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龙须沟”蝶变多彩“秦淮河”

2020-07-05 08:00:00 来源:井陉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上游持续涵养生态,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60平方公里,年增加蓄水量260万立方米;穿城河道强力拆违2万余平方米;昔日“龙须沟”蝶变多彩“秦淮河”,51万平方米中心湿地成为县城呼吸“绿肺”;下游河道出口段开卡、清淤、岸坡防护治理工程接续推进,确保汛期行洪畅通无阻……
 
近年来,井陉县通过对金良河、绵蔓河上下游持续开展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四位一体”综合治理,水清岸绿的穿城水系与县城连绵互动,浑然一体,实现生态、景观、防洪多功能高标准提升。
 井陉县城“三山”夹“两河”,穿城而过的金良河、绵蔓河是城区防洪命脉,上游生态涵养状态直接关系汛期主城区10万群众“安危”。2016年以来,该县累计投资3000余万元对金良河、绵蔓河上游的苍岩山、南障城、于家等6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栽植水保林、经济林,修梯田、护地堤,建蓄水池、扬水站……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流域地表径流状况,上游林草面积增加25平方公里,年可增加蓄水量260万立方米,增加保土量7.76万吨。良好的生态涵养不仅为下游防洪筑起坚固的“生态坝”,而且可观的生态效益让一个个核桃村、大枣村、花椒村脱颖而出,鼓了当地群众腰包。
  
金良河、绵蔓河县城段一度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两岸一字排开的违建曾经是影响县城行洪十几年的“心腹之患”。2019年该县集中精力,下定决心,挥师绵蔓河综合整治,剑指金良河拆违,累计拆除违建2万余平方米,啃下全县清拆行动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累计投资2.52亿元下大力推进金良河水景改造,呈现全长5.15公里“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穿城水面,七彩美化的2万余平方米沿河外立面与一河碧水相映成趣,为县城增添无限活力。
  
重点民生工程绵蔓河综合整治项目不到一年时间就打造出全长3.8公里、面积200公顷、山水相依的都市生态长廊,成为周边上万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开放式公共滨水空间。昔日的“马路市场”“龙须沟”蝶变多彩“秦淮河”,51万平方米水草交融的中心湿地成为县城呼吸“绿肺”,实现生态、景观、防洪多功能提升。
 此外,近几年来井陉县累计投资2268万元,对下游河道出口段总长3.29公里的河道进行开卡、清淤、岸坡防护等治理,确保汛期行洪畅通无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