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村 党建三化建设绘就幸福新画卷

2020-10-17 08:00:00 来源:修水县委县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10月13日下午,记者在何市镇火石村下麦园自然村文化广场见到,该村十四组66岁老党员张春花带领20余名村民正在学跳广场舞,大家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今年以来,何市镇火石村深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党建“三化”建设,多措并举高质量构建党群服务阵地平台。通过抓阵地强功能、抓队伍强责任、抓经济促发展,有效提升党员队伍活力,激发组织战斗力,实现便民服务有速度、为民举措有力度、惠民产业有温度。

坚持标准化,实现便民服务有速度。在火石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许国淼在村干部的指导下扫二维码,线上解决社保卡激活,而以往这样的业务需要到镇上办理。该村将服务党员群众作为“三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通过标准化建设,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整合4大类20多项服务事项,还免费提供打印复印、应急充电、无线上网、老花镜等贴心服务。“残疾证的办理,农保认证,医疗报销等代办服务,以前要到乡镇、县里办理,现在村里有了一站窗口,办事不出村,很方便。”许国淼说。今年以来,火石村全面打造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村级硬件设施,打造集党员活动、村民理事、代表议事、远程教育、科技培训等多元化会议室。进一步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丰富活动开展,强化制度执行,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行。通过实行党员分类管理、设岗定责,全村3个党小组78名党员以党员连心服务队为载体活跃在村里各项工作中。党员示范带头成立文艺活动队伍,设立少儿服务站,创办幸福食堂,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坚持规范化,实现为民举措有力度。10月13日中午,在火石村幸福院,32名10月份出生的老人集体生日。这个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多名,其中四分之一是留守老人,今年来,每个月村里都组织当月出生的老人集体庆祝生日。“平时我们老年人就在这里聊天、打牌、下棋、写字,每个月在这里过集体生日,我们过得很开心。”60多岁的老党员刘成长说。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该村着重从党员队伍建设、组织活动、运行机制、服务群众、工作任务、党建责任等六方面入手,以强化制度执行,全面推动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行,使党员更活、组织更强,群众身边的揪心事、烦心事顺利破解,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火石村古窑文化历史悠久,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和周边乡镇影响较大。在秀美乡村建设点建设过程中,党员和村民要求传承挖掘、提升打造古窑文化的呼声很高,村委会顺应党员群众呼声,对古窑文化进行挖掘打造,恢复长60米的古窑,建成200平方米的古窑展示厅, “村委会为我们做了一件实事、好事,让几百年的古窑传统文化,成了我们村的亮点和看点。”84岁村民刘东荣说。

坚持信息化,惠民产业有温度。在火石村120亩蔬菜基地,记者见到,工人师傅正在进行大棚施工。该基地是火石村今年引入万福集团投资建设的,建成后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打造放心农副产品。基地还通过”一领办三参与“的形式带动农户53户,其中有贫困户16户,将于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可进一步帮助提升群众受益、巩固脱贫成效。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信息化建设平台,成功创建“党建+精准扶贫”示范基地7个,有效带动82户贫困户长效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截至目前,火石村已形成莲子、果桑、水果、茶叶等产业布局,预计今年底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

  “通过深入推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火石村干群干事氛围更加浓厚,各项建设更加规范标准。下一步,我村将以实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三化’建设力度,全力开展村庄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造生态宜居的人文火石。”火石村党支部书记刘秋燕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