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系气候环境地势地貌图说辽阳县全县概况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经济概况文物古迹人物春秋白永贞

2018-04-03 08:33:16 来源:辽阳县人民政府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学馆实行义务教育,书墨文具全部供给,塾师的薪金食宿皆由白永贞提供。他每年都用大车去辽阳城购书、墨、笔、纸等。至今还有不少人记得:当年只要上学,就有书读、有用、有笔写字……”有学生家长不想让孩子读书了,白永贞总是送去粮食,劝家长让孩子复学,讲明读书不全为功名利禄,耕田学艺都应知书达理等道理。因此,白永贞故乡马峰泡村曾一度书声琅琅,墨香缭绕。

上世纪初,白永贞在辽阳城里兴办劝学所,聘请数名学识渊博的先生,分班分级授课,比私塾馆进了一步。此后,他在奉天文学专科学校及萃生书院就职任教,并在大帅府为张学良将军讲授古典文学。白永贞大半生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造就出数百名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其中有名见经传的两位共产党员(张学思、徐寿轩)、两位爱国志士(张学良将军、白毓麟烈士)。

大帅府建成后,永贞被张作霖延聘为帅府专馆教师。许多年后,张学良在他的一份自述中对他的老师白永贞有这样一番评价:先生是一位孝廉公,曾任过知府。我虽然曾从他受教只有一年多,可是我得益不少。他对我从未有过怒颜谴责,许我行动自由放任。关于读书做人他时加劝诱指导。

19289月的一天晚上,张学良在百忙之中为白永贞摆下两桌酒席,请来了老先生的诸多好友,一道为白永贞贺寿。席间,白永贞对张学良说:汉卿,蒙你看重你我的师生之情,我并不在意这些礼仪馈赠的事情,只愿你能够爱国爱民,安定一方。张学良也十分动情地回答老师:先生放心,爱国爱民是我为政之本,学生终生不渝;尊师重道是我为人之本,学生也终生不渝。师生一席话令在场人们为之感动。随后,深明大义的白永贞又张学良道出一片肺腑之言,他说:东北军易帜,已时不我待。日本人对东三省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近百年外族入侵,屡生战乱,百姓于水火之中,国力不强,将再遭战乱之灾,甚至亡国……”说着说着,老先生声泪俱下,劝张学良以大局为重,勿计个人得失,力促东北易帜。

12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白永贞为他的学生感到欣慰。

主政东北后的张学良将军特别喜欢辽砚,一天,张学良把时任奉天通志馆馆长的白永贞请到他在大帅府的书房,让这位昔日的恩师来鉴赏他征集到的几方辽砚精品。两个人一边品茶一边把玩欣赏砚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觉文思泉涌,只听张学良信口吟哦了一句:关东山里奇宝开,白永贞本是文人,极擅诗文,见张学良兴致勃勃,便不假思索地接了两句: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张学良略加思索,珍品独秀四宝斋的收句脱口而出。一首赞美辽砚的七言绝句在两位名人的谈笑间倏忽而成,一时传为佳话。

张学良离开东北时,特地把一方辽砚赠送给他的老师作为纪念。白永贞也就是用这方辽砚研出的墨汁写出了《铁刹山志》。

白永贞在老家有一处知府宅院,但他一生中在此仅生活几年。应张作霖之聘去沈阳任教后,他在沈阳小西关租一个几间房子的小院,一住二十余年。当时,张作霖给幕僚们修建官邸,也送给白永贞一处,但他执意不住,说:值此乱世,有茅屋避风雨,我愿足矣!

后来,张学良在家塾就读,散馆后每个星期都来白住处求教,但汽车进不了胡同。张学良见老师如此寒酸,便在故宫附近置一院落,筑二层小楼,赠予老师,每每催其迁居,但都被白永贞婉言谢绝了。他的亲戚曾经搬进小楼住两天,白永贞知道了,严词训斥,要他们安贫乐苦,勿贪图奢华……”就这样,白永贞长时间雇黄包车往返奔波于大帅府、公署衙门、通志馆和小西关之间。那座小楼,直到张学良易帜入关后,才派了其他用场。九一八不抵抗,使张学良遗恨千古!他曾对白永贞信誓旦旦地说:我与日寇不共戴天,国恨家仇系于一身,将不惜牺牲一切,誓死驱逐日寇于国门之外……”白永贞告诫随张学良从军退进关内的二儿子说:不驱除日寇,无需见东北父老……”儿子寄回家书表示:战阵无勇非孝也,宁肯马革裹尸亦不遭亡国之恨,即战死,于国于家无遗憾焉……”白永贞见信,颇感欣慰,他说:生儿如斯,至也。 ”19333月,白永贞爱子在抗日战场上阵亡;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被XXX幽禁,白永贞无限悲愤。

