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黔同心|劳务输出篇】 孕育蜂王 群蜂酿蜜 ——惠州市·黔西南州东西部协作巡礼之四

2023-10-30 11:26:2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杜敏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养蜂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到一群高效酿蜜的蜜蜂,必先精心培育一只优质蜂王,进而实现以一带多、维持秩序、倾巢而出、高效酿蜜的效果。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望谟县,素有养蜂酿蜜的传统。当地的“蜂王行动”劳务品牌,如今已成为广东省惠州市与黔西南州携手合力,坚持“外输内拓”,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惠黔经验样板”。

山海连心齐发力,携手奋进共富路。自东西部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惠州市与黔西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从创新6项常态化工作机制、七个维度不断夯实东西部劳务协作基础,协同做好帮助就业、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工作,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随着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化,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望谟小组依托黔西南州望谟县“蜂王行动”劳务品牌,创新东西部协作机制,助力做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稳岗、增收等方面工作,不断擦亮望谟县“引蜂、育蜂、筑巢”的“蜂王行动”劳务品牌。

1698636454304393.png

“蜂王行动”工人返岗

引蜂:为劳务输出找准带头人

望谟县山高坡陡谷深,产业基础薄弱,资源破碎,曾是全国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一直以来,全县维持着外出打工的传统,村民外出务工向来都有“亲带亲、戚带戚”家族式和村寨式的特点,外出务工的人大都喜欢跟随村寨中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头人一同出去务工。村民们将有能力、有经验、号召强的农村劳务经纪人形象地比喻为“蜂王”,跟随“蜂王”外出务工的村民称为“勤劳的小蜜蜂”。

过去由于领头人未受过相关培训,缺乏有效的组织方式,存在搜集岗位信息有限等短板,导致这种传统的务工模式存在人岗不匹配等弊端。村民们一旦失业就要面临无所依靠的困境,想另寻就业机会却没有容身之所,回家又意味着失去收入。为了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稳定性,望谟县组建了全州首家县级国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承揽全县劳动力输出工作,同时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建立了一支有技能、会组织、能谈判、懂法律的“蜂王”队伍。就这样,“蜂王行动”正式启动。

家住望谟县乐元镇拉么村的黄龙之,是该村较早外出务工的代表之一:“跟着我出来的这些老乡,很多都没有什么文化,前些年在老家都是靠打零工维持家庭开支,一年到头也存不到几个钱,这几年大家都选择出门打工,各方面生活都好了很多,有的回家盖了两三层的楼房,有的还买了车子。”“蜂王行动”推出后,黄龙之与望谟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成为“蜂王”,与广东数十家工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根据各厂的劳务用工动向为在广东的老乡及身在家乡的群众及时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订单式”就业,并安排车辆统一输送至工厂。如今,担任“蜂王”已有4年的黄龙之,带动乡亲就业增收上千人次。

为了协同做好“引蜂”文章,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望谟工作小组协同健全“建立一个专班、挖掘三类人员、提供两套服务”工作机制,会同县组织部门、人社部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梳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区域、就业岗位、就业工种等信息,与县、乡、村三级网格联动挖掘外出务工人群当中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有威望”人员;有企业、人脉、就业渠道等“有资源”人员;有多家公司工作经历、多个工作岗位锻炼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的“有经验”人员,征得本人同意后确定为区域“蜂王”。如今,类似黄龙之这样的“蜂王”,望谟县已培育了256名,覆盖16个乡镇(街道)171个村(社区)。为了确保“蜂王”和“蜂群”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望谟工作小组还建立健全了双向协调沟通机制,依托“蜂王”提供信息匹配消化就业需求,并为“蜂王”带“蜂群”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从 “家门口”到 “厂门口”无缝连接。惠州 7 个 “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目前已吸纳贵州籍劳动力 12000 余人,黔西南籍劳动力近 3000 人。

1698636482618822.png

望谟县委书记徐炼带领县级领导欢送“蜂王行动”返岗工人

育蜂:让就业人员有“技”可施

“我在建筑工地上做木工已经有4年多了,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傅学,2021年过年回家,参加了人社局组织的技能培训,让我的技能知识得到很大提升,还取得了专业证书,现已成为工地上小包工头,挣的钱也要比往年高一点。”打易镇二泥村的陈朝海,是2021年新培育的“蜂王”。他提到的技能培训,正是惠州与黔西南明确培训协作机制的具体措施之一。

2021年广东惠州市和贵州黔西南州东西部协作结对以来,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60万元,助力“蜂王”培育工程,促进各类“蜂王”快速成长。为了持续提高对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鼓励和动员有培训意愿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采取“ 三结合一深入 一强化”(结合特色产业抓培训、结合岗位需求抓培训、结合就业意愿抓培训、深入村组抓培训、强化监督抓培训)工作措施, 。针对务工人员在广东较多的特点, 依托东西部协作将 “广东技工” “粤菜师傅” “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精准导入,免费组织开展电工、电焊、厨师、汽修等技能培训,确保每一名“蜂王”既有组织带动能力,又有技能“传帮带”能力,有力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韧性。2022 年以来,“粤菜师傅”培训班举办 4 期,培训 190 人,“ 南粤家政”培训班 2 期,培训 98 人, 其他特色产业种植养殖等各类培训班 95 期次,累计培训 4300 余人。惠州与黔西南还积极对接省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邀请两地职校、职业技能教培机构等,共同做好劳务技能培训工作,提升就业技能,并对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技能证书,帮助更好就业。今年以来,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办各种劳务协作培训班 219 期,培训 9600 多人,其中,开办“粤菜师傅”等“ 四项工程”培训班 29 期,培训 1200 多人。

