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简介

2018-06-21 08:00:00 来源:勐海县人民政府 作者: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地理位置】勐海县位于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邻普洱市思茅区,西北靠澜沧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6千米。从打洛口岸出境跨缅甸可达泰国,是中国从陆路到泰国的最近通道。县政府驻地景管路272号,距州府景洪45千米,距省府昆明585千米。

【地形地貌】勐海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澜沧江西岸。属西南山原地貌,高原丘陵盆地。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县内最高点在东北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5米,最低点在西南角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高差为1894.5米。有大小盆地15个,5万亩以上的盆地有勐遮、勐混、勐海、勐阿4个,其中勐遮坝子是西双版纳州内最大的坝子,面积23万亩。辖区东西最大横距为76.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为114.5千米,总面积5368平方千米。

【土壤】勐海县土壤类型多样,呈垂直分布,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7个土类,其中赤红壤、砖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属于自然土壤,赤红壤、砖红壤、红壤、黄壤4种土壤类型均为林业用地的主要土壤,水稻土、冲积土属于农业土壤。

【气候】勐海县地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多雾日,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夏秋多阴雨天气,冬春多晴朗天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被誉为“最适宜居住的真正春城”。具有三种立体气候类型:北热带气候类型、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和中亚热带气候类型。气温最冷月为1月份,最热月为5~6月份,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特点。年平均气温18.5℃,最冷月月平均气温12.2℃,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2.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5.4℃。雨量充沛,分布不均匀,年平均降雨量1319.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最小相对湿度9%。年平均日照为2088小时,年平均有霜期22天,全年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46.6%。

【植被】植被类型多样性,有季节性雨林、半常绿季雨林、石灰岩山林、暖热性针叶林、热性竹林、河漫滩灌丛、山地丘陵灌丛、禾本科草类灌丛植被类型。林业用地面积36.8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9.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0.3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生物基因库”美誉。县境内设有国家级曼稿自然保护区、纳板河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13.8万亩,保护区面积比例16.2%。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面和北面。

【矿藏】县境内有铁矿、钛砂矿、锰矿、铜矿、铅锌矿、锡矿、金矿、独居石矿、煤矿等18种矿产资源,有10种已开发用,占所发现矿种的56%。探明资源储量金20.34吨,铁矿石8000万吨,锰矿石337.06万吨,铅锌矿石18.99万吨。

【自然资源】勐海县区位优势独特,土地、森林、温泉、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71.8万亩,有5万亩以上的盆地4个。土壤类型多样性,呈垂直分布,主要分为赤红壤、砖红壤、红壤、黄壤等4种。境内沟谷纵横,河网密布,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河水多为降水补给性河流。气候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适宜动物、植物生长,珍稀动、植物较多。复杂、多样的土壤类型和立体气候促成勐海植被类型的多样性,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素有“生物基因库”美誉,是云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境内设有国家级曼稿自然保护区、纳板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3.8万亩。

【行政区划】2016年,全县辖6镇、5乡、1个农场管委会,即:勐海镇、打洛镇、勐遮镇、勐混镇、勐满镇、勐阿镇、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黎明农场管委会;乡镇下设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5个村民委员会、936个村民小组、911个自然村。农管会下设6个生产队、64个居民小组。

【人口】2016年,全县有34.32万人。其中城镇13.17万人,乡村21.15万人,全年出生4143人,出生率12.11‰;死亡人口1936人,死亡率5.66‰;自然增长人口2207人,自然增长率6.45‰。

【经济综述】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2.5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为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5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9.76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37.22亿元,增长11.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2.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047元,比上年增长6.4%。民营经济增加值41.35亿元,增长4.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4.7%。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77亿元,比上年下降8.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增值税完成7030万元,比上年增长69.2%;营业税3287万元,减39.9%;企业所得税1616万元,减53.2%。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8.0%、公共安全支出增长37.3%、教育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3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减少0.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26.5%、节能环保增153.4%、城乡社区支出增65.9%。  全县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8.56亿元,比上年增6.9%。其中糖业税(费)收入2030万元,比上年增23.0%;茶业税(费)收入1.45亿元,减41.4%。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