白永贞在家乡曾经收藏着两乘蓝顶轿子和两支黄绫大伞(旧时称万民伞),伞的周围钉满彩色绸缎条子,上写有爱民如子清正廉明正大光明等等。轿子和万民伞是白永贞任海龙知府时,老百姓赠给他的。可惜,这两件物品在安葬白永贞时都焚于墓前了。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在硝烟未散的19日夜晚,关东军将住在城内的白永贞去。袁金铠、于芷山等人也被日本人叫去。次日,日本人贴出成立奉天地方治安维持会的布告,会长是日本关东军的本庄繁,被请去的几个中国人是副会长,包括白永贞。白永贞从日本人那里回来便闭门谢客。袁金铠几次催其就职并劝他说:你如此下去,日本人不会罢休。白永贞说:洁老(袁金铠字洁珊),我与你私谊虽厚,但人各有志,国土沦陷,我痛不欲生,何惜一死?见此情景,袁金铠只好说:佩翁,我知道,士不可夺其志,你能不能继修《奉天通志》,以应付日方?白永贞思忖再三说:此虽下策,我可以一试!此后两年中,白永贞便继续编修《奉天通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在硝烟未散的19日夜晚,关东军将住在城内的白永贞去。袁金铠、于芷山等人也被日本人叫去。次日,日本人贴出成立奉天地方治安维持会的布告,会长是日本关东军的本庄繁,被请去的几个中国人是副会长,包括白永贞。白永贞从日本人那里回来便闭门谢客。袁金铠几次催其就职并劝他说:你如此下去,日本人不会罢休。白永贞说:洁老(袁金铠字洁珊),我与你私谊虽厚,但人各有志,国土沦陷,我痛不欲生,何惜一死?见此情景,袁金铠只好说:佩翁,我知道,士不可夺其志,你能不能继修《奉天通志》,以应付日方?白永贞思忖再三说:此虽下策,我可以一试!此后两年中,白永贞便继续编修《奉天通志》。

溥仪在做伪满洲国皇帝之前,拟设所谓的八大部,指使一心复辟帝制的郑孝胥去各处网罗人才。郑孝胥和白永贞有同科之谊,但白永贞还是让他吃了闭门羹。一次,郑孝胥约后来当了伪满洲国大臣的袁金铠、孙其昌、于芷山等同访,把白永贞堵在家里。郑孝胥劝白永贞出任文教大臣。白永贞说:时光流逝,历史难再,民国20年,复辟帝制难得人心,我虽愚钝,审时度势,此官难为,恕不从命……”此时,于芷山以同乡之谊出面圆场。白永贞冷冷地回敬说:你为官,我修史,道不同不与谋,祝君官运亨通,多多珍重,勿失卿性命!于芷山羞恼而去,此后,无颜再登白永贞的家门。

为免再被骚扰,年近七旬的白永贞离家出走,去本溪铁刹山与浮云为伴。在暮鼓晨钟中,隐居深山著《九顶铁刹山志》,直到1937年他回到沈阳道德会。此时的生活内容主要是读书写字,老先生空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洁身自好而已!《九顶铁刹山志》193712成书,共10卷,12万言,是东北最早的山川志之一。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弘扬了道教龙门派的道统,为九顶铁刹山道教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于它正本清源,使九顶铁刹山成为名符其实的东北道教的本山。白永贞为一代名士,又担任过要职,由名家为名山纂修志书,使九顶铁刹山声名远播,位列辽宁四大名山之一,堪称是对关东文化的一大贡献。《九顶铁刹山志》最为精彩处,是辽海名家白永贞、李维桢、王紫佐、庆升等人的咏赞诗篇。辽东半壁万峰连,长白高欲插青天,奔赴南下四百里,山川如龙走蜿蜒,尔腾空一昂首,九顶陡绝矗云端等句,读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歌颂铁刹山的一首《七律》上写道:天然形胜擅辽东,九顶巍峨矗碧空。瑞气夕瞻金母岭,祥光朝射玉皇宫。山前河水萦衣带,洞外天桥落彩虹。信是乾坤钟毓厚,寻仙何事问衡嵩。写出了九顶铁刹山的非凡气象,并将铁刹山与南岳衡山、中岳嵩山相比,无疑提高了铁刹山的知名度。

19442月中旬的一天,白永贞把印章、记事簿等物品装进箱子,贴上封条并嘱咐家人说:吾将走矣!死后送吾回故里,停放于宗祠,吾不甘葬于污垢之地,国土收复后,大祭大。此可谓:待到驱除日寇时,家祭勿忘告乃翁” 222日,77岁的白永贞满含悲愤与遗恨,凄凉地离开人世。

悠悠岁月,斗转星移,白永贞的学识与美德,值得后人铭记与追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