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正式获评“国家卫生县城”

2020-08-17 08:00:00 来源:中国湖口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盛世逢盛事,盛举创盛业!8月13日,从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全爱卫发〔2020〕1号文件)中获悉,湖口县正式被确认为国家卫生县城,实现了一次性申报、一次性验收、一次性命名的历史性突破,千年鄱湖口继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又增加一张“国字号”名片,进一步提振了“四城同创”的信心和决心、鼓舞了“创建长征”的斗志和士气。

国家卫生县城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品牌,每3年评选一次,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城市品位、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的集中体现!2016年11月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原则,紧扣“项目化理念、网格化管理、科学化路径”主线,全面开启了“四城同创”的创建长征,把城市创建作为集中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金钥匙”,协同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高起点 精心组织

2016年,湖口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四城同创”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推进小组,全面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加大了对爱国卫生资金的投入。出台了《湖口县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湖口县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办法》《湖口县城市创建“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把城市创建任务纳入了全县目标考评管理体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建立了“门前五包”责任制、主管部门巡查通报制、督查督办问效追责制等管理机制,创卫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管理的轨道。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湖口县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作为解决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金钥匙”,紧扣环境卫生大治理、市容秩序大整顿、园林绿化大提升、市政功能大改善、城市精神大塑造的“五大行动”,科学推进卫生县城创建,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县居民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知晓率86.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86.1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率100%,病媒生物防制率95%,群众对全县卫生状况满意率92%。

广参与 营造氛围

全民参与,才能梦想成真。始终把健康教育作为创卫宣传、市民教育的重点内容普及推广。充分利用一报、一台、一网,开辟专栏专刊,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在城区主要位置悬挂条幅,树立固定宣传牌,LED电子屏滚动播发创卫常识。发放《健康教育读本》10万余册,定期播放健康教育专题片,经常邀请省市各类专家举办健康教育和创卫知识讲座。开展了“湖口·我与家乡共成长”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行动、爱国卫生活动月、周五全县卫生大扫除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营造了“湖口是我家,创卫靠大家”的浓厚氛围。

三年来,通过建立“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评价”的反馈机制,创建办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64件,解决下水管道堵塞、环境卫生“脏乱差”、城市道路破损等涉民利益相关事宜126起,清除卫生死角、陈积垃圾、杂草杂物3万立方,背街小巷硬化5800多平方米,小巷里弄安装路灯650余盏,投资新建了新城农贸市场、钟山农贸市场、洋港农贸市场,对李敬新村、钟山小区、殷家岭城乡结合部等“脏乱差”痼疾顽症,进行了大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赢得市民一致称赞。

大投入 统筹建设

“十里青山半入城,江湖两岸作画屏”!随着“项目化”创建的深入开展,全县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精品工程。实施畅通工程,以完善交通标识、治乱治堵为重点,积极开展道路升级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交通秩序整治等活动,基本完成城市主干道“白改黑”工程,全面清理占道,改造城市“动脉”,疏通“毛细血管”。启动“四修”工程,共修复路面、路沿石、人行道、排水管网等共14500余平方米。高品位建设了石钟公园、台山公园、洋港公园、文体公园等综合性公园,精致提升了鄱阳湖大市场广场、凤鸣园广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会客厅。投资1亿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智慧湖口城市指挥中心,投入10亿元推进了高新园区“三化”整治,推进了2400余户老城棚户区改造,完成了4公里石钟山东大道绿道建设,强力推进了老城区墙面及地面风貌品质提升,投入5亿元高标准打造了长江“最美岸线”。

完成了新增30公里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进了洪城污水处理厂处理提升工程,新建公交站台45座,对24座公厕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在全市率先建设了垃圾渗透液处理中心及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稳步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投资3000余万元新添置了洒水车、道路清扫车、雾炮车、大型流动压缩站及城乡环卫设施设备,实现了城乡环卫“一把扫帚扫到底”。

成功创建了5个省级卫生乡镇、39个省级卫生村(居),省级卫生村达到35.8%。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40.22%、37.19%和9.37平方米。

惠民生 综合治理

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建管并重,集中力量开展创卫专项整治,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胜利,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出台了湖口县“四城同创”网格化管理办法,各地、各部门及全体市民配合做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公共秩序、园林绿化、市民教育5个方面的协同管理,每周五下午全县近千名干部职工集中开展“大扫除”,并着力巩固烟花爆竹禁燃和殡葬制度改革两项工作成果,引领全社会同共参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了机扫、人扫相结合的清扫保洁模式,增加了早、中、晚保洁时间段,保证了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加强市容秩序和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对城区主次干道建立了门头牌匾电子档案,先后拆除不规范广告牌匾560余块、各类违章建筑880余处,整治马路市场24处,取缔占道经营摊点群12处。

加大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的绿化、路面硬化和管网铺设改造力度,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全面推动卫生达标。城郊农村卫生厕普及率92.6%,自来水普及率100%。

加强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对各类公共场所和“六小”行业卫生达标情况进行了规范性管理,规范生猪屠宰场建设及运营。完善改造城区供水管网,重点做好集中式、二次供水、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涉水产品单位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监测覆盖率100%,管网水检验合格率100%。

加强传染病和病媒生物防制。建立了P2实验室,充实完善了HIV初筛实验室的设备,检验项目达到了102项,检验项目开展率和设备达标率分别达到了国家标准,主要公共场所设有禁烟标志并监督落实到位。

建立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和督查问责机制。加强水污染治理,启动了高新园区排放废水企业的专项整治,共有56家企业进行了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开展污水直排口整治工作,处理污水1863万吨,削减各类污染物约1.5万吨;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全面推进“河长制”,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关闭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单位。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园区37家企业先后对脱硫除尘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排查并整治建筑物料、渣土堆放、建筑渣土运输撒漏等城市扬尘污染问题。加强重点行业治理,目前,湖口县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9天,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年来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千年鄱湖口、满眼新画卷”!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一步步升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让碧水蓝天照映水岸湖口,30万湖口人民实现了绿色崛起、魅力升级的蝶变之梦,一路奋进,未来可期,湖口县“四城同创”总体目标必将行稳致远!(湖口县创建办  崔爱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