。早年儿童玩具,大多由奶奶用布缝制,里面塞以棉花。这种玩具大都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特别注意作品的神态,尤其是布老虎和猴子,或凶猛,或顽皮,让人感到可亲可爱。

  在面塑中首推正月十五的“灯儿”。正月十五的灯儿,除了月灯以外;生肖灯和动物灯堪称一绝。广大农村妇女每到这一天,大显身手,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随心所欲地捏成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王连镇方家村刘秀英的豆面灯于1988年被山东省艺术馆收藏,荣成民俗协会理事方桂凤的豆面灯曾获文化部三等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