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创新模式走出残疾人康复就业新路径——城东区开展残疾人“就业+康复”试点工作

2021-01-15 08:00:00 来源: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残疾人就业更是民生之本,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为让我区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区残联深入基层,在城东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青海憨洗儿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青海牧仁食品有限公司、西宁市星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大龄部)开展残疾人“就业+康复”试点工作,旨在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并为其康复提供保障。

微信图片_20210115093723.jpg

此次“就业+康复”试点工作,区残联为3家辅助性就业机构打造康复训练室,配置按摩椅、太空漫步扭腰训练器、自走康复训练器、康复训练固定自行车、益智类感统训练器等康复器材和会议平板一体机、安全防滑地胶、边柜等设施设备,让残疾人在就业中锻炼、在劳动中恢复,杜绝因就业暂停康复、因劳动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成为城东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阻路石。

微信图片_20210115093712.jpg

作为落实区残联改革举措的第一步,就业中融入康复环节的“就业+康复”模式试点工作是城东区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一大亮点,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残疾人就业机构工作的一项突破和升级。今后的工作中,区残联将继续以省、市残联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为依托,以区残联改革方案为出发点,进一步狠抓落实各项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在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的同时,创新残疾人康复模式,把在医院掏钱康复模式转变为在就业点既能康复还有收入的模式,既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又能实现残疾人康复和残疾人就业工作“双赢”,切实将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空间拓展到最大。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