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菜年糕: 浓油赤酱里的烟火气

2020-02-12 10:43:00 来源:奉化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记者 李露

  记得小时候放学铃一响,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却不急着回家。学校门口的老奶奶早早生起了煤球风炉,那一锅热气腾腾的烤菜年糕正在等待它的第一个食客。而我,兜里揣着出门前死乞白赖问妈妈要来的零钱,不爱家里的咸齑笋丝年糕汤,却总为这一锅浓油赤酱的烤菜年糕买单。那时候,5毛钱就能买到一整条装在纸杯里的烤菜年糕,与小伙伴一起边走边吃,这是童年里永不褪色的快乐。

  宁波有句老话:“荠菜肉丝炒年糕,灶君菩萨伸手捞。”宁波人对年糕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

  初冬到来,收割完最后一茬晚稻,西北风渐起,农村进入了农闲季节,家家户户就忙着搡年糕了。在旧时,这是一年到头农村最热闹的时候,与盖房子、嫁娶一样,亦是要当作乡村的头等大事来操办。

  据说,以前的宁波家庭都要在春节之前做好上百斤的年糕,储藏在冬水里,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倒也不是说宁波人贪恋年糕的软糯香甜,而是晚稻米在石臼中一次次被捶搡,造就了年糕的糯实,演化为宁波世代相传的味道。

  如今,水磨年糕成宁波的名优特产之一。与许多地方黏牙的年糕不同,宁波的水磨年糕最特别之处在于它韧却不黏,煮很久都依旧滑溜溜、爽口。而水磨年糕的制作过程也从石臼搬到了年糕厂里。晚稻收割后,人们会将新米浸泡好,拿到年糕厂经过碾粉、蒸熟,酝酿出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年糕团,然后趁热摊开,放进机器里经高温定型。

  年糕作为主食,制作时一般不放糖和盐,皆作淡口。在一日三餐中,宁波人对年糕的烹制,呈现出惊人的丰富性,可咸可甜、可蒸可煮,或汤或炒,令人眼花缭乱。世人皆云“南甜北咸”,但宁波人却吃得很咸,于是从原始的“火缸煨年糕”到“咸齑冬笋年糕汤”再到“烤菜年糕”,年糕在宁波人的手里幻化成了无数种新奇与创新的吃法,也是在外游子最想念的家乡美食。

  -年糕与烤菜的碰撞

  说不清究竟为什么要将年糕与烤菜同煮,也道不明究竟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灵巧主妇,烤菜年糕这道菜是宁波家家户户都会的一道乡味美食,也是小孩子们最爱的下午点心。

  记得冬日里放学回家,走在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上,若远远望见奶奶家的烟囱上正冒着阵阵温暖的青烟,我准会欢喜雀跃地加快脚步。到家后直奔灶头,也顾不上问奶奶,我先揭开锅盖,不管腾腾热气,伸了头就张望。锅里有时是烤番薯、有时是烤芋艿,但是最“得劲”的则是烤菜年糕。

  经霜后的青菜有点甜,是一年中最好吃的时候。在我家,这青菜若是清炒,端上桌,保准没一个人动筷,但是经霜后的青菜不割掉,便会在田地里发烂。每每这时候,我奶奶就会隔三差五去地里收拾一趟,拿回来一大篮青菜,用大灶烤好,然后分给隔壁邻居和亲朋好友,反而吃得一干二净,连带着消灭了大半的年糕。

  不爱吃青菜,或许是清炒的青菜有股“碍鼻”的青草味,吃起来也总是青涩寡淡。而不爱吃年糕的人,或许是因为年糕没有味道,刺激不到味蕾。可是,年糕与烤菜一碰撞,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雪白的年糕被烤菜汁浸润成了晶莹的琥珀色,闪着诱人的光泽,年糕里面也已完全着色入味,用筷子夹起一块,先放到鼻端一闻,浓香扑面,咬一口更是齿颊生香、软糯芬芳;至于青菜,不但没了碍眼的青草色,入口馥郁酥烂,仿佛有了些荤菜的味道。

  -烤菜年糕的烟火气

  作为一道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食,烤菜年糕的做法也尽不相同。

  奶奶去世后,家里制作烤菜的人变成了母亲。只是如今煤气灶便捷,家里也没那么人爱吃这道老底子的美味,她也就每次少少地在煤气灶上烤上一碗,不仅不放年糕,还全然没有灶台烤出来的美味。

  只有我舅舅或者其他亲戚拿来了大篮的青菜,一下子吃不完,我母亲才会清洗干净久无人用的老灶台,开始制作这道最简单又不简单的美食。

  其实,烤菜年糕做起来很简单,所需要注意的只是火候。青菜洗净,也不用切段,用手掰成片片菜叶,然后入锅。有些人家爱用油翻炒,等青菜炒软再加水没过青菜,可我母亲却独树一帜,每次都是干锅先用盐不断地翻炒青菜,等菜被炒软,渗出水来,再加油和酱油。据她所说,这种方法烤出来的烤菜比用油翻炒出来的,更酥软,也更美味。

  油和酱油下锅,就需要注意火候了。先大火烤一会,然后改小火,中间还需要时不时注意将青菜翻动几次,才能让烤菜更入味,还不糊底。

  等青菜差不多熟烂,就可以把年糕平铺在菜面上。年糕可以切块,也可以豪气地把整条都丢进去,只是太大了难入味,太小了容易烂,所以具体如何还是得自己掌握。

  等到出锅,趁着热气,一口年糕,一口烤菜,最后连剩在碗底的汤汁也一口喝进肚里。一碗烤菜年糕下肚,保准你瞬间血脉舒张,浑身热乎,冬日的寒风再吹到脸上,似也有了些轻柔的味道。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