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拔节

2020-11-20 08:00:00 来源:共青城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江西日报》记者 宋思嘉 万仁辉

  备忘录——

  面临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考验,共青城市以经济新业态为引领,县域经济逆势上扬,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1至10月,新增市场主体4069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35.55%;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个,总投资261.5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均实现翻番。

  1至10月,财政总收入完成31.41亿元,同比增长31.2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15亿元,同比增长16.58%,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

  青春,是共青城的名片;创业,是共青城的内核。

  65年前,98名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扛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旗帜来到共青城,用勇敢无畏、开拓进取让这里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青春永不落幕、创业永不止步。

  2018年以来,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汇聚到了共青城,拓荒的锄头变成了“人才+资本+产业”新模式,拓荒的成果是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里的新业态。在今年的疫情和汛情“双考”面前,新模式、新业态经受了考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迎风向阳、青春拔节。

▲两名年轻人通过直播销售羽绒服(潘希佳/摄)

  拼劲——出路出路,敢拼才有出路

  【背景板】

  2018年5月,在省相关职能部门的推动下,共青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共青城市和伯乐遇马集团的合作下正式开园,“人才+资本+产业”的新模式让产业园风生水起。2019年1月,产业园获批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然而,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产业园发展遭遇严峻考验和巨大挑战。

  危机面前,伯乐遇马团队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跑市场、找项目,终于迎来转机。今年1至9月,园区实现产值64亿元,综合纳税实现4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园区产值将达100亿元,综合纳税6.5亿元。

  【聚焦】

  疫情带来的影响,远超大家想象。疫情前,共青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每个月可引进30多家企业,疫情期间数量骤减,只有四五家。

  “当时,我和共青城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戴着口罩在办公室,心急如焚地讨论破局之策。考虑到疫情对外贸业的巨大冲击以及共青城数百家服装厂升级换代需要新平台,我们把目光对准了跨境电商。”伯乐遇马集团总裁翁哲锋回忆道。

  说干就干。2月24日晚,有着丰富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经验的宁波必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成接到了翁哲锋的电话。被商机吸引,朱成当日连夜开车赶到共青城商讨细节。勇于开顶风船的劲头让大家越聊越投机,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第二天,园区就通过以投代招形式,将跨境电商产业园平台引入,共青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升级为共青城人力资源创新综合园,“一园带多园”的集聚效应初具雏形。

  令人惊讶的落地速度拓展出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截至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的260余家企业已完成出口额3000万美元,预计到年底将完成1亿美元。今年8月,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入澜湄航空国际运输企业,开通了我省首条落实澜湄机制的货运航线,为园区企业货物出口东南亚打开了通道。

  虽说引入了跨境电商产业园平台,但并不意味着彻底转危为机。为最大程度挽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伯乐遇马团队前往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开了20多场招商推介会。一场场宣讲,一次次努力,园区引进企业数量慢慢回升至每月20多家。

  面对面的招商推介会,不仅让企业感受到园区的诚意,也更加深入了解到其提供的工商、财务、行政管理等一站式服务。会后,不少企业来到园区实地考察,并第一时间签约入驻。“说实话,打动我们的不仅是这里的优质服务,更是他们不屈不挠的那股精气神。”伯乐遇马团队从深圳“带回”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闯过难关天地宽。如今,已入驻园区的500多家企业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为共青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汇聚到共青城跨境电商产业园从事新模式创业(张驰/摄)

  干劲——前行前行,敢干才能笃行

  【背景板】

  在共青城,方兴未艾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迎风浪、汇众流、成江海,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受益其中的不仅有众多创业群体,还有广大就业群体。

  今年7月正式入驻共青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返乡创业青年查明认准一个理——空间是有限的,平台是无限的。查明踏入跨境电商领域,在30平方米不到的产业园工作室,将买卖做到了世界各地。

  【聚焦】

  28岁的查明来自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5年前,曾在上海等地打拼的他,回到共青城开了一家销售羽绒衣的网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查明的网店陷入了困境。当时,一边是积压了10多万元的库存,一边是接不到新订单。就在查明一筹莫展之时,4月初,共青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主动找上门,建议他到产业园试一试。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查明第一次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大门,进行了深入了解。“3年免租、免费培训、人才对接”……听到这些,查明兴奋地当场决定入园。然而,当查明真正迈入跨境电商领域时,才发现需要解决的难题真不少,其中亟须解决的就是货品物流中转问题。

  为解难题出点子,为谋发展想思路。园区组织的洽谈会帮查明一举解决了后顾之忧。“6月份,在园区帮我联系好深圳一家专业的物流中转公司后,我做成了第一单跨境电商业务。虽然这一单生意的利润只有50元,但这个开端,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说到这里,查明脸上露出了笑容。

  如今,查明销售的品类不再局限于羽绒服,还增加了日用品、小家具等,实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跨境电商产品月均销售额达2万美元。

