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再出发

2021-03-30 08:00:00 来源:共青城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阳春再出发

  ——共青城市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王富忱 文/图

  近年来,共青城市坚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再发力,汇聚更强大的力量,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书写乡村振兴华丽新章。出台系列支持产业扶贫政策,鼓励贫困群众利用自留地、荒山荒地等闲置土地种植中药材,依托现有葛根、黄精两大种植基地签订技术指导和包销协议,解决了贫困户种植中草药的后顾之忧。利用共青科教城高校资源优势,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和消费力优势,打造了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类似这样的乡村振兴举措比比皆是,实现了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扶贫。各地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技术扶贫等如雨后春笋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强基兴产显“活力”

▲郭金铜(王一婷/摄)

  烈日下,田埂里,江益镇栗坂村村民郭金铜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握着锄头锄地,左手半空吊着。如今,右半身偏瘫的他早已摆脱贫困,走上了油茶致富路,“现在卸下了心里包袱,跟着镇、村干部干,收入也有近万元,以后生活一定会更好!”

▲江益镇栗坂村坂上人家油茶开发专业合作社

  一株茶树,孕育着贫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江益镇栗坂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该村通过按照“村集体+合作社+产业带头人+农户+贫困户”的发展路径,成立了油茶开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油茶,并定向收购油茶鲜果。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油茶树实现了脱贫摘帽。

  群众口袋富了,村集体经济活了。2020年,该合作社营业收入达到35万余元,纯利润11.5万余元,全村贫困户户均增收超过3千余元,包括“五类人员”在内的其他50余户群众受益。随着扶贫车间的建成,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将超过百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30万元,该村实现了从“空壳村”向“产业村”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共青城市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重要位置,兜住返贫底线,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同时,以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营销为切入点,大力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增添了新途径。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2家、家庭农场28家。

  精雕细琢绘“美丽”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在乡村振兴这份大考卷上,共青城市以做优环境作为打造鄱湖明珠的重要支撑,发挥北倚庐山、东邻鄱阳湖生态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围绕“生活美”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围绕“生态美”抓好环境修复保护,打造共青城特色鲜明的山水田园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居者自豪、闻者向往”,美丽江西“展示区”正在成为现实。

▲生态宜居江益镇(况建/摄)

  塑造“生态美”。江益镇毗邻鄱阳湖,坐拥大片湿地,美丽生态环境事关候鸟栖息、事关民生福祉、事关长治久安。该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禁捕退捕行动、湖边垃圾清理、低矮圩堤拆除、观景氛围打造等一系列举措,描绘绿色生态画卷,多次被授予“鄱阳湖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秀美乡村(况建/摄)

  每逢冬季,大批候鸟聚集共青城,吸引了无数游人打卡、观鸟。“一边晒太阳,一边看候鸟晒太阳,想必它们飞越上千里路来到这里,肯定也是觉得这里生态优美、天蓝水绿吧!”共青科教城高校学生高珊说。

  营造“生活美”。生态安全屏障要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改善需先行。共青城市持续实施乡镇集镇改造攻坚行动,实施道路、立面、旱厕等改造行动;深入开展城市建筑屋顶“脏乱差”、城镇“防盗窗”、城乡线缆“线乱拉”、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房屋顶、楼道垃圾专项整治。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江益镇集镇

  如今,共青城市打造“山水风格集镇”美好蓝图初步显现,“青砖灰瓦山水墙、朱门回廊花格窗”已成为现实。“现在,村路好了,环境美了,生活更方便了!家门口搞得漂亮得很,像花园一样呢!”经过综合整治,江益村新建组村民周世照对当地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

  初心不改谋“幸福”

▲老人们在江益街社区居委会“幸福食堂”用餐

  在江益镇江益街(社区)居委会“幸福食堂”,八九位七旬老人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餐。“每天不到7元钱,就能吃上2顿营养丰富、荤素搭配、热气腾腾的饭菜了,‘幸福食堂’让我们有了幸福‘食光’。”

  近年来,共青城市大力推进“幸福食堂”惠民工程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让老人吃得舒心又健康。目前,全市已有14个“幸福食堂”,惠及300余名老人。

  不仅如此,共青城市还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到705元,补差水平达到450元,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15元。此外,落实教育补助资金。经核实在本市就读的共青城市本地的城镇脱贫解困家庭学生有80多人,均按标准予以资助。同时,严格医保报销工作,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针对农村贫困群众的扶贫政策,全部扩大覆盖到城镇贫困群众,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看病就医保统筹外再给予医疗救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而在社会保障方面,城乡低保及特困人员能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重度残疾人一样同等享受到养老保险政策,充分发挥城乡医保的兜底保障功能。

  近年来,共青城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地区由脱贫攻坚的“主阵地”转型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同时,依托“党群服务+文明实践”载体,以党群服务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从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事情着手,用“钉钉子”精神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