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耕基” 绘就“良田”——岷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

2023-05-10 17:11:3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董婧懿 何烨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发达的保障。岷县根据山地多、川地少、耕地土层薄、耕种条件差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域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农田防护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排洪排水渠系工程、地力提升工程等措施为主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力求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土肥沃,耕作条件极大改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的效果。

一大早,循例来到田间的麻子川镇旋窝村村民李合比,看到刚刚开垦好的土地覆上地膜,中药材种苗即将载种,满脸挂着笑容。“以往的田块小、路途陡,种田全靠人力,灌溉也不方便。现在村里建成高标准农田后,耕地全部都实现机械化。”李合比说,“今年保墒做的好,种苗也好,希望能丰收,药材卖上好价钱!”麻子川旋窝村的农田如今变了模样,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巴掌田”变成了开阔平整的“大块田”,田埂垄沟、碎田边界、田间道路都得到平整。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合作社也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还通过长期用工和临时用工等方式聘请农户到基地从事耕种、除草等工作,增加农户收入。麻子川镇负责该工作的马玉良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道路顺了,水渠通了,原本要绕很远的陡坡路,现在可以很快直达,十分方便农户对土地进行耕种、灌溉、维护。”

“补丁地,巴掌田,种植收割两困难,灌溉需要跑断腿,涝了只能干瞪眼”,这是以前闾井镇八郎村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闾井镇共有24个村,其中7个村都在沿河地段都分布着田地,夏天河水暴涨,十年九涝,只能看着田地被水淹坏,种植效益只能望天。闾井镇八郎村村民李马忠说:“原来种田辛辛苦苦种下去,本来盼着能丰收,可一到夏天,一半的地都在水里头泡着,种田的想法都没了。”22年,闾井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八郎村、麻子村、杜家村、小林村等地组织建设机耕路19425m、排水渠1166m、排洪渠3678m、管涵2处、排洪渠桥板12处、堤坝盖板6处、过水路面1处、农田防护12725m,为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耕地质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岷县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方位统筹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和改善农田耕种条件,持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谋划建设,努力筑牢农业“压舱石”、鼓足农民“钱袋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越来越多。自2019年到2022年以来,岷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7万亩,项目区涉及蒲麻镇、禾驮镇、麻子川镇、寺沟镇、闾井镇等乡镇,累计增施有机肥9930.2吨,建成农田护岸32公里,新修或改造提升田间道路75公里,修筑排水、排洪渠8公里,过水路面、进地农桥及混凝土涵管等各类水工构筑物共计70余座。项目建设受益群众达到10余万人,年可增加经济收入累计达到1931.16万元。高标准农田范围内实现耕地机械化作业程度达到90%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使“粮田”变成“良田”,也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和发展产业的信心。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江平说:“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抓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多方筹措项目资金,优先对耕地地力不足、种植条件差、交通不便的地块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改善我县耕地耕种条件,为保障粮食安全、群众增收致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董婧懿 何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