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响水涧李松:务农“靠天收” 其实有奔头

2020-12-23 18:16:02 来源:人民网 作者:汪瑞华 张俊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从衣着光鲜的钢贸企业老总,变成经常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户,来到芜湖市响水涧2年多,李松一路摸爬滚打,如今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庄稼人”。

  李松,芜湖靠天收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为一名80后,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这些年没少折腾,跑过货车、干过运输、做过钢贸和建筑加工。

  2018年,他又来到芜湖市响水涧,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创业。

  “解食忧,靠天收”,这是李松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说后半句是企业名称,那么前半句就是企业成立的初衷。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靠天吃饭”,丰收还是歉收,全凭年成的好坏。可李松所致力的“靠天收”,打造的是纯天然、原生态、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从最初的1名技术员,壮大为10多人的创业团队,打理的土地也从最初的200来亩,扩大到800多亩,芜湖“靠天收”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两年来的变化,可以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

  在响水涧,李松习惯了被村里人称为“新农人”。在外闯荡打拼后,思想开放、视野开阔,为农村带回了资金、技术和产业。

  虽然并非生于斯长于斯,但农村出生的他,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更了解农村的优势与短板,在发展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在农村创业,其实也并非一路坦途。

农民正在补种越冬蔬菜。人民网张俊摄

  对行情不了解,种植技术跟不上……一开始,100亩稻鸭共生的60亩,几乎绝收,因为杂草疯长,又不能打除草剂,只能用旋耕机打掉还田。

  头一年,没挣钱不说,还亏出去不少。

  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社会对有机农业的认识,“靠天收”的农产品逐步被市场认可,转机也与之俱来。

  “过去是吃饱肚子,而现在是吃好身体,过去是又多又好,如今却是要又好又多。”简单明了的一句话,看得出李松对农业发展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与企业的初衷也不谋而合。

  目前,“靠天收”在三山响水涧累计流转土地800亩,其中600多亩托管。“农业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行当,但前景十分看好。”和李松一样,身为芜湖靠天收的经营管理者,方长胜对今后发展信心满满。

  正因为发展的是有机农业,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甚至不用除草剂,种植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吝飞就是“靠天收”的技术员之一。

  “刚过来的时候,这里都是一片荒滩地。但发展有机农业,生地比熟地更适合。”一直与设施农业打交道的吝飞告诉记者,因为是原生态的土壤,没有施过肥打过药,所以从事有机农业更具备先天条件。

  记者来到蔬菜农场,站在田埂边,已经很难看出荒滩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菜地、果林。“这个季节,正在栽种白菜、甘蓝,还有洋葱和莴笋,都是为来年春茬做准备。”看着自己精心照顾的农场菜地,吝飞毫不吝啬地说道起来。

  有了经验,再加上技术,今年“靠天收”的280亩稻鸭共生,每亩收获干稻800斤,一个月前已经颗粒归仓,另外还有8000多只稻鸭。除了种植水稻,目前农场里的100亩应季蔬菜也陆续上市,白胖胖的大萝卜尤其受欢迎。

  “农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最初的普通农业到无公害农业,再到绿色农业,和我们现在的有机农业,每个阶段其实都是农业生产的一次转型升级。”原本对务农也是一知半解的李松,现在说起农事头头是道。

  让李松欣慰的是,经过两年的土地改良和环境改善,如今的田地里,蚯蚓多了起来,就连多少年都不曾前来关顾的水鸟,也渐渐飞了回来。尤其在夏天的时候,老远处就能听取蛙声一片,每每看到这些景象,李松格外认准了有机农业的前景,这不,今年又流转了1000亩土地。

  时近隆冬,几百亩的田地里,除了偶有农户补栽越冬蔬菜,大部分都已经种上了油菜,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来年的3月份,又将是一片金黄。”李松如是说,从城市回到农村,除了一腔干事的热血,更多的是看好农村的未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