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市十大信用典型案例发布

2019-12-23 09:53:00 来源:义乌市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规则义乌,义行天下。近期,市执法局发布2019年全市十大信用典型案例,以案说德、以案说责、以案说信。从内容来看,这些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

  因信用等级被“差别对待”

  6月中旬,因促销需要申请经营性临时占道,我市某手机经营店负责人在浙江政务服务网进行注册并提交了申请。没想到,当时就收到了许可短信。原来,接到该手机店提交的申请后,执法局工作人员发现对方的信用等级为A级,可以享受告知承诺,于是当即审核通过。

  今年以来,执法局利用“互联网+信用”,在审批上网的同时,与信用对接。对信用良好的单位,在相关政策上予以优先支持,在申请审批中简化程序、优先办理,允许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搭上“审批直通车”。反之,信用不好的企业、店家,受到的待遇也就不一样了。

  在廿三里街道经营水果店的刘某,同样因促销需要申请经营性临时占道。本以为会跟以往一样很快审批通过,不料没多久,执法局廿三里大队执法队员就到他店里进行临时占道审批现场核查。原来,刘某在上一次进行经营性临时占道时未履行承诺事项,该行为被执法队员检查发现后,第一时间对接到市信用体系平台中,作为不良信息扣除相应信用积分。同时,根据相关规定,执法部门将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在行政审批中不再允许信用承诺,不再享受简化程序、优先办理、容缺受理等内容。

  随着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联合惩戒措施的完善,失信者将面临“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境地。失信个人或单位,无论是银行贷款、行政审批,还是资质认定、招标投标等,都将受到限制。相关统计表明,今年以来执法局已实施信用惩戒7455起,涉及城市管理、共享单车、违建等多个领域。

  违规操作导致“因小失大”

  这两年,我市一直在大力倡导文明骑停,但仍有少数人不把规则当一回事,也因此吃到了“苦头”。今年以来,义乌市共有1669人因不文明骑停,被拉入共享单车“限骑”黑名单。除被封停账号外,不文明使用共享单车的当事人还因不文明行为被扣除相应个人信用分。

  不要以为信用分没啥用,到了关键时候,其负面影响就体现出来了。十大案例中,在义乌经商的江西籍男子王某,因去年被执法局处罚扣掉相应个人信用分,再加上其他行为失分,导致个人信用等级降级,办理ETC时信用卡申领被拒;廿三里某企业主被村里推荐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但最终落选了,原因是之前他曾因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被立案查处,并失去了相应信用分。

  需要指出的是,《义乌市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从今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在满足相关条件下,可以进行信用修复。

  “这是我们公司的信用修复申请,请帮忙审核。”日前,浙江某公路建设公司负责人向执法局义亭大队提交了信用修复申请材料。根据暂行办法规定,鉴于该公司对行政处罚明确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已履行完毕,社会不良影响基本消除,自不良信息认定之日起修复期限已满1年以上,且未产生新的记入信用档案的同类不良信息,同时积极参与信用修复活动,执法局通过初步审核,向上级部门提交了其信用修复确认书。相关信用工作机构收到确认书后,将对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确认修复的不良信息予以标注,原被认定的不良信息可不再作为负面信息使用。(林晓燕)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