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队员:“福尔摩斯”破“案”记

2021-01-20 08:00:00 来源:沧州文明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王国梁(右)和家人在一起

 

▲争分夺秒寻找密切接触者

 

▲王国梁(右)和队友在石家庄进行流调

 

  有的村民以为他是骗子,有的村民故意隐瞒行程,有的流调对象只有一个名字……

  沧州支援石家庄疫情防控流调队河间小组组长王国梁在进行流调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他说:“再困难我们也要把被调查者的行程弄清楚。”

 

凌晨1点的电话铃声

 

  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流调报告一份接着一份写。在石家庄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预警与调度中心,流调队员们已经连轴工作了14天。

  1月18日,是王国梁和刘硕在内的沧州第一批流调队员抵达石家庄的第14天。十几天来,他们分秒必争,几乎每天都要凌晨1点多才能结束工作,天刚亮就又起床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有时甚至彻夜不休。

  王国梁是河间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是沧州市支援石家庄疫情防控流调队河间小组的组长。

  1月5日凌晨4点左右,他们到达藁城区刘家佐村小学。“刚来的那天正好赶上降温,室外温度降至零下十六七摄氏度,太冷了。”回忆起当天的情景,王国梁记忆犹新。

  寒风中,他和队友们来不及收拾行李,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一口热乎饭,便迅速按指挥部安排,开始了忙碌的流调工作。

  1月9日21时许,大家突然接到指挥部通知,需要重新梳理26名患者信息,对他们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重新开展流调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鼓作气,连夜突击,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任务。1月10日凌晨1点多才回到宿舍休息。但刚躺下不到半个小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新的流调任务又来了。

  令出如山。大家穿上衣服就往外走,不敢耽搁一点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多抢一秒钟,就有可能阻断病毒更大范围的传播。”王国梁说,“这是每一个流调人员都抱定的信念。”

 

忘了吃药

 

  1月6日晚11点多,一直在外流调的王国梁突然感到头昏脑涨。他这才想起,忘吃降压药了,可他身上也没带降压药。

  当天实在是太忙了。上午流调结束后,他匆匆吃了一口饭就又下村流调了,早把吃药的事忘了。

  到了晚上,王国梁有点顶不住了,他只能坐下来,慢慢喘息一会儿。

  寒冷的三九天,穿了厚棉衣,隔离服就套不进去,穿少了,就会冻得手脚麻木、浑身发抖。戴着好几层口罩再戴着护目镜,一呵气,眼前一片雾气啥也看不见。

  凌晨两点多,王国梁和队友们才到了休息点儿。王国梁脱下笨重的防护服,再喷完最后一遍消毒药水,手冻得都不听使唤了。他哆哆嗦嗦地从行李包里找出降压药,赶紧吃上。

  队友们关心地问他,身体怎么样?不能坚持就休息一天,王国梁摇摇头,说:“跟长征比起来,咱这算个啥。”

  “放心吧,我能坚持。”天刚亮,王国梁和队友们又投入到紧张的流调工作中。

 

唠家常

 

  “最近身体好吗?饭菜吃着合口吗?”

  电话那头是藁城区增村镇刘家佐村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王国梁说,一部分流调对象对流调工作有抵触心理,为了让他们放下戒备,流调队员经常会跟流调对象唠唠家常,关心一下他们的隔离生活。

  在这一次的对话中,王国梁和一位老人唠起了家常。王国梁说:“这是为了跟他们拉近距离,以便取得他们的好感,配合流调工作。”

  “感冒发烧时有人来你家串门吗?你去哪里买过菜啊?”看村民态度缓和了,王国梁立即切入正题。

  唠家常式的流调,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提问,却帮王国梁寻找着每一个线索。

  “面对一个陌生人的询问,有戒备心很正常,唠家常是消除戒备心的最好方法。”王国梁说。

  “大骗子”

  “你们是哪里?我是藁城增村镇派出所……”有一天,王国梁和队友竟接到了派出所民警的电话。

  “我们是支援藁城疾控中心流调队沧州分队……”

  原来,几天前,王国梁和队友通过电话对藁城增村镇一位老人进行电话流调时,被老人当成骗子,老人的儿媳打了报警电话。

  当增村镇派出所的同志进行核实时,大家才知道发生了误会。

  流调对象有不少是老年人,沧州流调队员又听不太懂藁城方言,往往一个简单的问题,要反复问多次。被村民误以为遇到了骗子,并不是新鲜事。

  “干啥不好,你们冒充防疫人员,你个大骗子。”打电话时,流调队员们经常听到这句话。

  为了消除村民的误会,王国梁和队友请民警进行身份证明。他们还和老人的儿媳加了微信,给对方录制了他们工作的视频。

  通过沟通,大家消除了误会,被流调村民非常配合地做了调查。

  后来,老人的儿媳了解到流调人员在石家庄的工作情况,深受感动,通过微信嘱咐流调队员们:“你们辛苦了,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

 

迂回

 

  在增村镇流调一位80多岁的老人时,王国梁和队友遇到了“对手”。

  这位老人参与了一场培训课。当王国梁和队友们找到她时,她的态度特别好,也表现出一副很配合的样子。

  但老人否认参加什么培训课。大家一听就知道她隐瞒了自己的行动轨迹。

  正面攻不破,王国梁和队员就迂回调查。他们开始从老人的家人、亲戚、邻居等人身上打开缺口。通过亲朋提供的信息,王国梁基本掌握了这位老人的行踪。

  当王国梁和队友再次找到这位老人时,老人一听他们讲述的经过,非常吃惊地说:“你们啥时跟踪我了?”

  在一丝不苟的流调队员面前,老人终于不再遮掩,原原本本地讲了自己的行动轨迹。

  “人家都说我们流调人员是‘大侦探’,其实我们就是尽量把工作做得细致一些,千方百计完成任务。”王国梁说。

  摸清每一个患者的行动轨迹,找出每一个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都需要流调队员付出大量的劳动。有时候,他们得到的名单只有一个名字,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等都没有,想要第一时间找到这个人,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流调工作顺利完成,流调人员都想当‘大侦探’,我们真恨不得自己是福尔摩斯。”王国梁笑着说。

  (本版照片由王国梁提供)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