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文史资料第十辑--峰峰地方抗日武装--河北抗日民军第十三游击支队

2018-09-03 08:00:00 来源:峰峰矿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河北抗日民军第十三游击支队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向南大举进攻,国民党节节败退。10月上旬日军进攻至邢台、邯郸等地,磁县一片混乱。国民党河北省民政厅长兼保定行营民训处处长张荫梧率部下退至磁县城,再移至彭城镇。此时,中共冀鲁豫特委书记张玺已在彭城,他决定利用张荫梧的合法名义,以国共合作形式组建地方抗日武装。经谈判交涉,张荫梧批出番号为“河北抗日民军第十三游击支队”,委任张兆丰之子、中共党员张锡珩任该部队司令(支队长)。张锡珩以彭城镇民团教练的身份,以原民团武装为基础,又动员瓷业工人及河北保定第二师范来的青年学生,组成了一支人民抗日武装。这是冀南地区出现的第一支国共合作抗日武装。八路军一二九师派来吴作启、万连有、陈具山等红军战士担任军事指挥骨干。部队初期约300 余人,驻彭城镇。司令张锡珩,副司令张锡久,参谋长是老红军吴作启。支队政治主任王忠位,参谋处主任李泽普,军需处处长李孝春,副官处处长张仲英(不久叛逃)。支队是团的编制,下分两个大队(连),大队下分中队(排),中队下为班。一大队长万连有,副队长余辅坤,政训员马树勋;二大队长陈具山,副队长冯寿亭,政训员张俊卿。12月间张锡久牺牲后,冯寿亭擢为副司令。
  1938年初,部队发展到600余人。主要任务是游击活动,保卫抗日县政府,袭扰敌人,扩大兵源,筹粮筹款筹枪;宣传、贯彻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有粮出粮,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人出人”。部队主要活动于彭城、临水、峰峰一带和铁路敌人据点。日军侵占彭城后,部队活动在西部山区贾壁、索井、天壕、水峪村一带。1938年3月,日军发动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十三支队仍坚持在磁县、峰峰、武安一带斗争。在4、5月间消灭了彭城镇的伪警察局和“维持会”、“自卫团”。7月间,张锡珩率领主力袭击平汉线上的双庙车站,又转战成安、临漳、魏县一带,配合一二九师主力开创冀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9月间,十三支队在义井村整编,上级派来冯泽林、冯焕武、张符英、王有政、张修勤、王仁得以及从晋南干校回队的靳秉忠、蔺国华等充实部队领导骨干。经整编后分成为四个区队和八个中队。司令张锡珩,副司令冯寿亭、蔺瑞丰;参谋长吴作启,参谋处长李泽普,政治处主任王忠位,组织股长吴汉南,宣传股长李之康,民运股长林英,供给处长陈运青,卫生处长李仲谋。一区队长为万连有,教导员×××;二区队长陈具山,教导员王有政;三区队长徐济普(又名徐大名),教导员张符英;四区队长×××,教导员冯泽林。经整编初步形成了游击兵团的雏形,在山区胡峪村还组建了修械所,在天壕村组建了被服所,制作棉衣棉被和子弹带,保证部队的需要。还抽出一个区队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部队发展到上千人。1939年春,第十三支队奉命赴邢台沙河县与八路军先遣支队二大队合编,转入八路军序列。张锡珩奉命回彭城重新组建武装力量,仍以十三支队面貌出现,转战于太行东侧、漳滏之滨,游击袭敌,浴血奋战。1940年夏,该部队改编为华北抗日民军独立旅。十三支队存在的几年间,先后四次为八路军输送兵源2000余名,足以组建一个正规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