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相辅,鲜美的弹涂豆腐

2019-10-15 08:27:00 来源:奉化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弹涂豆腐

    弹涂鱼

下豆腐

    勾芡

 炖煮

    撒辣椒点缀

  陆地对于鱼儿是另一个世界。离开大海的庇护和滋养,当时光的潮水退去,泥泞的滩涂显露,那才是生活本真的模样,步履蹒跚而又充满挑战。正所谓“鸿雁在云鱼在水”,鱼儿离不开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今日我们要介绍的,却是一种能离水而生的“海岸精灵”——弹涂鱼。

  何为弹涂鱼

  《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众多美食令人眼花缭乱,并相继受到追捧,而许多之前小众的食物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弹涂鱼便是其一,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被誉为“海中人参”。

  弹涂鱼,也叫跳跳鱼,奉化人喜欢称其为“弹胡”。它是如假包换的鱼类,圆滚滚的眼睛长在头顶,可以远距离发现食物和天敌。比起只能在水中遨游的一般鱼类,它们下得了水,上得了岸,游得了泳,钻得了洞……技艺堪称一绝!经过潮汐的洗礼,海陆交汇的“潮间带”上泥沙细软,举步难行,这片看似荒凉的湿地环境却是“海岸精灵”弹涂鱼的乐园,特别是下雨过后或者退潮时,它便会上岸晒晒太阳,享受一下阳光浴。

  弹涂鱼栖息跳跃于海涂泥泽中,乍见似乎貌不惊人,但仔细视察会发现其有较高的颜值。虽然它们全身黑褐色,但侧身和鱼鳍上零星散布着翠蓝色斑点,绚丽得犹如夜幕下的点点繁星。胸鳍强健而宽阔,腹鳍愈合成吸盘状,第一背鳍的丝状鳍棘高高扬起,随风飘逸。

  自古以来,弹涂鱼就被当成一道好吃的海味,浙闽沿海也一直流传着“冬日跳鱼赛河鳗”的俗语。常见的有大弹涂鱼、广东弹涂鱼、银线弹涂鱼和青弹涂鱼等。人们最常食用也是最美味的还要数大弹涂鱼,大弹涂鱼个体够大,肉质鲜嫩,口感细腻。

  涨弹胡的小窍门

  《舌尖上的中国》中,渔民那一手吊弹涂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吊竿一甩一收,不到一秒,一只弹涂鱼便落入竹篓,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好稳勿稳,弹涂落竹棍。”这句谚语说的就是奉化沿海渔民捕捉弹涂的方式——涨弹胡。农历三月中旬至九月底是捕捉弹胡的最佳时机,而此方法最适宜的滩涂便是桐照村。涨弹胡所需的工具很简单,只要弹胡泥船,弹胡竹管和克篓,但这三样工具制作起来却不简单。弹胡泥船是靠脚蹬助力在滩涂上滑行的船型工具,它底部是船形木板,可放置竹管,且须前宽后窄,尺寸不得当,便会影响滑行。弹胡泥船的中间则为高起的把手,可把握方向并挂上克篓。弹胡竹管是由毛竹做成,约35厘米长,口大底小呈圆锥形,方便插入泥涂中。弹涂嗅觉灵敏,新制成的竹管需在沸水中泡煮,随后在埋再泥涂中待竹味祛除且竹管颜色与滩涂一样才行。

  而那一批批以抓捕弹涂为生的人则被亲切地称为“弹胡郎”。趁着退潮时,他们先后骑着泥船蹬出,寻找着弹胡洞口,一发现便迅速将竹管插入洞口附近并封住原有的弹胡洞,且在一旁的泥涂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但并不是竹管插得越快收获的弹涂越多,收获的多少取决于竹管插得好坏,经验丰富的“弹胡郎”能根据季节气候以及潮水的变换来决定该从何角度方向放置竹管,以此完美地将竹管伪装成天然弹胡洞,骗过弹胡。

  待没动静后,弹胡会从原有的洞口拱开泥涂出来,见到旁边的“洞口”便一头扎了进去。只等到潮水快涨时,“弹胡郎”骑上泥船找到自己布下的竹管,从泥涂中旋转拔出,一倒,两三只弹涂便落入到了克篓里。

  弹涂豆腐

  弹涂的做法有很多,清炒,红烧,炖汤,样样美味鲜香,奉化“海沿头人”最传统的做法是弹涂豆腐。弹涂与豆腐同煮,整道菜黑白相间,洁白如玉如豆腐,味道清淡,既能做主食材,也能作为辅材凸显出弹涂的鲜美。而黑色的弹涂鱼则镶嵌其中,原汁原味,展现海滩精灵的鲜活与原味。

  当记者问及这道菜的由来时,莼湖翡翠湾飞龙海鲜大排档的老板赵飞龙笑着说:“可能是意外,不知道是哪户人家,随便把两样东西放在一起煮,结果反而异常鲜美,弹涂豆腐也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人们常说,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能尝到最初最好的味道。弹涂豆腐便是如此,简单的做法,丰富的口感,难忘的味道。只见大厨烧了一锅开水,随即放入豆腐,待水再沸腾之时直接放入处理好的弹涂,然后马上盖上锅盖烧开即可。美味无需等待,一分钟之后掀开锅盖,用铁勺撇去锅里的浮沫。待时间差不多后,往里加少许食盐,随即加入水淀粉勾芡,之后撒上点葱花红椒作为点缀,一道鲜香的弹涂豆腐就完成了。

  只见黑白相间的弹涂豆腐,扑面而来一阵豆腐的清香,原以为没有加料酒和姜,弹涂鱼可能会有些许腥味,结果吃进嘴后满嘴只有弹涂鱼的鲜活,微苦之中还有点些许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