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资

2011-06-20 08:00:00 来源:武安市人民政府 作者:文体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郭资是明朝洪武年间武安西马庄人,人称郭太师。

    郭资自幼聪颖,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之后屡屡升迁,由户科庶吉士(相当于现在中央部委办事员)升至都察院佥都御史,不久又升为北平最高行政长官——左布政使(从二品),深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

    北平是元代的帝王之都。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农民大起义,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朱元璋兼并了起义军陈友琼、张士诚的势力之后,在南京建立了明王朝,并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帅师北伐。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912日),徐达攻下元大都后,将大都城改名北平。为了巩固北方的守卫,防御蒙古族的南犯,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于北平为燕王。

    郭资任北平布政时,与燕王朱棣过从甚密,朱棣多次秘密召见郭资。有一次,朱棣做了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梦,梦见自己头戴孝帽,身穿孝衣,以为要出什么事,便把郭资找来解梦。郭资听了不以为凶,反以为吉。郭资惊喜地说:“大王,你要做皇帝了!”朱棣不解地问:“何以见得?”郭资说:“你看,你现在是王,头上戴孝,这不是王字加白成‘皇’字了吗?”一句话说的朱棣转忧为喜。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继位,为建文帝。当时,诸王叔均拥有重兵,建文帝深感不安,于是下令召回各地的王子,回南京为朱元璋守灵,想见机行事。燕王接到诏书后,不知如何是好,赶紧与郭资商量。

    郭资对南京的事,听到不少风言风语,想说给燕王,又不敢说。燕王看透了他的心事,让他只管听到啥说啥。郭资说:“听说,各地的王子回南京后都被杀害了,不知是真是假。”燕王听了,大吃一惊,就问郭资:“你看本王该怎么办呢?”郭资说:“你不如先以生病为名,抱病不出,私下派人去南京打探消息,如果传说是真的,咱再拿主意,如果没事,你再往南京去。”

    燕王听了郭资的话,派人去南京打听信儿,派去的人回来说:“回去的各地王子果然被杀害了。”燕王急急忙忙找到郭资,商量咋办?郭资说:“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你回去也是送死,不如反了。你让我在北平招兵买马,屯草积粮,你在前面带兵打仗,凭你的本事,不出几年一定能坐了天下。”燕王听了郭资的话,以讨佞臣为名,带领兵马直杀南京去了。这就是史书上所称的“靖难之役”。

    经过三年征战,建文四年(1402)燕兵攻入南京,燕王的侄儿惠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燕王取得了胜利,继承了皇位,是为成祖。成祖念郭资募兵安民、供给粮饷有功,提升郭资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成祖朱棣继续让郭资兼掌北平布政司事,并授命筹建北京城。

    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南京则降为陪都。

    有关筹建北京城的详细资料不曾得到,据郭资十八世孙、现年68岁的郭魁旺说,1961年他去北京时,在箭楼城门洞的东墙上还看到镶有碑记,上面明明白白地刻着:“总监工郭资”。现已荡然无存。

    身为户部尚书的郭资,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上任之初他就奏明皇上,请求放还北平、保定、永平三府的在伍者,理由是,这三府的百姓“靖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征入伍,募集粮草,守城服役,导致人民衰耗,田土荒芜,甚至户绝。因此,郭资主张将在伍者记录在册,放人回家种地,待到军情紧急时,再行征用。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但个别大臣却有非议,认为北平的驻军差遣者多,守城者少,如果放还,实缺守备。朱棣说:“守备不可缺,田地也不可荒弃,况且这些士兵都是良民,当初都是义务参军的,现在让他们回去种地也是理所当然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众臣也就无话可说。

    郭资任户部尚书时,也为家乡办过不少好事。当他看到河南百姓(武安当时属河南)由于赋税繁重,造成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时,他就想方设法,暗暗免去了河南老百姓的赋税。因此,河南百姓很快变得生活富足,吃穿有余。

    一连过了三个年头,这件事终于传到了皇上耳朵眼,皇上就把郭资宣上金殿问他:“郭爱卿,三年不见河南粮草进京,这是为何呀?”郭资不慌不忙地说:“河南有一段路百姓无法通行,臣用三年税粮疏通了河道,为百姓修建了一座七星桥,该桥工程巨大,耗资无计,故河南粮草三年未得进京”。皇上又问:“此桥有多长多宽,竟要耗费河南三年粮草?”郭资煞有介事地说:“此桥不小,南至东西两广,北至东西二湖,横跨东西两马庄。”皇上一听有“二湖”、“两广”,觉得规模一定不小,便说:“等我有机会,一定亲自到河南去看看”。

