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坡“涞水智人”修复记

2016-08-18 08:00:00 来源:涞水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距离“北京人”遗址周口店40公里外的涞水野三坡百草畔,在1983年8月,村民挖菜窖时意外刨出古人类头骨化石,后经有关部门抢救性挖掘,出土一具距今两万八千多年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涞水智人”。然而,“涞水智人”是怎样发掘出来的,又是怎样被修复的,这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近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当时参与发掘与修复“涞水智人”的古生物化石修复专家杨永贺,听他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

陈放与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的“涞水智人”化石复制品

  挖菜窖时刨出“人头骨”

  1983年8月的一天,涞水县北边桥村,村民任正清正在院子里开挖菜窖。北边桥村坐落在野三坡百草畔景区内,山里土质坚硬,混杂着碎石,铁铲派不上用场,任正清只能用镐一下下刨,一镐下去,顶多出来两拳头大小的土。好不容易挖到两米深,喀一声,土里刨起个圆滚滚的物件,任正清弯腰一看,竟然是个人头骨模样的东西。接下来,形似人骨的东西一块接一块地被刨了出来。

  彼时,杨永贺是徐水县文保所所长,消息传来,职业的敏感和多年的关注让杨永贺感觉,这有可能是个重大发现。于是,杨永贺赶紧派人把化石送到北京大学,寄存在自己朋友那里。此时,已经是1988年,是杨永贺在北京大学进修的第二个年头。

  在完成了河南的工作后,杨永贺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大学,衣服没顾上换,几乎是小跑着直奔宿舍,拿出送来的化石仔细观瞧,一眼就看见了颗牙齿。“我当时几乎就断定,这是古人类的化石。”

  特别的锤子和刻刀

  杨永贺拿化石向北大的一位老教授请教,但对方并未立即下定论,而只是让他先去修复化石。

  一直颇有自信的杨永贺觉得,必须要证明自己的观点。于是,38岁的杨永贺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宿舍兼工作室里,开始了修复工作。

  但修复一个头盖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村民在挖掘时,已经把头骨敲碎,寻找碎片并拼接已经非常麻烦,但这在杨永贺看来还不是最困难的,最为繁琐的是去除头骨上附着的“胶结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化石。“玉石雕深了,还可以打磨一下,如果在化石上留下刻痕,能打磨吗?”

  为了完美地修复头盖骨,杨永贺用到了一把刻刀和一个锤子,但这两个工具并不普通,很特别。“刻刀是用一根钢针磨成的,锤子的头只有花生那么大。”

  用这套近乎于微雕的工具,一次次敲打,重复何止千万次,杨永贺整个人就像被吸进了这项工作中,物我两忘。

  修复头骨后整睡了两天

  杨永贺住的地方是北大校园角落里的小平房。平房共五间,东西排开,之前是生物系养兔子的地方,后来分给了考古系,老北大人都称之为“兔子房”。杨永贺住其中最小的一间,面积不足7平方米。屋内陈设简单,除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写字台外,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化石和标本。

  就在这个屋子里,杨永贺没日没夜地修复手里的化石,经常错过饭点。“有时候抬头看看表,还有几分钟才开饭,心想再干会儿,结果一出门,食堂早没饭了。”当时北大共有大小7个食堂,离“兔子房”最近的不过百米,开饭时间是两个小时,已经不算短,但杨永贺总是因为干活错过饭点,后来干脆买了一箱方便面。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杨永贺用了27天时间,完成了头骨的修复。这期间,他休息了三天,没换过衣服,没洗过澡。等到他再次把化石拿给该教授查看并获得肯定后,杨永贺整个人像被抽去骨头一般,瘫倒在床上,整睡了两天。

大型舞蹈史话《印象野三坡》中涞水智人片段

  当时堪称国内唯一

  在肯定了化石的价值后,杨永贺等人立即启程奔赴涞水,利用两周多的时间,将腰椎以下的骨化石挖掘出来。到1988年暑假后,这具近乎完整的古人类化石终于发掘完毕。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杨永贺承担了头骨以下部位化石的修复工作,期间遇到的难题也被一一克服。

  经过两年的修复工作,这具人类化石终于被修整完毕,定名为“涞水智人”。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加速质谱仪测定,这具化石距今已有27500年至28000年历史。杨永贺说,共清理出骨骼184块,几近完整。而在当时,全国十五个省、100多个古人类化石发掘地点出土的数量之和还不到这个数字。

  如今,“涞水智人”化石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内,复制品之一在野三坡百里峡地质博物馆,接受游客参观。而“涞水智人”的故事更被加以演绎,成为野三坡景区的一张文化名片。而在这一切背后,对那些在发掘和修复化石中默默付出和坚守的人,我们理应致以敬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