  跨境电商业务逐步走上正轨,国内电商市场也不放弃。“国内和国际市场不是割裂的,而是互补联动的。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向未来挑战,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查明满怀期待地说。

  和查明一样,去年大学毕业的付隆祥也逐浪在跨境电商蓝海。9月份,他正式成为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九江市易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员。“这是一个改变我人生的选择。”付隆祥直言,在这里,既能学到电商选品、软件开发、运营管理、仓储物流等专业的跨境电商知识,工资待遇也非常可观。这家公司的50多名员工中,有七成以上是付隆祥这样的“95后”,其中还有15名在校大学生。

  击楫风浪,砥柱中流。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一家家拼劲十足的企业,让共青城有了更多破浪前行的勇气和能力。

▲跨境电商产业园内,一群年轻人在开网店卖货(张驰/摄)

  韧劲——坚持坚持,创新才可致远

  【背景板】

  培育产业,政府要起到扶持和引导作用,共青城深谙这个道理。自从选择以人力资源服务业为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点,共青城就围绕“产业聚集、企业服务、创业孵化、人才发展”目标,不中途换道,不左右摇摆,坚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共青城加大对产业的帮扶力度与精度,持续放大已有优势,全力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加快构建“一镇多园”新发展格局,让人力资源服务业成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发动机”和夺取双胜利的“强引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聚焦】

  今年10月,共青城入选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这让共青城人备受鼓舞,也为“决战四季度,夺取双胜利”挂上了“加速挡”。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当地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悉心浇灌,多措并举创新服务模式,深耕“四最”营商环境,人力资源服务业这棵“小树苗”才能在共青城不断拔节生长。

  疫情之下,共青城市人社局主动第一时间与行政审批、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优化企业落户的各项操作流程,将企业落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手续改为线上视频办理,同时将办理手续的时间由原来的2至3天缩短为半天以内,让“掌上办、随时办、提醒办、全程办”成为标配。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精准贴心的服务让企业感到十分温暖,江西人才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颇有感触。“受疫情影响,我们对于企业发展前景一度感到焦虑和迷茫。”该负责人直言,今年3月,在获悉企业不仅可以在线上一站式办理所有手续,享受优质的政务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不跑腿之后,便立马完成了落户共青城的手续。

  来到共青城后,这家企业发现,这里不仅瞄准企业投资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坚持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还能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换位思考为企业服务,真正将服务理念落实到政府转变职能的各领域、全过程。如今,企业在共青城不仅渡过疫情难关,还能够轻装前行,月营业额比3月份刚落户时翻了5倍。

  今年,共青城陆续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扶持支持力度。在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共青城人力资源服务业不仅逐渐回暖,还产生了令人惊喜的“裂变效应”,基于厚实的人才基础,共青城市今年新增市场主体4069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35.55%;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个,总投资261.5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均实现翻番。一条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逐步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要务。”进入四季度以来,共青城紧盯新经济、新业态,坚持以人力资源服务业为驱动力,积极抢抓获批中国(九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共青城市产业园)机遇,加快布局创新链,完成新动能与生产力对接,激发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的乘数效应,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之路,着力培育新动能,为用两三年打造3个以上营收超百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夯实基础。

  一个更具发展活力与韧劲的共青城将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演绎出无限精彩,给人以无限想象。

  □ 专家点评

  人力资源服务业助推变道超车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无疑是第一资源。

  面对一系列风险挑战,共青城危中寻机,打造“人才+资本+产业”新模式,为企业提供高附加值人力资源服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下一步,共青城人力资源产业服务业应把重点放在培育更多新业态、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上,聚焦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与智能制造、科技、金融、信息、研发等产业融合,形成更优的服务产业结构;聚焦重点产业、企业及重点群体,做好针对性人才供给、技术更新、金融支持和市场拓展工作。

  同时,建议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和人员的职业化、知识化、专业化、社会化;运用新技术,建立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专项服务、基础性技术支持。

  □ 记者手记

  永远年轻生生不息

  诚然,每一次采访都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独一无二的风景,但此次在共青城尤为让人难忘。在这里,我们接触的每个人、走过的每个地方、经历的每时每刻都是那么富有朝气和活力,充满热血与激情,永远向着光亮的地方努力奔跑。

  如今,“共青春”的精神特质已深深融入共青城的精神血脉,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敢于抢抓发展“窗口期”,深耕人力资源服务业,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成为共青城在今年的大战大考中顶住压力,交上亮眼“成绩单”的重要原因之一。

  永远年轻,生生不息。共青城给予我们启示:年轻,并非仅是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单指矫健的体魄,它代表着迎难而上的勇气、不畏艰险的气魄、昂扬向上的面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面向“决战四季度、夺取双胜利”,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工作要求,我们当保持永远年轻的姿态,凝聚生生不息的力量,再接再厉、决战决胜,闯关夺隘、一往无前。毕竟,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2020年11月20日《共青城》03版-共青城新闻网)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