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2020-03-03 10:15:10 来源:桃城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日,桃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对全麦田进行了田间苗情考察,认真分析了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土壤墒情和病虫草情,在综合考虑冬前小麦长势与气象条件基础上,提出以下春季技术管理建议。

加强早春锄划镇压,增温保墒。针对土壤裂缝较多麦田,墒情较差及耕作粗放的麦田,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机械镇压,破除板结,弥合裂缝,粉碎坷垃,踏实土壤。锄划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灭草等效果,特别是苗情较差、个体偏弱麦田,各地应把锄划作为早春管理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力争从表土层化冻2厘米开始,拔节前锄划1-2次,第一次要适当浅些,以防止伤根和寒流冻害,随着气温升高锄划再加深,以利于根系下扎。镇压要和锄划结合起来,一般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作用。

因苗施策,科学追肥浇水。由于小麦播期相差较大,苗情复杂,既有壮苗又有弱苗,同时有表墒底墒较好和表墒欠缺及干旱严重麦田,今春水肥管理要适当拉开战线,分类管理十分必要,尤其第一次肥水管理要因地因墒因苗进行,确忌盲目提早浇水,造成地温低缓苗慢,不利于返青增长,出现重度干旱可适当提早浇保苗水,但要浇小水,保证浇后水及时下渗,麦田表面无积水,防止形成冰盖出现冻害。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区的麦田,力争春季只浇一水,确保节水稳产。

1、10月下旬播种的麦田,多是群体少,个体小,群体小于45万的三类麦田,如果未进行冬灌,在锄划后及时抢浇“保命水”,水量不可过大,以免降低地温,并及早追施氮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如果墒情尚可,可推迟起身期进行首次肥水管理。二水在拔节初期进行,亩施10公斤尿素。

2、10月中旬播种的麦田,是今年我区主体麦田,大部分属于二类麦田,部分属于一类麦田,要促控结合,根据墒情状况、群体大小,尽量掌握在起身中后期至拔节初期进行第一次肥水管理;对部分播后没有浇过水缺墒干旱严重的麦田在起身前浇“保命水”,确保小麦春季尽快恢复生长,到拔节后浇春季第二水,“保命水”不必追肥,拔节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公斤/亩。

3、10月上旬播种的麦田,群个体适宜,为一类麦田,大部分冬前浇过水且群体充足的壮苗,第一次肥水仍推迟到拔节期,可减少春季无效分蘖和无效水分消耗,促进分蘖“两极分化”,降低后期倒伏风险,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公斤/亩。

4、优质强筋小麦田,为保品质稳定提升,要大力推广强筋小麦保优技术,提倡春季两次肥水,氮肥后移,即在第一次肥水时,留出春季追肥量的1/3在第二次浇水时施入,可有效提高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稳定性。

绿色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春季是麦田病虫害多发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要以根茎部病害防控为重点,抓好春季病虫草害除治。冬前没有来得及杂草秋治的地块,小麦返青后根据杂草发生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化学除治、中耕除草、人工拔除等有效技术措施。根茎部土传病害防治要掌握在起身期至拔节期的最佳防治时期,结合化学除草,加喷杀菌剂,并注意加大用水量,尽可能喷到根茎部,有红蜘蛛的麦田还要加喷杀螨剂等农药进行防治。要精准用药,尽量做到绿色防控,实现减药高效。

    四及早做好防寒防倒减灾工作。春季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小麦返青后乍暖还寒,极易发生倒春寒,造成穗分化受阻,影响穗粒数,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可能安排在寒流前浇水。一旦发生冻害,及时追肥浇水,喷施叶面肥和追施速效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增加茎数,尤其对优质强筋小麦,要特别加强倒春寒的防御工作。今年肥水应用将提早,会造成基部节间加长,给倒伏造成威胁,特别是优质强筋小麦,抗倒能力相对较低,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倒伏威胁的麦田在拔节期喷施矮壮素类药剂防止倒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