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第一书记”张勇: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2020-06-19 08:25:57 来源:望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2020年4月23日下午5时许,气温骤降,天色提前暗了下来,欲雨的样子。

  “我要赶紧上通草基地去查看除草情况,还要去水井湾组走访,看看自来水是否通畅。”张勇套上羽绒服,推出他的二手摩托车,迎着越来越寒冷的风出了门。

  小摩托尾灯一闪一闪,沿着七弯八拐的通组路向山里奔去。远远看去,像一只萤火虫在山间飘荡,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在望谟县乐旺镇猫寨村,张勇下寨返回途中

  这是贵州省发改委派驻望谟县乐旺镇猫寨村第一书记张勇驻村生活中的一个日常片段。从去年1月到猫寨村,过去的近500个日日夜夜,来自清华大学的“80后”张勇完成了从一名博士后到驻村干部的转变,人生中的又一篇重要论文正在奋笔疾书。

  2018年8月,张勇怀着用知识回报家乡的想法,从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后,拒绝了北京及沿海地区一些单位的邀请,选择回到了家乡贵州。2019年1月4日,到贵州省发改委工作4个月后,便被组织选派到猫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猫寨村地处麻山腹地,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罗甸县和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苗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8.8%,属于深度贫困村。

  那一天,当身穿休闲羽绒服和牛仔裤、脚蹬运动鞋的张勇迎着寒风和浓雾踏进村,眼前的现实让这名从事水利工程研究的博士后倒吸一口冷气:土地贫瘠、产业缺乏、发展条件差、群众增收难。

  今后的工作该如何开展?张勇心头的困惑比满山的大雾还浓。

  但他不怕。

  他逐步克服了语言交流不畅、工作经验不足、思维方式差异等难题,用一件件好事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仅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成为老百姓的“自家人”。

4月23日下午,张勇(右一)在打毫组路边向群众了解产业发展意愿

  “张书记,来我家里坐坐嘛。”

  “张书记,我家饭煮好了,来吃饭。”

  村民们热情的招呼,给了他无限的温暖和勇气。

  山上山,石上石,石头窝窝里刨粮食。猫寨村人口居住分散,一个寨子与另一个寨子的之间,往往隔着好几座山峰。张勇今天要去的通草基地,位于距离村办公楼约2公里的打毫组。山上,贫困户岑小三与十几位苗族妇女分布在基地上正辉刀砍除杂草。

  上个月,岑小三的爱人韦朝兴与另外49个乡亲一起到浙江台州务工去了,留下来的多是妇女群众。村里发展起了1000亩通草产业,优先照顾贫困群众基地务工,岑小三成了家门口上班领工资的人员之一。有活干,有收入,能照顾家,她很开心。对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她满怀憧憬。

  “张书记,要下雨了,你赶紧回去。我们马上就割完(草)了。”

  “大家赶紧回家,别淋坏了。”张勇查看了一遍管护情况,得到大家“马上就走”的答复后,他骑上车继续朝梁朝顺家奔去。

4月23日下午,张勇(左一)在打毫组路边向群众了解产业发展意愿

  这条长约3.25公里的通组路,是张勇驻村以后才建成的。水井湾组就在路的尽头,几座新建的房屋正在进行扫尾工程,一只拴在门口的看家狗汪汪地叫着,表示寨子里来了客人。

  水井湾有名无实,长期缺水,路也不通。 2018年前,全组没有一个人进过城,村民吃水都得到山下去背。去年,张勇带领村干部想方设法争取到资金,不仅为水井湾修通了路,还让村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张勇这次来梁朝顺家,就是了解他家自来水使用情况。

  “现在应该不用去背水了吧,家里的自来水断过没有?”

