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霞 杨素梅] 走进古城鸡鸣驿

2015-01-21 08:00:00 来源:涿鹿县人民政府 作者:政府办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胡美霞  杨素梅

 

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邮驿鸡鸣驿城,就在涿鹿与怀来临界处,剑戟般的孤峰鸡鸣山下。涿鹿开往北京的车从古驿北城墙下开过,都能看到雄伟的北墙与墙上高耸的城楼,看到城墙下的老黑火车头与两节绿色老车厢,以此纪念从城边经过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即京张铁路,就是因为有了铁路与公路的商道,这里才结束了驿城跑马送信的战乱生涯。

 

这座曾被绘在邮票上的古驿城,一度随着信件在天下流传,让世界欣赏。鸡鸣驿城是张家口境内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处古文化名城。其巍然屹立的高大城墙,城内一座座明清古建筑,及慈禧居住过的贺家大院传奇,风采韵味大可与山西平遥相媲美。近年来重新修葺,城墙城门城楼全部恢复如初,东西两座大门参天凌云,远道来的游客三五成群,走在宽展的古城石头老街旧巷中,走在灰砖灰瓦的古驿承署与马号、驿学、戏楼、寺庙等古建群落中,深深体悟到“野草侵古道”、“春城草木深”的古韵,感受着京城古道边古城内人们静谧的悠闲时光,别有一番情趣。

 

买一套明信片,上面这样介绍——

 

“鸡鸣驿城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路上开辟驿路,设置驿赤,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承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庙寺。

 

城墙周长1891.8米,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内原有马号两座,一民一官,西号与大号,城北部,面积上万平米,四周建有围墙,门前设有高大影壁,气派非凡。

 

城内有财神庙,悬挂着“异姓同心”的匾额,桃园三结义同心说与财宝人人向往两层含义。普渡寺,供奉普贤、观世音、文殊菩萨骑兽像坐像,东西两墙上绘着十八罗汉,西游记全本悬塑。慈悲救度众生,悬挂“慈航普渡。”指挥署,原贺家大院,清康熙三十五年前为全城最高宫事指挥长驻扎之地。1900年,慈与光绪皇帝留宿于此。文昌宫,驿学,供奉文昌帝君,主宰文教的神灵。

 

建于清顺治8年的泰山庙,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殿内壁画仍旧清晰可见,富于层次感的绘画效果今人拍案叫绝,诙谐独特的三句子半式的说明文字堪称绝品。

 

鸡鸣驿即是凝固的文化,也是岁月的遗产,19958月,原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两枚特种邮票(古代驿站),其中一枚即为鸡鸣驿。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让人欣慰的是这里虽然刚修葺过,但是非常规范,持守了文化遗址修旧如旧的准旨,尽管看不出昔日砖石脱落的破绽。更可喜的是称谓仍全部保存原名原址,没有人为的拔高自誉,也没有空洞夸张地随意改造。足见这里人们对华夏古老文明的尊崇与对先人的敬畏。其诚实与坚守,谦卑与恭敬,承前与启后,保留着先人固有的本色与内蕴,让人看了信服,愿意一来再来。

 

买门票40元,可以持此参观文昌宫、财神庙、普济寺、指挥署博物馆等景观,观瞻大量古壁画。门口请一名导游,古城邮驿文化详情尽知。东门外停着许多外地游客的自驾车,城内游走着一群一伙的外地口音人。不少都已童颜鹤发,他们对古城知之更多,更加渴望对文化遗址的拜访与怀念。

 

城墙各个角上有一条上城墙的砖砌梯破,上去沿着城墙走一圈,只需40分钟,城内城外屋舍就一览无余。一排排民居横竖成行,一处处大院五彩缤纷。果树、菜地、花卉、秋收的黄玉米红辣椒都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羊拴在圈中,城中没有狗叫。乡间的自给自足生活,农人的满院丰收景色,清静安宁的日子,如画似诗的风情,让人无比羡慕。

 

走进鸡鸣驿城,就如时光倒流,走回元代与大明朝,走进一幅古画中。鸡鸣驿,京西一缕人类文明辉光,桑干河畔一册邮驿史专著。       

 

201410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