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地球的生命信息库

2008-05-07 08:00:00 来源:榆社县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化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气候和地质因素。榆社的新生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信息,特别是含有非常丰富且极具科学价值的哺乳动物化石,成为中国重要的珍贵地质遗迹分布区,在生物进化、地球环境演化、地层学、沉积学、古气候、古地理及古人类研究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不可估量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种类繁多,结构完整,现发掘的包括7个目、17个科、数百种。著名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贾兰坡曾撰文指出:“远从三十年代起,榆社就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的化石宝库。”可以说,榆社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化石,都蕴藏着史前地球上纷繁异杂的生命信息。

  榆社化石从被发现,到被研究,走过的是一条由黑暗到光明、由漂泊颠沛到华堂锦服的曲折路程。

  化石,在榆社被乡民称作龙骨。龙骨在榆社早有发现,但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除医者少量取之用作止血安神之外,竟再也没有人知道它还有什么奇妙绝道之处。在上世纪初,榆社潭村药商乔六福在贩运本地所产中药材的同时,开始将龙骨作为中药微利贩至上海药行。1918年初冬的一天,一位蓝眼高鼻的外国人,在上海一家药店偶然发现了一枚即将被店员锤为粉齑的角状化石。就在这一刹那间,这对碧蓝的眼球忽然闪出灼人的惊喜,口中连呼“上帝”,竟一头扑在了那枚将作“刀下之鬼”的精美化石上。他就是来自瑞典的古生物学家安德森。半个月后,安德森终以传教士的身份,一路跋山涉水寻到了太行山上浊漳河源的榆社县。榆社果真遍地龙骨,仅仅二十天,安德森便满载而归。之后,又有法国人德日进、美国人弗里克、瑞典人常新富(中国名)等众多的外籍古生物学家相继涌入榆社,雇用专人大肆收集化石,其中,尤以首任北疆博物院(今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院长的法国神父桑志华于1934年间的收集活动影响最大。他们的活动,直接引发了榆社民间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龙骨挖掘热,持续时间前后长达10年之久。其时,贫瘠而憨实的乡民,多以求得聊以为生的几枚铜板而于荒山野川奔走相劳,踊跃钁获。也正是在这十年间,大批精美绝伦的榆社化石背井离乡,走出太行,经天津口岸而远走美国和西欧诸国。时至今日,在美国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尚藏有500余件榆社化石。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期间,北疆博物院也断断续续地将近2000件榆社化石“挽留”在了国门之内,并使它们成为今天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对榆社化石的科考研究,其实是与其被大量挖掘和外流同步而起的。除过以上提到的那几个外籍专业人士之外,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地质调查所的刘师固、杨钟健等也都有专门的科考著述刊发问世。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榆社化石的研究更为重视。1956年,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专程来榆考察,在其前后,中科院及前苏联等多家科研人员进驻榆社,探究化石。1961年,国务院将榆社全境列为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从此,榆社为全人类守护着的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开始以一种更为雄宏庄重的仪态为世人瞩目。

  1983年,国内首家、也是我国目前惟一的县级化石博物馆——榆社县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开馆迎宾。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先后有贾兰坡、邱占祥、戴福德、克拉克、肯吉莲等一大批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法国、荷兰、英国、巴基斯坦等国的著名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来到榆社,对榆社化石进行详查细考,并把榆社盆地列为地球新第三纪标准剖面,以此作为今后全世界研究古气候、古生物、地层的标准参照。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榆社盆地遗存的距今约600—100万年间新生代中新世末至更新世初的大量古生物化石,填补了长期以来世界地质史上存在的真空时段,具有“承上启下性”、“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今,正值地球气候普遍升温变暖、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种种责难之际,榆社更为全人类提供了一面反映地球之昨日的直观镜,在研究地球和人类之未来的学术价值上显得更为弥足珍贵。榆社,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为全人类而守护着的一座珍贵的史前地球生命信息库。

  毫无疑问,榆社化石的知名度在与日俱增,榆社县委、政府对此更是情有独钟,近年来,不但极力招徕各方专家学者,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究,而且投入几百万资金,重新改建化石博物馆,让榆社化石连同诸多的榆社古文化珍品一同登堂入室、笑迎宾朋。

  其实,就榆社化石而造就的榆社化石文化而言,单纯把榆社化石的卓越之处定位在药用和学术的范畴显然是有失周详的。榆社化石形态各异,巨细不一,粗观其表,多黝黑粗砺,似山野田夫;细析其质,或紫或黑,或白或赤,色泽深沉,温婉圆润,有如处子之态、琼玉之美。也许,对化石之观赏价值的研究和开发,也将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