除此之外,利用岁末年初返乡季、节假日,灵活开展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培训300多人次。通过线下“座谈”“茶话会”、线上“微信群”等方式,普及推送法律法规、维权知识,进一步提升“蜂王”服务水平。在“蜂王”有效引领带动下,“蜂群”人员在广东等地人均务工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比较在当地零星务工,可年均增收近3万元。

惠东县助力望谟县发挥农村劳务经纪人在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以一带多、倾巢而出的带头人作用,精准实施 “蜂王行动”,共培育 “蜂王” 118 人分布在广东等地,这些“蜂王”们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中积极发挥了政策宣传、动员引导、就业跟踪服务等作用,巩固了全县稳岗就业的工作成效,直接带动 8.3 万余人务工群众辛勤“酿蜜”,在奔向幸福富裕的道路上续添动能。

培育更多优质蜜蜂,就会生产更优质的蜂蜜。

筑巢:让务工群众有“家”可依

望谟县是贵州省外出务工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8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占60岁以下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在此前提下,“蜂王”就业综合服务站应运而生。

2021年以来,广东惠州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20多万元,在惠东、望谟两地县、乡(镇街)、村(社)共建三级“蜂王”综合服务站70多个,联动解决务工群众就业信息、技术培训、交通、待岗驻留、再就业、维权等问题。同时,协调惠东县人社局、总工会等多家部门联合望谟县驻惠东劳务协作站点常态化开展“蜂王”“蜂群”走访慰问活动。2021年以来,两地部门协作走访企业及开展政策宣传130多家,现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40多宗,通过电话慰问50多人,并发放一批节日慰问物资,让望谟籍务工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两地协作热情和家的温暖,进而安心就业。

用心服务,筑巢酿蜜。在望谟县驻惠东劳务协作站看到,协作站发挥着多项作用——可以为群众提供临时性免费食宿;帮助无法通过自身实现就业的群众推荐当地优质的企业岗位;为务工群众办理入职手续,签订用工合同,及时为需要转岗、劳务维权的群众解决困难,消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协调企业为群众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促进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就业,把群众稳在务工地,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协作站还为全县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提供党内活动阵地,节假日期间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座谈交流等,不断增强在外务工群众的凝聚力,建立抱团取暖、互帮互助的务工人员之家。

2022 年以来,惠州市安排协作资金884 万元,开发近 3000 个公益岗位,实现脱贫人口、易地搬迁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三类人员保障就业 2500 余人。

黔才粤行,东培西用。惠州市还牵线惠州劳务服务机构对接当地职校,策划与当地职校开展校企合作,有序引导毕业生到广东到惠州就业。在东西部协作资金和两地校校协作资源的支持下, 已帮助 280 名黔西南农村学生到惠州职业院校免费就读。

酿蜜:让蜂王联动蜂群稳岗增收

在“蜂王”黄龙之看来,“蜂王行动”最大的好处是增强了务工农民的安全感和就业稳定性。拿不到工资,“蜂王”可以帮忙讨薪;岗位不匹配,“蜂王”可以帮忙协调换工种,甚至换工厂;被裁员后,“蜂王”和劳务协作服务站可以帮忙找工作。

“蜂王行动”实施以来,望谟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长,从2019年的7.6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8.3万人,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外出务工人数的逆势上扬。劳动力家庭的务工就业年收入也从3万元增加到3.5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有组织劳务输出人数达到5.8万人,组织化程度达到73%,其中通过“蜂王行动”返岗直通车的方式输送劳动力就业1718人。“蜂王行动”直接或间接带动望谟县劳动力外出务工8.06万人,提前实现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县劳动力外出务工8万人以上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为了共同加强引导和激励,在望谟县出台《关于开展“蜂王行动”促进劳务输出的工作方案》基础上,望谟工作小组推动配套相关奖补政策,对到广东、惠州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蜂群”人员,分别给予一次性1000元、1500元稳岗就业补贴。通过宣传、兑现一系列劳务协作惠民政策,许多从其他省份返乡的黔西南群众已在惠州实现再就业,目前仅在惠东县务工的望谟群众就增至1600多人。同时,惠黔两地人社部门通过联席会等形式,出台10多项相关管理制度,并由望谟县每年组织开展表彰奖励活动。截至目前,望谟县已有33名优秀“蜂王”获得表彰奖励。

多种资金差异化补贴的叠加落实将引导更多黔西南籍劳动力   到粤到惠就业,形成“缓解用工荒、落实稳就业”的两地“双赢”协作局面。

 

相扶相携,协作升级。接下来,惠黔两地计划在三年内培育“蜂王”1000人以上,并进一步做好对8万多名望谟外出务工群众的帮带服务工作。在“蜂群”效应推动下,望谟县乃至黔西南州在广东等地形成“村寨抱团”劳务输出模式,真正实现“就业一人、带动一片、惠及一方”良好局面。

如今,黔西南州务工百姓的家庭幸福感,真的比蜜甜!

 

 

中国小康网黔西南10月30日电

撰文/杜敏

联合报道/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

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