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时评:五大会战开创新局——论全力打好五大会战的理论依据

2018-10-08 00:00:00 来源:泾县新闻网 作者:陈林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泾县五大会战已进展一年有余,十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制定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渐化为现实。全县呈现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崛起跨越势头强劲的良好局面。

  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四个泾县”,实施“五大会战”,我认为,简单来说,县域居民身份认同的普遍理想缺位,需要党委政府发出这个声音,凝聚共识。这里所说的普遍理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地区的居民因为共同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身份认同,进而对自身群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产生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进一步表现为当地居民的群体性格,对于了解一个区域内乡民的行为准则、处世方式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而它的形成,参考的因素亦有很多。自然、人文条件的相互交织共同孕育出无可替代的精神内核,这看似脆弱,实则坚韧的不绝如缕,绵延数千年。

  细看泾县的地势走向,地处江南丘陵,属吴文化辐射圈,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这里土地细碎交通不便,黄山余脉将县内土地形成若干地理区隔,并发展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典型的“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随着各种原因而来的中原移民日渐增多,以及本地人口的增殖,这里逐渐变得地狭人稠。为了生存、或者说为了转移富裕人口,这里的乡民逐渐开启外向扩张,在外经商求活,足迹因此遍布大江南北,粗略统计历史上泾县商会分布,比如,明万历年在湖州双林建造的式好堂;康熙40年在江西南昌建造的赏溪书屋。江西吉安的辅仁堂。湖广汉口的琴溪书院等等。这些会馆就像一把标尺,清晰地丈量我县先民在历史长河的辛劳作为。

  这里本应该是一片人文积淀深厚、民风积极进取的热土,但随着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县域经济持续低迷,往昔的荣光不复存在,族群荣誉感、身份认同受到了严重打击,表现之一就是对于恢复泾县人文历史荣光的漠然,和行为约束的缺失。这不是泾县一个县独有的情况,在全国1400多个县区,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当地居民找不到与县城产生共情的历史文化因素,既有的历史遗产也因为长时间的停滞代谢,变得与今人生产生活格格不入。于是,身份认同丢失了,进取的性格因素也退化为基于血亲本能之自然伦理的社会和经济存在,少了主动创造的进取力量。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若政府仅仅以当前发展的现实厉害为鹄的,以利益驱使人,就经济发展谈经济发展。此种方式可能效率尚佳,但是无法拥有更大的历史视野,无法带来更强的精神凝聚力,无从回答人们的道德质疑,乃至无法将各种不同的力量整合起来戮力同心,泾县实现县域经济整体腾飞便缺少完整的精神内核。

  在此背景下,县委、县政府着眼于县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县情实际、集中多方智慧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实施“五大会战”。拉升标杆、明晰思路,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建设活力泾县、品质泾县、魅力泾县、幸福泾县“四个泾县”,便是重塑整个县域普遍理想积极尝试。从根本上说,政治意识需要一种主动建构秩序和愿景的精神动力。“四个泾县”是愿景,是县委、县政府给老区人民描绘对于美好生活的现实憧憬,五大会战是方法、是手段,是通向目标胜利的方法论。从内在感情上激发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与拥护,以此回溯至过往历史记忆的探究,重拾传统文化,重塑群体性格。

  细看五大会战主战场,“工业提速、旅游提质、城市提品、乡村振兴、交通建设”,直击我县县域建设最主要方面,是实现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不二法门。

  以五大会战中的“工业提速”为例,县域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和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发展程度紧密相关。工业化带动就业,就业才能直接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裕水平。所以保证基础工业在县域经济存在的比重,对于稳定地方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我县工业发展空间受限,造成经济水平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为什么工业发展空间如此重要,随着现代工业分工的精细化,即使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也不会出现品类齐全的大工业模式。这不符合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到的“劳动分工理论。随着新经济模式在全球的广泛推行,地区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效竞争力,就必须保证效率和弹性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效率很好理解,这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最主要手段。而弹性主要是指地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国家目前大力倡导的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市场需求瞬息万变,规模化的流水线商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新的市场特点。不能跟上市场的脚步,企业就会随时面临淘汰。

  基于快速适配,最大化分担市场风险的企业供应链网络存在地位这时便更为凸显。供应链网络是大量小而专的企业,专攻某种高度标准化的零件,这些企业彼此之间可以组合各种各样的相互配套关系,形成一个动态互联的集成网络。供应链若要成立,一定要有足够数量的、分工足够深的企业近乎同时成长起来;倘若专业化分工如此深的企业不能近乎同时成长起来,就谁也存活不下去。而这么多企业成长起来的一个前提要求就是,是否有足够多建设的非常好、规模很大、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到位的工业开发区已经建设,换句话说,即是否有大量近乎空白的开发区等着企业进驻。所以县委、县政府提出“县开发区新增、盘活土地800亩以上,城西园区扩容1500亩”的举措便不难理解其含义。只有这样的地方存在,供应链网络才能生长,铸造“百年南华、百亿电机”品牌,加快高效节能电机集聚基地建设的目标才能达成现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才能得到充分释放。

  以上便是笔者对于五大会战背后的理论基础一些浅见,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基层干部职工,本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天然的热爱之情。从少时一名旁观者,到现在直接参与泾县政治、经济、民生各项领域的建设者,时光匆匆数年,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城市品位面貌的日新月异。感受到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也深切体会到现代基础设施落地给我县人民带来的舒适和便利。我们这一辈年轻的干部,有幸在这样一个万象跟新、持续深化改革进程的崭新时代,在这样一个奋起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伟大时代,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见证即将到来的伟大历史,为泾县的各项工作冲锋陷阵、添砖加瓦,不辜负自己的时代使命,不违背我们当初志愿成为人民公仆的责任重托。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