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志》第六编 人 口 第三章 人口结构 第一节 性别构成 第三节 文化构成第四节 职业构成 第六节 残疾人口

2019-04-24 00:00:00 来源:网站首页-清涧县人民政府 作者:来源清涧县志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第六编 人 口   第三章 人口结构    

第一节 性别构成

    古代,人们恪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章句上》)的信条,溺弃女婴,非属罕闻,虽男儿征战屡有丧生,男性人口仍高于女性。明万历前,全县男性4503人,占总人口56.17%,女性3514人,占43.83%,性比(性比例、性别比)128.14。清顺治十八年(1661),男1512人,女1365人,分别占52.55%、47.45%,性比110.77。乾隆间,男36204人,占61.7%,女22472人,占38.1%,性比161.11。道光七年(1827),男55077人,女37829人,分别占59.28%、40.72%,性比145.59。宣统三年(1911),男71152人,占60.65%,女46168人,占39.35%,性比154.12。
    1935年,全县有男性41660人,女性37487人,分别占总人口52.64%、47.36%,性比111.13。陕甘宁边区时期,反对堕胎,保护产妇和婴儿,男女比例大体平衡。1941年,男42122人,占50.13%,女41902人,占49.87%,性比100.53。1944年男30611人,女30796人,分别占49.85%和50.15%,性比99.4。
    建国以来,清涧人口性别结构基本稳定,男性约占50%以上,70年代有所下降,1986年上升为52.5%。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男性略高于女性,性比在105左右,波幅在103~107之间。本县新生儿性比1958年为122.4,1960、1964、1981年分别为101.8、101.3、105.7,1986年上升至115.6。
表6-12 清涧县四次人口普查性别结构表

			

 


表6-13 清涧县1982年人口分年龄组性比表

			

 


表6-14 清涧县第四次人口普查乡(镇)人口性别构成表
    单位:人

			

 

 

    清乾隆年间,总人口中有大口34884人,占59.45%,小口23792人,占40.55%。道光七年(1827)大口59635人,小口33271人,分别占64.19%、35.81%。据1941年10月31日调查,全县童、幼、青、壮、老、耄6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23.96%、18.63%、12.01%、25.67%、13.48%、6.25%(详表3)。1964年,全县人口平均年龄22.79岁。1982年比1964年提高2.91岁,0岁组人口、1~6岁学龄前儿童、7~12岁学龄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分别下降1.75%、10.09%和1.09%。由于建国以来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进入育龄和劳动年龄,后备劳力、老年人口分别上升2.24%和9.1%,育龄妇女由25469人增至40108人,净增14639人,增长57.48%,占总人口比重由20.52%上升为24.64%。10~14岁、15~19岁年龄组人口扩展,是因1963~1972年间放松计划生育工作所致。
    1982年,0~14岁少年儿童所占比重,由1953年的43.68%下降到34.25%,低于人口年轻型标准5.75%,已达成年型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由1953年的3.75%上升为4.32%,接近成年人口5%~10%的标准。人口再生产由增加型逐渐向静止型过渡。
    本县人口负担系数,1953年为78.28%,1964年上升至95.51%,1982年降为62.29%,1990年为62.23%;少年儿童负担系数,1953为71.65%,1964年上升为80.80%,1982年下降为55.31%,1990年为54.91%;老年负担系数比较稳定,1953年为6.63%,1964年6.35%,1982年6.98%,1990年7.32%。
表6-15 清涧县三次人口普查年龄分组构成统计表
    单位:岁、人

						


						    续表
						

						

 


表6-16 清涧县1990年人口普查年龄统计表
    单位:岁、人

						


┏━━━━━┳━━━━━━┳━━━━━━┳━━━━━┳━━━━━┳━━━━━┳━━━━━┳━━━━━┓


						    续表
						

						

表6-17 清涧县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各年龄组分别占总人口比重)表

						

 


表6-18 清涧县人口再生产类型(各年龄组分别占总人口比重)表

						

 

