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

2019-06-21 09:34:00 来源:奉化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石门村全景
石门村高坑搬迁点
石门村下宅石墙
大堰镇白粉壁监测预警点
治理后的栖霞坑隐患点

  每年入夏,极端天气肆虐而衍生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往往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于社会、于人民都是一件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大事。本期《每周关注》让我们一起聚焦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情况。

  隐藏在平静山村下的大危害

  在溪口镇东南端,大雷山脚下,一个村落在此处安然躺了百年,与世不隔绝,却鲜有外人至。沿着溪岩段前行,途经一段盘山公路,山路两旁,一边青葱翠绿,一边鹅黄绯红,青黄相间,仿佛一眼看遍了四季;郁郁葱葱的樟树、古色古香的南溪庙与小桥流水的景致,让这里看起来风景独好;除了数不清的竹子,这里还有多处清澈的水潭和大约30座桥梁。桥下溪水清清浅浅,一眼就能望见水底的岩石和水草。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风光独好、静谧安详的小山村——石门村,却曾让村民们提心吊胆,饱受地质灾害的危害。

  石门村三面环山,地处山坳间。14.5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内有海拔809米的大雷山,上万亩竹山,一直以来,都以盛产大毛竹闻名于世。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决定了这里的地质灾害呈长期高发态势。

  2009年8月9日16时20分,台风“莫拉克”在福建霞浦县沿海登陆,奉化石门村内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按照以往的惯例,8月8日一早,石门村党支部书记毛方表就把村干部们召集起来,按照上级要求,部署全村抗台工作。当天下午,村主任毛文国就和村文书毛范芳等人开始在村里巡查。

  暴雨仍然不停地落下,积水越来越深,谁也不曾料到,这场台风带来的大暴雨竟然是该村90年一遇。山水夹杂着黄泥从山坡翻滚而下,溪坑淹没道路,涌进村民家中。更让人悲泣的是,村主任毛文国在劝说村民转移时,被一股巨大的山洪连人带车卷入溪流,因公殉职。

  往事不可追,今昔犹可待。据现任石门村党支部书记陈忠友介绍,作为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石门村曾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2015年完成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后,我区根据石门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实施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曾经冲走毛文国的下宅灾害隐患点已经砌起了5米高的石墙,开辟出了一条1米宽的沟渠,用来应对山洪爆发时激烈的溪流。王家山、高坑、新安庙下、黄泥堪头等1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56户人家也相继在2016年11月和2017年5月搬迁到了溪口镇上或者奉化城区。

  “以前台风一来就害怕,后面的山不是滑坡就是这里裂开那里裂开,村里统一转移,等台风过了才能回家,非常麻烦。现在好了,政府安排我们都搬出去,台风天不用再提心吊胆,生活也方便了很多。”毛照良是石门村高坑外岙龙头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住户,2016年11月搬迁到了溪口镇新安路上,他说如今的房子宽敞明亮,他和老伴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打响地质灾害隐患点歼灭战

  奉化地处浙东沿海,地貌特征“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地区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县(市)之一。

  地质灾害治理,是指对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地质隐患,通过实施避让搬迁(危险区内房屋已全部拆除且无其他直接威胁对象的)、工程治理(已完成应急排险的,或已完成应急治理交工验收的,或已完成工程治理竣工验收的)、调查评价(因地质环境改变,隐患体已稳定或无直接威胁对象的)等措施消除或有效控制危害。

  记者从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了解到,我区曾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6处,大多集中于西部山区,主要包括溪口镇、大堰镇和萧王庙街道、尚田镇西部一带。其中威胁30人以上的重大隐患点7处,按类型划分,滑坡31处、崩塌19处、泥石流6处,共威胁172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委省政府“除险安居”专项行动部署和宁波市相关要求,按照“一年攻坚、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我区全面打响地质灾害隐患点歼灭战。自2017年起,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项目8处,涉及247户557人。其中,2017年完成避让搬迁96户、194人,分别涉及溪口石门村竹坪8户31人、高坑3户5人、董溪二村岭脚81户146人、塔下村4户12人等;2018年完成避让搬迁3处,涉及26户79人;截至目前,尚有西坞街道杨四岙村1处正在搬迁治理中,涉及125户284人。

  此外,另有工程治理项目10处,涉及117户335人。其中,2017年完成溪口栖霞坑、大堰社家畈等8处工程治理,共投入治理费用600余万元,涉及受威胁群众48户156人。2018年完成大堰西堡岙、溪口岩头西峰寺等2处工程治理,共投入治理费用600余万元,涉及受威胁群众69户179人。

  同时,还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项目4处,涉及15户37人。分别对大堰三溪村白粉壁、溪口康岭村羊家山等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自动监测系统。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矿管科负责人介绍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迟干不如早干,出事后干不如出事前干。趁着这股劲,截至2018年底,全区已核销5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减少受威胁人数504户1390人,其中完成群众避让搬迁撤离218户597人。

  织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

  “不算经济帐,要算政治帐。”只要涉及地质灾害的,无论是工程治理费用还是避让搬迁补助,区政府一直坚持由区财政全额保障。为进一步调动群众搬迁积极性,我区进一步提高避让搬迁补助标准,从原来的2万元/户提高到4万元/户。

  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对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分类、分期、分批搬迁和治理,根据规模大小、施工难易、成本高低等开展应急排险、应急治理。制定了避让搬迁作战图、工程治理作战图和责任清单等,挂图作战,倒排计划,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点。

  同时,在实施避让搬迁过程中,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还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下山移民、库区移民、新农村建设等形式,积极推行货币安置、统建小区集中安置等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矿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重视地灾隐患的识别评估,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很多悲剧就可避免。“但是人们往往对这些视而不见,甚至人为地制造隐患,如工程建设侵占河滩、沟床,随意堆弃工程渣石、生活垃圾,堵塞沟道、流路或桥涵。这些活动恶化了环境,也加重了灾害。”

  为织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对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的村庄均建立了防灾明白墙、警示牌,受威胁住户均发放了防灾明白卡,同时邀请专家开展防灾讲座,讲授临灾避险知识,提高隐患区住户防灾避险意识。

  此外,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还联合气象、应急办等部门,积极利用世界地球日、国际减灾日等节日,充分采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现场科普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威胁人数多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隐患点周边居住或工作的人员参与演练,人数达1500余人次。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还实践构建了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网络。全区所有地质灾害隐患均纳入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体系,重要隐患点日常及工程治理完成前均实施专业监测。目前有长期专业监测点4处,占现状地质灾害隐患的18.2%。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巡查记录完整,并定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形成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报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