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历史沿革

2017-12-10 20:21:3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李菲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永定河,上游源自山西阳高、宁武两县,经张家口、北京、廊坊、天津地区东入渤海,因其下游河道迁徙无常,原称无定河。由于永定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与黄河相似,故又有“小黄河”和“浑河”之称。老安次县城正处在永定河泛区之中,永定河自今广阳区白家务办事处北寺垡村西南入境,经”南八乡“地域入天津武清区。永定河是河北的母亲河,但它历史上的多次决口和改道,也严重威胁到了沿河两岸,翻看清《东安县志》和民国《安次县志》,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永定河时刻威胁着安次县城,赶的安次县治在历史上至少搬了六次家,而最后一次搬家成就了如今的廊坊。

  安次县建置的历史非常悠久,《史记》记载4000多年前“昔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以合符釜山”。据专家考证,“安墟”就是今天安次区九州镇常道村。安次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汉高祖初年,县治(即县城)在今廊坊市西的古县村,该村名即由此而来。自西汉初年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古县村一直是安次县的县治所在地,延续时间长达820余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永定河河道从北京市区东部的清河南移至坝河、凉水河、凤河,逐渐迫近安次县境。

  唐朝初年,永定河已摆动至今龙河流域,迫使安次县治远远南迁至石梁城(在今仇庄乡朱官屯东北的灰城村,该村已于1954年被永定河大水夷平淤没)。然而这一次实在是选址不慎,此处地势低洼、淀泊密布、河网纵横,也易遭受水患。因此,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县治又不得不向西北迁至常道城(今九州镇北常道村)。

  然而,永定河并未就此停止脚步。此时河水沙多发黑,始称卢沟河,而且河道摆动更频繁。不到百年,主河道已今安次中北部西迁至今固安中北部,并由其东北部东折,进入到今安次境内的天堂河河道。这样,安次境内的泛区就扩大到了常道城。常道城紧邻北岸,所以公元735年,安次县治不得不再次易址,迁至南岸的耿就桥行市南(今九州镇)。常道城作为县治所在地,整整存续了一百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