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不离不弃 患难与共

2018-02-13 09:56:4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黄红梅的婆婆年轻时药物中毒耳朵失聪且体弱多病;1998年公公因病毒性脑炎导致下肢瘫痪、言语不清不能自理。1998年对黄红梅来说是困难的一年。那一年,为鼓励下岗的丈夫自谋职业,刚向亲朋好友筹资及向银行贷款买了运输车开始长途货运,女儿出生不到2岁,小叔子在西藏当兵,家中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公公一病,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又要到医院照料年迈的公公,同时刚买了车欠了一身的债,还得筹钱给公公冶疗,还不能让在外的丈夫和小叔子分心,精神和体力严重透支。但她积极面对,始终给公公以最好的照料。公公出院后,回到乡下家中休养(当时经济条件很差,一家挤在一个单间)。平时将女儿带在身边上班,休息日则采购必用品骑单车到乡下与婆婆一起照顾公公,直到2009年公公去世。公公走后不到一年,她又到省人民医院服侍因心脏病做手术的婆婆。十一年间,只要公公或婆婆有什么不舒服,她都及时请车请人将二老接到医院治疗或是请医生到家中就症。婆婆耳聋,每次和婆婆交流都要耐心地边说边比划,一遍不行两遍三遍,直到婆婆明白意思,从未给婆婆脸色看。

  对病重的丈夫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

  2003年起,黄红梅的丈夫经常感冒,血压一直升高。2006年在一附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从那一刻起,一有空,黄红梅便通过电话、网络四处寻医问药。丈夫得卧床休养,运输车交由小叔子打理,不料没多久在家门口发生了交通事故。丈夫因身体原因不能激动、不能劳累,不便出面处理善后。她便一边照顾病中的丈夫,一边安抚死者家属积极与对方商讨赔偿事宜,凭着自己的坚强、真诚妥善处理了此事。丈夫的病情却逐渐恶化。保守治疗已不行。2007年12月,丈夫肺部感染被紧急送进人民医院开始两天一次的血液透析,但效果不明显。丈夫吃不下、睡不着,整日的咳,为了让丈夫好受点,一听到咳,她就替丈夫拍背。那段时间,她和丈夫一样都瘦成了皮包骨。经过半个月的治疗,丈夫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医生建议换肾。换肾得有肾源,她想捐可她俩的血型不相配,无法达成心愿。丈夫的情况已经不起等待。经过多方咨询,亲属活体移植效果最好且对捐肾者身体影响很小。于是她便将丈夫的姐弟召集到医院开了个家庭会。大姐念及她们平日里的好,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同意捐肾给丈夫。2008年3月6日在上海长征医院肾移植中心手术顺利完成效果非常的好。一个半月后,丈夫回到家中休养,开始了终生的抗排斥抗感染治疗:每天早晚8点、9点,下午5点准时服药,有些药当地买不到,她就向上海的病友或直接向厂家求救,保证丈夫能按时按量服药;每月一次全面体检,将血样寄至上海检测血药浓度,根据主治医生的指导调整药量、饮食。久病成医,在她的精心调养下,丈夫的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内,同时,她还将她护理的心得及时向其他病友反馈,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所经历的一切,她一直怀有平和、感恩的心,比起“5、12”地震中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人来说,她们是幸运的。所以“5、12”第二天,她和丈夫到民政局将女儿班上的捐款转捐给了灾区,自己也捐了一百元,虽然很少,但也尽了一份绵簿之力;每每听到有同事朋友住院或面临困难时,她都会去看望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因为她曾经经历过。在上海期间医院不允许晚上陪护,为了省钱,她到郊区哥哥处住,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做自己吃的打包带中午的,并烧好给丈夫和大姐的营养汤,坐班车、乘地铁辗转3个多小时到医院,晚上又坐最后一班车离去。那时,她一点都不怕也不觉得累。多年精力的透支,她得了甲状腺瘤,丈夫病情稳定后,她才在人民医院切除了甲状腺瘤。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