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入扇来

2017-07-17 10:11:00 来源:萧山区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萧山政府网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青山绿水入扇来

  一把小小的扇子,将形态各异的山水、花鸟绘于扇面上,就成了一件艺术品。阮山虎是进化镇欢潭村的农民画家,他的拿手绝活是:不仅能够动手做扇子,还能在扇面上作画。

  扇子原本是一种实用性的东西,经画家一画即变成高雅的艺术品。阮山虎的扇面画,把家乡的青山绿水画上了扇面,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慈父引入书画“殿堂”

  说起阮山虎作扇面画的源起,他提到了自己的父亲。

  他的父亲阮未青是位教书先生,热爱文学,笔耕不辍。1960年,他的父亲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一分田》后,得到了乡亲的钦佩,同时还获得了“农民作家”的称号。

  阮老先生喜欢作画,时常在家中摆开纸笔,泼墨挥毫。阮山虎说,那个时候见父亲在简易的台子上,用五颜六色的笔,画出七彩缤纷的图画,心中也感到异常的快乐。

  上学后,父亲给阮山虎定下规矩,每天早晨必须写上一幅毛笔字才能上学。用旧报纸折成方格,这就是阮山虎的宣纸,一本《为人民服务》,就是阮山虎的字帖。

  在阮老先生的督促与不厌其烦的示范下,阮山虎在小学和中学期间,在大大小小的毛笔字比赛中,可没少拿奖,是个“得奖专业户”。

  与扇子的不解之缘中学毕业后,阮山虎进入本地一个工艺厂,随民间画师学画画。阮山虎不仅全心全意地钻研作画,心也特别活络,他意识到仅靠画师传授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上杭州看画展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为了观看柳浪闻莺聚景园内的现场书画活动,阮山虎看着看着,全然忘记了时间,也忘记自己离家很远。没有交通工具回家的他,只能在西湖边的长凳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一晚。吸取教训的阮山虎后来改为骑自行车奔杭城,这百来里路程,可得花上一天才能打个来回。回到家已是半夜时分,筋疲力尽的阮山虎精神上却倍感富足。

  1982年,21岁的阮山虎被临浦的一家挂扇厂录取,成为一名职业画师,也开始了与扇子的“不解之缘”。

  扇面画不同于一般卷轴画,画家必须依扇形来构图,因扇有折痕之故,用笔运墨和敷色相对于平整的卷轴画要困难些,而且裱糊过的纸质发生变化,不易达到写意卷轴画那种浸润和明显笔痕的特殊效果。那时,阮山虎画过的最小扇面画仅4至5寸,最大的扇子展开有5米,全程都是趴在上面作画。黑面、金面、白面、牛皮纸、仿古宣等,不管什么材料,他都得心应手。

  画山画水画花鸟,这一画就是10年。当时扇子的销路非常好,阮山虎渐渐不满足于仅仅专攻扇面画,他开始了摸索怎么才能做成一把扇子,不断实践,利用尺、圆规计算出比例。他总结出做扇面包括切纸、衬条、裱面等25道工序,扇骨制作包括砍竹、劈竹、浸水等等。

  就这样,阮山虎既会制作挂扇,又会作画,因此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订单源源不断,来自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也不少。

  家乡山水皆入画

  进化镇山清水秀,风景绮丽。阮山虎在画遍了山山水水后,猛然发现最亲最近的家乡山水最是美丽动人。

  于是他开始走进“进化十二景”:大岩山、洪井清泉、青化书屋、欢潭澄碧等,把家乡的美景和家门口的秀丽风光,画上了扇面。一画一世界,画中的家乡山水让阮山虎充满自豪。他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扇面画,看到家乡的青山秀水。

  为了不让自己的手艺失传,阮山虎这些年也带过几个徒弟。他说,在进化镇,以前和他一样画扇面画的人还有好几个,不过现在许多人都转行了,他希望还有年轻人能够喜欢这门艺术,和他一起来描绘进化美好的山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