第三节 文化构成

    明清时,清涧教育水平在今榆林地区居于较高地位,但陕北教育总体落后,本县仍书生寥寥,其中贫民及女性更微乎其微。大革命至抗战时期,不少工农子弟入学,可总人口中文盲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妇女教育程度依然很低。据1941年10月统计,全县84024人中仅有大学生3人(均男),中学生25人(女2),师范生45人(女5),高小生158人(女3),初小生2231人(女551),合计占总人口2.93%,青壮年文盲65791人(女33440),占78.3%。
    建国以来,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1982年全县拥有小学以上程度者90197人,占总人口55.4%,比1964年上升31.13%,其中大学上升0.4%,高中上升7.91%,初中上升12.69%,小学上升10.42%,文盲半文盲下降21.4%。在文盲半文盲中,女性仍高于男性,年龄愈大,文盲率愈高。
表6-19 清涧县三次人口普查文化构成表
    单位:人

								


								

    注:①大学含肄业和在读学员。
    ②指13岁以上不识字人口,不含识字很少者。
    ③指12岁以上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人口。

第四节 职业构成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清涧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一直在90%以上,非农业人口约在3.85%~9.68%之间。1949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3.29%,非农业人口占6.71%。1957年,非农业人口占9.68%,1975年下降到3.85%。第二个五年计划至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一直徘徊在3.85%~5.43%之间。1985年,由于统计口径改变,非农业人口上升至7.18%,1986年下降为6.75%。1990年非农业人口13933人,占总人口7.14%。
表6-20 清涧县部分年度农业与非农业人口构成表
    单位:人

										

 


    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本县在业人口65517人,占总人口40.25%。占劳动年龄人口72.97%;男性比重74.25%,女性25.75%。在业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1986年底,从事第一产业劳力所占比重由1982年的88.23%下降到88.15%;第二产业劳力由2.46%上升至2.52%,第三产业劳力由9.31%上升为9.33%。
表6-21 清涧县1982年人口普查职业构成表
    单位:人

										

 

 

