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宫

2015-07-06 12:55:00 来源:中国·都江堰 作者:市文广新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清宫是青城山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1180米。上清宫始建于晋代,今天我们看到的建筑是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的。“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中正手书的。蒋介石曾两次来到青城山,第一次是在1940430日,第二次是在同年7月。蒋介石在当时青城山住持易心莹道长所托之下,便手书了“上清宫”三个大字。大家可能要问,蒋介石的亲笔书写能逃得过“十年浩劫”?还是我来告诉大家吧。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时,青城山住持易心莹道长想到,在上清宫有蒋介石的亲笔书法,是很难得的,何况书法只是纯艺术的客体,不应随着这场政治风波而毁掉。于是,易道长找来泥土,把它抹在上清宫三个大字上,并在泥土上挂了横幅,上面写上“毛主席万岁”。红卫兵匆匆地赶到山上,看到的已不再是蒋中正手书的“上清宫”,本想上前抠掉泥土,却奈何“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字在上面,成了“护身符”,于是这三个字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又重见光明。另外,在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一副“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是国民党元老之一、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留下的,是说青城山的一草一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青城山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另一副“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是冯玉祥将军的手笔,都是老子《道德经》中原句。“上德无为”指具备“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不故意表现出德,无为是指“道”的作用,顺任自然,不妄为,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因为万物由“道”而生,没有不是“道”所为的。“行不言之教”指身体力行地做,以此感化他人,却不以语言教他人。“大成若缺”和“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都描述了事物的相辅相成,表面现象和实质内容的不一致,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思想,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欠缺什么,巧妙的人却显得笨拙,口才很好的人却表现得十分木讷……“天得一以清”以“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论述道的作用,意思是天得“道”而充满流水,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则天下太平。 

  进宫后的左右两边如许多道观一样是青龙和白虎两殿,青龙、白虎作为护法神,捍卫道教的尊严。青龙是因为在东方七宿(星宿)中构成龙的图案,东方主木,颜色为青,故称青龙。五行中木代表了万物的荣枯生发,也代表了朝野的兴衰,故而,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封禅大典都会选择在道教祭祀青龙星君的东岳泰山。白虎是因为在西方七宿(星宿)中构成虎的图案,西方主金,颜色为白,故称白虎。五行中金代表了军事、战争、武术,所以在封建社会里,白虎堂成为了军家议政的重要场所。《水浒传》里的林冲就因误闯白虎堂,以窃听军事机密的罪行而被发配边疆;金庸笔下曾描述华山论剑,华山便是五岳中的西岳,供奉白虎星君,白虎主金、主武术,所以武术比赛选择在此,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过青龙白虎殿,有一副形容上清仙境之美的对联:钟敲月山磬歇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似人间。 

  上清宫中有两眼奇井,这两口井一方一圆、一浑一清、一深一浅,并排两列,像一对美满的夫妻朝夕相守,因此,起名“鸳鸯井”。这鸳鸯井三个大字,是张大千先生带着他的学生来写生时留下的。鸳鸯井下边泉源暗通,堪称一奇。这两口井到底何为鸳井、何为鸯井呢?是方为鸳,还是圆为鸯呢?在北京,天坛是圆的,地坛是方的,“天圆地方”,天为阳为男为鸳,地为阴为女为鸯,所以,圆井为鸳井,方井为鸯井。 

  上清宫的主殿是老君殿。道教的创始人是在青城山山腰天师洞结茅传道的张道陵张天师,但他却不是道教的始祖,道教的始祖就是我们眼前这位老子——李耳,张道陵在创教时。告诉道众是老子李耳让他创立道教,而《道德经》就作为道教的教义。老子像旁供有三丰祖师和重阳祖师塑像。 

  上清宫老君殿右侧有“文武殿”,供奉文圣孔子与武圣关羽,内有张大千绘王母、麻姑及花蕊夫人像。王母与麻姑皆为道教仙姑。花蕊夫人是五代时后蜀王孟昶之妃,是中国大型供词创作第一人,被列为中国十大才女之一,她可是一个地道的都江堰人,她和她的丈夫孟昶一起写了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人对花蕊夫人评价甚高,这石刻花蕊夫人像就刻有西南国学泰斗林山腴题诗:“青城辇道尽荒烟,环佩归来夜袅然。差胜南唐小周后,宋官犹得祀张仙”。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