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故事

2017-10-18 19:04:58 来源:太原市晋源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事件主人公豫让留下的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更为人们所熟知。该故事2012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豫让刺赵反映的是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际的一则真实历史事件。豫让当时是晋国卿大夫智瑶(智伯)的家臣。尽管人称智伯“贪而愎”,企图掌控整个晋国权利,排斥其余赵、魏、韩势力而独吞晋国,但在豫让看来,智伯却是最为“知己”之人。所以当智伯独吞晋国失败而被赵襄子杀害之后,豫让称曰“士为知己者死”,一心要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当他意识到赵襄子实乃开明仁义之人后,做出了壮烈的击袍自刎的义士之举。他拔剑击斩赵襄子之衣,以示为主复仇,自刎则实现了对仁义认同和保全。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称豫让刺赵为“舍生取义”,是所谓“义刺”。今晋源区赤桥村中的豫让桥,即是其击袍自刎所在之石桥。而该村之所以名为“赤桥”,也就是依此事件而来。

水母娘娘的传说

在我国最古的地理书《山海经》便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的记载,它不仅指出了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而且还告诉我们,难老泉水破天荒以来便开始涌注奔流于人间了。那么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是否在那时已经开始流传,已不得而知,但是晋祠水母楼(明代),却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物证。

传说很久以前,晋祠这地方没有水,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在悬瓮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为久病的儿子娶了位俊秀贤惠的媳妇,名叫柳春英。不幸的是春英刚过门,她的丈夫就病逝了。春英的婆母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毒女人,小姑子是一个又懒又馋又刁蛮的女人。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她们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春英把后桶水弄脏了。为了虐待春英,她们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春英挑着满满的水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来迟点非打即骂。尽管如此,春英还是悉心照料着恶毒的婆婆和刁蛮的小姑子。

春英以她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白衣大仙下凡考验她。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老翁。老人牵着马站在路口,见春英挑水过来,恳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马都渴坏了,请你给点儿水喝吧!”春英有些为难,但看到老人和马都渴得厉害,就答应了,但老人同样只要前桶水,不要后桶水。于是春英毫不犹豫地把水让给了老翁,又返身去挑水。第二天,春英挑水走到那个路口,老翁又等在那里要水喝,春英让他喝了个饱。第三天,老翁喝完水后笑吟吟地对春英说:“大嫂,你的心肠太好了,我是天上的白衣大仙,特来考验你,现在送你一条金丝马鞭,回去以后把马鞭放入水缸,用水时只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水就满了。但千万要记住,不能把马鞭提出缸外。”说完,老翁便不见了。春英回到家后,按老翁的话一试,果然清水满缸。春英高兴地把此事告诉乡亲们,让他们到自己家里打水,乡亲们万分感激。这下可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气坏了,一天婆婆借故打发春英回娘家,春英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和小姑子,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缸外。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小姑子就急不可耐地把马鞭提了出来,顿时大水涌出缸外,水越流越急,越流越大。水流到了街上,冲垮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也冲走了。此时,春英正在娘家梳头,闻此消息,她连头上的梳子也来不及往下取,飞奔回婆家,冲进厨房,拿起一个蒲团盖在水缸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上面。汹涌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柳氏坐的缸底下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水,而柳氏也从此坐化成仙了。从此以后,四方百姓尊称柳春英为“水母娘娘”,并集资在泉水源头盖起了水母楼,纪念这位勤劳、简朴、善良、仁慈的农家妇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