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精打细算铺就美丽致富路

2021-04-30 14:39:55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傅静之 杨基 郑英姿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新(改)建211公里农村公路,城乡美景串联成线,美丽乡村展现勃勃生机;特色生鲜飞向全国各地,漂洋过海远销海外;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梦,走上致富路……

  2018年以来,三门县举全县之力进行“四好农村路”建设,尤其在经费捉襟见肘的常态下,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的管理和养护,全力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并于日前成功获评第四批浙江“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助力乡村振兴

  精品环线构建旅游大格局

  亭旁红色革命基地、中门梯田、浙东第一玻璃天桥、东屏古镇、潘家小镇、草韵白溪、健跳港……车行横渡四色精品环线,三门在这条长达74公里的环线内,不仅融入各种人文景观,还把红色亭旁之旅、绿色湫水峡谷、古色横渡乡村、蓝色渔业园区全部融入其中,形成了“美丽公路+全域旅游”的模式,为沿线农村的红色研学、乡村旅游、农林牧渔等特色产业发展送去了一车车游客的同时,构建起“快进慢游”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交通风景道就像一个窗口,可以把乡村、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之美直接展示给游人。近年来,三门通过九大交通风景道建设,倾力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的“漫游”交通网络,强调在“行”的同时赋予其游的体验,多功能、重特色、出亮点,一个满足游客旅游体验的“漫游”交通网络日渐成形。

  打造74公里公路旅游精品环和10公里环笔架山“船帮里”最美渔村环,带动全域旅游和产业发展;蛇宁线建成通车,改善蛇蟠岛对外交通条件,打通三门与宁海的快速通道;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新增农客公交85辆;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点250个……

  这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三门巧借“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春风、扬帆乡村振兴新蓝海进入“加速期”:补齐小海鲜产业短板,拓宽销售渠道;将农村公路网布局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不断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体系;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在被称为“海上畲乡”的涛头村,该村90%以上的村民从事海水养殖,全村已形成完整的养殖产业链,年产值超2亿元,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

  小投入大效益

  数字化改革赋能科学管养

  去年冬天,浙江各地都出现了罕见的低温天气。去年底,三门县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平台曾接到一条预警信息,显示“狮白线枧头路面积雪严重”。当地交通部门迅速响应,根据平台内提供的温度预警、视频监控和车流量统计等数据,精准选择封道点位,并在第一时间联合县交警大队对狮白线、亭流线两条道路的相关路段进行封道,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

  农路公路建好了,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科学、高效地管养,将“小投入大效益”的理念贯穿到“四好农村路”的后期管护中去,也很关键。当地将有限的资金依托创新管养数字化改革和创新养护市场化改革两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科学化分配、高效化利用。如“农村公路智慧管养平台”的设立,就借助五网合一、电子地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突破传统人工管养模式,运用人工智能模块动态分析农村公路不同的车流量、人流量、温度、雨量等要素,提前安排、配置养护人员,指导养护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实现了养护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1号路长制”、五级路长全覆盖等制度的实施下,县域内10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实现了“路路有人管”;“农村公路财产保险+服务”模式,利用天气预警、出行提醒、危险即时反馈等手段,提高事前预防能力,减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一项项注重实效的创新制度与举措接连落地,也让一条条“通村入户”的美丽公路能够长久保持“洁齐平绿”的好状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