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捐献遗体 长留终极之爱

2020-11-19 08:00:00 来源:沧州文明网 作者:赵越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10月23日下午,47岁的张华绿色家园会员、华北油田员工张品胜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10月24日,张华绿色家园的会员们手捧白菊花,护送老友张品胜完成最后的心愿:捐献遗体。

  自2004年以来,张华绿色家园已有7位成员捐献了遗体,有28人做了志愿捐献遗体的公证。

  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用最后的奉献,完成了生命的终极绽放。

 

 

 

 

捐献遗体

 

  张品胜生前在华北油田消防队工作。他患尿毒症20多年,饱受疾病折磨。

  2002年,同为尿毒症患者的张华创办了民间爱心组织张华绿色家园,张品胜加入其中。在这里,他和其他病残人一起奉献社会,自强不息,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003年5月,受张华、文革、李先碧三位大姐的影响,张品胜和家园的8名成员一起,集体做了志愿捐献遗体的公证。

  今年6月,张品胜被查出肝癌晚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念念不忘捐献遗体的事情。

  10月20日,远在厦门的儿子赶回家中。当晚,他告诉儿子,自己去世后,不办丧事,不收礼金,一切从简,遗体捐献给国家。

  10月23日下午,张品胜病逝。他的家人立即联系张华绿色家园负责人。

  24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专程派人前来接收遗体。任丘市红十字会的相关人员见证了这一场面。简单的告别仪式后,张品胜的遗体被送上车。

  工作人员将“遗体接受证明”和河北省红十字会授予的证书送到张品胜家人手中。

  张品胜是张华绿色家园第七位遗体捐献者。

 

特殊“生日会”

 

  “生命的长短我们没能力把握,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我们自己掌控。”张华绿色家园(以下简称家园)会长文革说,“这句话已成为他们的人生宗旨。”

  文革是一位残疾人,也是家园首批捐献遗体志愿者之一。

  她说,家园是任丘的民间爱心组织,因自强不息、热心公益,闻名全国。在这一团体中,病残会员体会到爱与温暖,也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他们上医院,关爱重病患者;他们进校园,资助贫困孩子;他们进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他们积极捐款,帮助受灾群众……10多年来,他们把助人的身影留在任丘的大街小巷。

  2003年4月12日,是李先碧56岁的生日。李先碧是家园成员,是尿毒症兼肝癌晚期病人。生病这些年,她尝尽世态炎凉,是家园让她感受人间温情,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日这天,她想和亲人朋友们一起举行一个“告别生命,珍爱生活”的讨论会。家园成员们有的虽然行动不便,但齐刷刷全来了,还带来了鲜花和蛋糕。

  在她生日当天,她做了一个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

  这个特殊的生日会感染了家园很多人。

  2003年5月22日,家园会员张华、李先碧、高保武、孙来雨、李建华等9名成员,经家人同意,郑重地在公证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104天后,李先碧离开了这个世界,并捐献遗体。

 

奉献终极之爱

 

  2004年1月13日晚,家园的创始人张华走完了46岁的人生。

  她是中国第一支女子采油队队长,因过度疲劳身患尿毒症。生前,她留下遗言,死后,她要捐献遗体。

  2003年年底,张华当选首届“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2004年1月13日,人们把奖杯送到了张华的病床前。

  当晚,张华安详辞世。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也以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壮美的句号。

  2004年,家园会员中又有6人在遗体捐献公证书上签字。他们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奉献社会外,还想用自己的非常之举引起世人的关注。

  3年后,家园的另一名遗体捐献人常兴玉也走完了人生最后行程,捐献遗体。

  2007年底,又有5名家园成员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009年3月27日下午,家园成员李学华完成了将遗体捐献出去用于医学研究的心愿。

  2008年,他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后来还造成双目失明。严重的病情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一度使李学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一个偶然的机会,家园与李学华结下了情谊。在这个主要由尿毒症患者和残疾人组成的互助团队里,大家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照顾给了李学华很大的鼓励。他和老伴都决定将来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

  在继李先碧、张华、常兴玉之后,李学华是家园第4位完成遗体捐献的成员。

 

离开,把爱留下

 

  到今天,家园已有7位成员捐献了遗体。他们是李先碧、张华、常兴玉、李学华、王泉、路瑜莹、张品胜。

  即使离开,也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这已是家园遗体捐献志愿者们共同的心愿。

  张华绿色家园中的“绿色”代表着生命,“家园”代表着温馨,这个团队里的成员多数是重症患者、残疾人。这个当时只有19人的团队如同一粒星火,在任丘大地上传播着爱。一个人就这样依靠着一颗纯粹的心,带动起了一群人奉献自己。

  据文革介绍,到目前为止,家园已有7位成员捐献了遗体,有28人做了志愿捐献遗体的公证。

  “我不追求生命的长度,我只追求生命的宽度”,这是张华留给这个世界的话语。

  因为一个人,聚集起一群人。因为一群人,使一座城市、一片土地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多年来,文革见证了张华等多人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场面。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拄着双拐,坚持工作,坚持参加志愿活动,尽己所能地奉献社会。

  文革说,从自助到互助再到投身社会公益,家园人以自己的真诚、善良、博爱,获得与健康人平等对视的“权利”,也获得了社会的尊敬。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