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概况

2018-03-01 08:00:00 来源:赞皇县政府 作者:赞皇县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赞皇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省会石家庄西南部,是山区县、老区县、千年古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互联网+扶贫试点县。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7乡4镇, 212个行政村,27万人口。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181.5万亩),其中山场面积115万亩,地貌格局大体是“七山二滩一分田”。
赞皇历史悠久。根据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万坡顶遗址(县城西0.5公里)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在赞皇县这片土地上,并开始打制石器,烧制陶器,进行农牧业的开发活动,并逐渐形成部落,其后逐渐发展为村庄。春秋时期,赞皇地域曾属鲜虞国和晋国,战国时又先后属中山国和赵国,晋为常山国房子县地。境内有山名赞,相传周穆王讨逆战胜于此,封为赞皇山。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县时,以山谓县称,故为赞皇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在革命战争年代,赞皇是冀西特委、太行一地委和太行一分区司令部所在地,邓小平、陈锡联、秦基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有2000多名烈士为国捐躯,享有“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
赞皇人杰地灵。唐代出过李峤、李吉甫、李绛、李珏、李固言、李德裕6位宰相,功业、文章显赫一时。其中,最著名的是李吉甫、李德裕父子宰相。李峤还是初唐著名文学家,为“文章四友”之一。近代,赞皇涌现了“我国第一任核司令”张蕴钰将军,中国“坦克之父”王运丰教授……。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诗文、论著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他们的精神风范也已变成鼓舞全县人民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
赞皇资源丰富。是“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赞皇大枣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和全国首批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市第一,是“河北最绿的地方”之一。以赞皇大枣、核桃、樱桃、板栗为重点的经济林达90万亩。赞皇金丝大枣是枣品种中惟一的自然三倍体,素有“七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称。赞皇大枣在1956年全国长沙枣评会上被评为大枣之冠,曾荣获昆明世博会金奖、全国农博会名牌产品等多项桂冠。以嶂石岩、棋盘山等国家级4A景区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嶂石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世所罕见,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嶂石岩地貌与张家界地貌、丹霞地貌并称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县内1100多条沟、2座中型水库、62座小型水库以及窦家寨、天台山、五马山、许亭唐相故里等景区景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赞皇交通便利。西靠八百里太行,山川隽秀,槐河、济河东西贯通,钟灵毓秀。东接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进退皆便,是为历代兵家要冲之地。赞皇距首都北京约30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33公里,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20公里,随着京赞公路、红旗大街南延的开通及平赞高速的加快建设,赞皇的路网结构日趋完善,交通瓶颈得到有效破除,已经进入省会半小时交通圈,首都1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理念,把深化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不断加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深化旅游兴县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建设“生态强县、大美赞皇”,走出一条符合县情的绿色发展之路。2016年,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02亿元,增长2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5亿元,增长14.3%。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7.8亿元,增长6.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302元、5729元,增长8.1%、1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8亿元,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8亿元,增长11.4%。
2017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3亿元,增长6%。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38.5%,增速位居全市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亿元,同比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亿元,增长11.2%,增速位居全市第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亿元,增长12.3%,增速位居全市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2.8亿元,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815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878元,增长12.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