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大洞乡:致敬基层网格员 他们是战“疫”一线的平凡英雄

2020-02-24 00:00:00 来源:山水武宁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山水武宁新闻网讯 大洞乡位于赣鄂两省边界,全乡多处与湖北省毗邻,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自疫情发生以来,大洞乡5个行政村共16位网格员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平凡之力筑牢抗疫第一道防线。

逐户摸排的“敲门人”

大洞乡历来与湖北通婚不断,往来频繁,防疫任务极重。为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所有网格员取消假期,在仅有一只口罩的简易防护条件下,第一时间集结一线,投身到入户排查中。叶火秀今年58岁,是畈上村网格员之一,持四级残疾证,腿脚有些不便。她每天奔波,户户敲门、人人问到、一一登记,一轮询问、二轮复核、三轮确认......工作极为细致。她说:“防疫期间,排查和宣传就是最重要的事,疫情在我就在,哪怕只有一只口罩的防护,都要守好防线。”经过不断努力,大洞乡统计湖北入赣人员累计1406人,其中武汉入赣人员245人,每天观察体温及健康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置异常人员。

防疫宣传的“巡逻人”

这段时间,为了让村民们简单明了地获知防疫信息,做好自身防范,大洞乡政府及各村都积极开展防疫宣传。除上门入户以外,张贴标语、电子显示屏、流动喇叭和每日巡查等接地气的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宣传效果。鲁桥村网格员聂国金将自己的面包车变成了村里的疫情宣传专用车,车上始终绑着喇叭,喇叭里是他自己用方言录制好的宣传语。他摸排到哪,车子就跟到哪,喇叭就响到哪。他每天上午、下午至少两次在整个鲁桥村内巡逻,见到村民不戴口罩、扎堆聚集的,总要苦口婆心地劝回,让“少走动、不聚集、戴口罩、不传谣”深入人心。

为民解忧的“跑腿人”

大洞乡畈上村巷口、彭坪村邻湖北界入口罗湾和彭坪村丁家山三处设置临时交通管制卡点后,严格控制车辆及人员进出,乡内进一步戒严。彭坪村网格员叶兴发接到了许多村民的电话,纷纷反映煤气、生活物资采买不便等困难。叶兴发一一记下,当即就联系车辆和人员,办理好相关手续,将收集到的60多个空煤气罐拉到泉口镇灌气,再专人分批安全运至各村各户。粮油蔬菜等物资由村民自行联系乡内、村内商店,统一派送上门,解决村民燃眉之急。内蔡和杨塅两个位于与湖北插花位置的自然村,叶兴发则为80余户村民争取到了3600余元的辣椒、茄子、鸡蛋等免费物资,并亲自送至每家每户。他说:“特殊时期,村民着急,我也着急,若能够解决大家的问题,我义不容辞。”

公共区域的“消杀人”

因防控疫情需要,网格员们也纷纷担负起公共区域的消杀防疫任务。人手少就顶上、工作量大就扛着、顾不上气味难闻,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每天背负十几斤的消毒液,穿梭在村部、卫生室、街道、广场.....集镇新街有多家超市正常营业,县道穿街而过,即使是疫情期间,这里也是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段,岭下村网格员陈绪金看在眼里,默默担负起了这条街道及广场的日常消杀工作。他没有防护服,带上口罩,背上满满一壶消毒水,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喷洒到每一个角落。一时间,整条街充斥着浓重的消毒水味儿,有些刺鼻,但却让人觉得安心。

风雨无阻的“守卡人”

按照“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要求,大洞乡共设立3个临时交通管制卡点,并安排工作人员和各村网格员24小时轮流值守,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核查登记、测量体温,并对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坚决防范和遏制疫情扩散。巷口是通往乡外的出口,车辆较多,这里搭建了一个简易临时帐篷,里面仅有60厘米左右宽的两张折叠床,中间是烤火盆,旁边堆着方便面。春寒料峭,偶有风雪,甚是难捱。畈上村网格员叶存权已在这值守了半个多月,他年逾六十却从不叫苦,累了就眯一会儿,精神足了就继续站岗。简易桌子上是厚厚的登记本,上面详细记载着每天来往车辆的车主姓名、身份证号、车牌号、电话号码、体温、出发地及目的地,不漏一车一人。“从守卡开始,劝返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一开始压力也大。但是经过解释,很多群众也理解卡点就是给自己上保险,后面工作就顺利多了。”叶存权说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都是平凡的基层网格员,正是他们昼夜坚守,正是他们风雨兼程,筑起一道坚强防线,守护一方百姓平安。他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一切努力都有意义。(通讯员 叶恋恋)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