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散落民间的调腔传统曲牌有望重放异彩

2022-03-23 14:39:06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黄婉晶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浙江在线-新昌新闻网讯(记者 黄婉晶)“李白刘阮能畅饮,酒醉放狂……”3月16日,回山镇雅里村文化礼堂内,老艺人杨江新、赵新道、赵显浩、杨国良、杨燕明、王月燕慷慨放歌。当日骄阳似火,最高气温达到29摄氏度,老艺人们的热情却比天上的太阳还要火热。县调腔剧团工作人员在一旁忙着录音录像,团里的演员、乐师们听着乡村艺人原汁原味的高亢唱腔,不由得击节赞叹:“太精彩了,太精彩了!”

  寻访这些老艺人,留下影像录音资料,源于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起的传统戏曲曲牌抢救工程。在宋元南戏里,有许多曲牌,如《西江月》《浪淘沙》《一枝花》……每个曲牌都代表着一支曲调,古代的勾栏艺人,依照曲牌即可按音律歌唱。古代没有录音影像记载,历经几百年历史浮沉,已难以得知古人当年的演出盛况。不过,仍有一些鲜见的濒危剧种,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古代曲牌,我县的本土剧种新昌调腔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从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了解到,调腔唱词严谨,曲牌丰富,如今尚存传统曲牌三百六十多只,分“套曲”和“只曲”两大类,个别曲牌中还能找到唐、宋时期古典歌舞“踏歌”和“转踏”的遗响。从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我县已陆续记录、抢救了一批曲牌,并在日常演出中加以完善、运用。不过,由于调腔存在许多流派,各派艺人掌握的曲牌也不尽相同,仍有不少珍稀曲牌散落在民间。随着老一代艺人慢慢离去,这些曲牌面临着流失风险,迫切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

  寻访到雅里班,既是幸运,又属必然。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主任王莺告诉记者,她生长在回山脚下,自幼听村里的老艺人唱调腔,此次抢救传统曲牌工作开始以来,她第一个就想到了回山,托了不少亲朋好友挨村寻访,最终在雅里村找到了这六位老艺人。“他们一开嗓,我就知道来对了,就是这个味道。”

  民间唱班的艺术传承,主要靠老艺人口传心授,师父唱一句,徒弟学一句,这样的传承方式保留了唱腔的浓厚韵味,代代相传不移根本,但是传承人断档、剧种失传的风险也因此上升。“我们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年轻一辈都不愿意学这些,再过几年我们唱不动了,就真的后继无人了,能帮我们记录下来,真的太难得,也很有意义。”面对县调腔剧团的工作人员,老艺人们显得很激动,连唱了《西江月》《浪淘沙》等多支曲牌。演唱之余,他们还向工作人员展示了唱班一代代传下来的手抄宝卷,这些珍贵的资料也被一一拍照记录。

  王莺告诉记者,过段时间,我县将组织这几位老艺人进行现场录制,所抢救的曲牌将以数字化手段录入全省传统剧种曲牌库。他们也还将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寻访尚能演唱散失调腔曲牌的艺人,抢救更多的曲牌,不断丰富调腔音乐,并积极开展艺术形态、剧种声腔等专业领域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批被发掘抢救的古曲牌就会被运用到调腔原创剧目中,焕发新生,源远流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