  “没有断过,方便得很。”梁朝顺回答。以前没有水,只能把水桶放在背箩里下山去背。下山容易上山难,梁朝顺有一次背水回来,快到家时脚下打滑摔了一跤,桶破了,水洒了,他守着破桶大哭了一场。

  去年,通组路修到了家门口,蓄水池建起来,水从大池子流到小池子,再流进家中,吃水、出行都解决了,梁朝顺激动地说:“衷心感谢党的好政策,也感谢张书记为大家办了大好事。”

张勇在产业基地上记工作笔记

  猫寨村要摆脱贫困,发展产业是唯一出路。驻村后,张勇与县里派出的帮扶干部以及村干部一道,为村民脱贫致富寻找出路,带领村民发展以通草药材、珍珠李、花椒为主的种植业,以及以家禽、蜜蜂为主的养殖业。目前,村里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种植通草1000亩、珍珠李800亩、花椒160亩,覆盖农户上百户。此外,还动员村民养鸡2万羽,养蜂300桶,覆盖贫困户100多人。通过发展产业,2019年底,猫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实现增收1000元。

  从清华回到故乡,再走进麻山腹地的贫困乡村当驻村干部,对张勇而言,这一年多的驻村,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不仅是时空的变化,更是全新人生模式的切换。

  在猫寨村的每一天,张勇都有新的收获。尤其是当地干部群众在与贫穷作斗争中体现出来的勇敢和自信,以及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已成为他收获的宝贵财富。

  在村里,有一个关于“亲一口”的小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张勇(右一)在贫困户家走访

  去年5月,张勇多方争取,成功申请到了100万元资金,用于修建完善通草种植基地产业路网及机耕道。项目申报获批当天,张勇正在和猫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正权坐在一起吃饭。当张勇挂断电话宣布这个消息时,陈正权放下碗筷,沉默片刻,猛地抱住张勇狠狠地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这名58岁的苗族汉子用自己淳朴的方式,向张勇表达谢意。

  在现场的哄笑声中,害羞、尴尬慢慢褪去,阵阵暖意在张勇心中涌动。

  随着脱贫摘帽日期日益临近,工作节奏更快了。每天早上,一天的工作开始前,猫寨村脱贫攻坚指挥部都要组织全体人员唱歌,提振士气。《把一切献给党》《团结就是力量》《大山里的共产党员》等是每次必唱歌曲。“我们是大山里的共产党员,我们在大山里成长锻炼,我们坚韧的足迹,印满家乡田园……”每当激昂的旋律响起,张勇的心头力量倍增。

  “在驻村的一年多里,我一直都在书写一篇重要论文,那就是人生的阅历和工作经验。”张勇感慨说,基层工作经验说起来很简单,但真实工作中,会具体体现在每一次与干部群众打交道中,体现在处理每一件难事、急事中。“在这方面,我还是个正在努力学习的学生,这篇论文我可以说是从头开始。”

  眼下,望谟县正在全力“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 确保如期实现摘掉贫困帽目标。“作为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有幸亲身参与这场轰轰烈烈的反贫困战争,见证这个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既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使命光荣。”张勇说,县里和镇里派出的帮扶干部按照“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的要求,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每个人都没有怨言,只想着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拼搏的力量,也看到了大山未来的希望。”

张勇在处理文件

  “今天是4月23日,距离冲刺结束还有68天……”夜晚,张勇冒雨回到自己简陋的宿舍,像往常一样打开笔记本,写下一天的工作进度和感悟。他写道:“猫寨村目前已实现了进寨路、串户路、饮水工程、教育资助、贫困户医疗保险全覆盖,党员干部精气神很足,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很大的改变,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向着胜利前进!”笔记的最后,他用力地写下四个字:

  猫寨必胜!

  宿舍的一角,一把吉他已蒙上灰尘。从读硕士研究生到博士,到博士后,再到驻村第一书记,这把吉他一直伴随着张勇,从成都到北京,从北京到贵阳,再到猫寨村。张勇自嘲是一名“伪文艺青年”,驻村一年多来,由于工作太忙,已经很久没有拨弄过心爱的吉他了。

  张勇说,他很荣幸能成为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的一名战士,参与和见证中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反贫困战争,并将与全国人民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

  他说:“等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的那天,我一定要好好弹奏一首自己最喜爱的曲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