    原来郭资在免去河南的赋税以后,就命人在武安城西八里建起了一座小桥,以防不测。该桥起名叫七星桥,但并不像他描绘的那么壮观,是一座长不足三丈,宽不足八尺的单孔小石桥,结构简单,造型平常,很不引人注目。桥顶上有七个磨盘,中间一个,周围六个,组成圆形,七星桥由此得名。桥址就在团城乡东、西马庄之间的一条干河沟上。外人不知道,当地人一听就明白,“南至东西两广”,是指东广村、西广村;“北至东西二湖”,是指东湖村、西湖村,都是七星桥周围的村庄。

    过了一年,皇帝出巡南方回京时,忽然想起了河南的七星桥,就命郭资带他去看看。郭资心想:七星桥光听听还可以,要是一看,可就露馅了。郭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郭资领着皇上来到河南境内时,派人逮了一个知了藏在袖筒里,趁皇上不备,郭资突然将知了放生,知了一边叫着一边飞向高空。皇上吓了一跳,忙问郭资:“此乃何物?”郭资说:“这是我家乡的一种蝇子,名叫猛蝇,异常凶猛。”皇上又问:“猛蝇咬人不?”郭资说:“这东西可厉害了,个儿大,别说是人,就是大骡子大马也经不住咬,凸起的疙瘩比拳头还大,如果不及时医治,轻者卧床不起,重者丧生毙命。不过,过了这个季节也就没事了。”皇上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看七星桥把命丢了太不值当。忙说:“不看七星桥了,直接回京吧。”

    这件事已过去近600年了,但人们仍在怀念郭太师的大恩大德。

    据当地村民说,七星桥确实存在过,是连接东、西马庄的枢纽,也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但可惜的是1963年发大水,桥被冲垮了,后来在马庄村南又修起了国道,七星桥再没有复修,到1970年,连七星桥坍塌的石头也被人用光了。

    郭资是明初重臣,同时又是四朝元老。“居高位而不谋私,为四朝股肱之臣,全始全终,极备恩宠,为明代所鲜见。”(见《河北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他就任北平左布政使(从二品)。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又任户部尚书,兼掌北平布政司事。仁宗朱高炽时,加封他为太子太师。宣宗朱瞻基即位,又拜66岁的郭资任户部尚书,并给以“每日不必上朝”的特殊礼遇。然而,郭资为报皇恩,仍抱病坐暑办公,寒暑不避,百事亲断,最终以身殉职。宣宗为此专门罢朝,亲往吊唁,并派礼部尚书胡滢赐祭,令工部制棺营葬。追封郭资为光禄大夫(正一品)、柱国汤阴伯,谥“忠襄”。大学士杨荣为其撰写了洋洋千余言的碑文,盛赞郭资“廉洁勤奋,刚果有为……无害人贪物之心”。杨荣与郭资同朝为官三十多年,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明正德十二年(1517)都御史李充嗣命有司在武安城内为郭资建了太师祠,这时,郭资去逝已八十四年,从永乐皇帝到正德皇帝又经历了九代帝王,可见明历代帝王对郭资都宠爱有加。

    据张兰锁考证,郭太师祠原在城隍庙西,也就是现在生产资料公司大院西侧大库房,它东有城隍庙,南有内城墙及城河,西有城墙,北有诸多庙宇。清道光七年(1827),朝廷拨款在庙路街又建起了一座太师木制牌坊,因为正冲着县衙门,人们又称其为“欺衙牌坊”。太师坊在光绪年间有过重修,如今已不复存在,太师祠、太师坊毁于何年,志书也无记载。(见《武安古城觅踪》195页)

    与此同时,明正德十二年(1517),郭资的故乡西马庄村也建起了郭太师祠。太师祠位于街中心,坐北朝南,由正庭、拜庭、大门、影壁、下院五部分组成,正庭中央悬挂着太师画像,东西山墙挂着郭氏家谱,两侧摆放着銮驾。每逢过年或太师生日,后裔们便成群结队地到此祭祖。

    太师祠挂有皇上钦赐的“太师祠”竖匾,与宫廷齐名,因此,从这儿路过的大小官员,必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进太师祠拜谒。这让后裔们感到格外的荣幸。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