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县基本礼仪:具有坝上民族风情 流传至今

2017-09-26 10:03:51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李菲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坝上人与中原人一般礼仪相同,倒是蒙人讲究多一些。进蒙古包,坐姿、举手、投足都有讲究。坝上用于旅游的蒙古包,基本的礼仪还有,比如,蒙古包东面是“里首”,西边是“外首”;进包时只能从里首进,不能从外首进;客人进包时,不能踩门槛;座位是女人在东、男人在西;东面是尊位,正北是“金地”,为一家之主的座位;蒙古族有一句格言:“不学书也要学坐”就是说这些礼仪的重要性。蒙古族把酒看作表达对客人敬重的佳品。敬酒礼仪什么时候都显得庄重热烈。敬酒前,主人都要整好衣服,将酒斟在银碗托在哈达上,客人接过酒应以右手无名指“三弹”,表示敬天、敬地、敬神灵,然后饮用。酒间一般以歌助兴。哈达是佛教传人草原后才有的。哈达是藏语音译, 在迎送、馈赠等场合中使用。哈达多以丝绸为料,有白色、浅蓝色和黄色三种。哈达长约五尺,两端有穗丝,绣有图案,献哈达一般将哈达对折,开口一方向着贵宾,略弯腰向前捧过头搭在宾客脖子上。坝上在明清前受草原民族影响,盛行歌舞、羌姆舞、摔跤、射箭、赛马。后来由于汉人大量迁入,坝上盛行“二人台”,这种由晋北、河套地区传来的剧种,在坝上演变成“东路”二人台,它节奏明快、高吭明亮。东路二人台流传于尚义、张北、沽源一带。一年一度的“庙会”则是草原佛教盛行时留下来的。因为举行大规模祭祀往往伴随物资交流,尤其是马牛羊买卖,所以到了现代,还有牧畜交易大会,百姓俗称“交流会”。(李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