    民族
    古代,本境除华夏族外,尚有北方游牧民族频繁出入,继而定居,跟土著汉人长期相处,共建家园,乃至混血汉化。远古时,黄帝部落一个颇有影响的大氏族——五龙氏,在此生聚。荤粥兴于夏,鬼方强于商,狁盛于周。鬼方又名媿氏,系殷周劲敌,屡有边犯,商高宗武丁用兵,“三年克之”(《周易·既济》)。该族曾建都境内李家崖细腰关,古城遗存考古界称之鬼方文化。春秋时期,县域为白狄所据。秦汉以来,匈奴和鲜卑等相继徙入。两晋南北朝,汉、匈奴、羯(羯胡)、氐、羌、宇文(鲜卑的一支)和稽胡(步落稽)诸部族,杂居于此。北魏拓跋氏在境内首置县分,被旧志称之西魏城中县旧址的寨则湾村,曾建有拓跋氏寨。唐代,党项羌(羌人的一支)入栖。贞观九年(635),唐太宗灭吐谷浑(原为鲜卑的一支),其一部迁至今清涧安置,故县东一山称吐浑岭。北宋,党项羌建立西夏,地归其辖。南宋至元末,女真和蒙古族入主,占据约240年。明时住户大量内迁,清实行较明智的人口政策,本县居民以汉族为主体。同治间,回民辗转,未落籍定居。
    新中国成立后,清涧仍基本是一个汉族人口县。少数民族一般为工作调动、安置和参军诸因,由外地迁入,多居县城,流动性大。据人口普查,1953年全县有汉族94799人,占总人口99.99%,其他民族13人,占0.01%。1964年汉族124247人,蒙、回、侗等少数民族8人,比重同上。1982年汉族为162788人,少数民族3人,分别占99.998%、0.002%。1990年有汉族193455人,满族4人,侗族3人,少数民族比重比1982年略有所升。
    姓氏
    据1987年8月调查统计,全县人口中共有姓氏160个,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刘惠,蒋程韩杨;朱秦尤许,何吕师张;孔曹严化,金魏饶姜;荣苏潘葛,匙温彭康;鲁韦乔马,苗富卢方;鱼任袁柳,傅鲍史唐;艾慕辛薛,雷贺倪亢;滕殷罗毕,郝武安常;黑余丁牛,顾孟白黄;贾路勒郭,叶蒲董梁;梅林徐邱,杜蓝席强;靳封成戴;南宋毛庞;蔺岳关折,姚邵龚汪;祁申侯谷,米谢明党;加文焦遽(蘧),崔吉支相;姬仇聂景,石邓宫况;樊胡邢霍,高夏蔡田;万陆符都,阎雒裴元;耿博窦冼,萧(肖)拓延;呼延。蓝、阎、呼延,有姓主省简为兰、闫、呼。
    161个姓氏中,有单姓160个,复姓1个;全国常见性159个,罕见姓2个(匙、遽);收入《百家姓》145个,其他姓氏书籍16个。
    清涧人口姓氏,多因久历沧桑,家乘散佚,其源无溯;少数可知一二,难尽其详。北宋仁宗(1023~1067)时,有兵部尚书任泰亨,后世人口不多,今居师家园则、折家坪、双庙河等乡(镇)。同期,高永能(宋将)由绥州迁徙本境,死后葬城东90里高官庄(疑在今高杰村附近)。李氏有数支,其中东拉河、榆树一派,世居县地。宋将李永奇和李显忠先祖为银州(今米脂、佳县一带)羌人,早已汉化。郝家墕、石嘴驿等乡(镇)贺氏一家祖先,原籍山西,姓庆,相传于北宋神宗年间隐姓流入榆林,不久定居今后马兰岔村。师家园则村和县城师姓,鼻祖师安(1060~1110),本名杨安,原籍华阴,东汉弘农杨氏——太尉杨震后裔,北宋时潜入本境。杨震少嗜学,博览群经,被誉为“关西孔子”。杨安幼失怙恃,乐善好施,尊老重教,为启迪后昆,镌家训于青石。据说,因“关西夫子有师道”,杨安改姓为师。刘氏亦有数支,同姓异宗。北宋有检校兵部尚书刘行徊。枣坪则、刘家湾、下七里湾一支,远祖刘宽(120~185),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东汉太尉,后代迁山西永和县大桑壁村,宋元之间徙居青涧迁骞儿一里五甲枣坪则,后人文荟萃。石台寺刘姓,原籍南昌(今属江西),明时戍边,落户清涧。惠家,古代同系本县巨族,今人口众多,居师家园则、双庙河、李家塔、老舍窠等乡(镇),土著皆同宗。始祖惠甫,相传宋末元初来自江南吴县(今属江苏)。元兵入侵,将“五家十房”之族驱散,遂投元军。元人定鼎,其落籍清涧南沟,59岁得子,生齿日繁,清代已达2000余丁。惠家人才济济,明有阁老惠世扬。郝氏亦为古代望族,明有两代侍郎,后裔分居郝家墕、石嘴驿、师家园则和东拉河等乡(镇)。白家为清涧第一巨族,人口最多,昔多居白草一里,今几遍全境,东、中区尤众,且支脉纷繁,异甲互不同宗。五甲人口较多,明为官宦之家,颇具声名。九甲曾有前后之别:今玉家河乡老庄里(昔称白家老庄)白氏世为九甲。明朝初叶,米脂白斌孑然一身,经商来清,寄栖白家老庄,旋附九甲白氏之籍,谓后九甲,因“后”字不雅,改称又九甲。该文明清之际涌现出一批名吏、学士及作家②,今居倒吊柳、高杰村、高柳树诸村,丁口滋蕃;昔尚有流入本省靖边和湖广均州者。十甲部分人移居米脂、横山。杨氏亦被清代人列为本县望族之一,主坪、柳沟里、杨家山一脉,相传源于山西,明有京城指挥使杨尚义(民间谓杨尚书》。还有许多老住户,自称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明代,康家湾康仲完为本县高山河、绥德张家沟、子洲周杨家坬康氏祖根。张氏,同为明清大户,支派不详,有进士张进禄等,今居店则沟、石嘴驿等乡(镇)。军家屯一支朱姓,祖籍江南庐州(治今安徽合肥),明时军屯,落籍本县。霍家,洪武初年由霍山(在今山西霍县)迁居绥德、清涧、安定。榆湾则吴氏,明代入籍,为明绥德卫世袭指挥使、凤阳府寿州(今安徽寿县一带)人吴信(宣德)、吴鉴(正统)后裔。王姓分布广,支派纷繁,多不同宗,知名者有县城王宪曾等。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者,尚有黄姓等。民国年间,申氏自米脂迁入,匙、侯、田、罗等从绥德而来。遽源于山西介休,同博、明、封、勒、冼、支等本县罕见姓氏,均于建国后因工作安置和分配,迁居县城,人数甚少,多不稳定。

第六节 残疾人口

    由于近亲结婚、疾病遗传、环境污染和医疗条件所限,极少部分人发育不全,智弱体残。据1986年普查,全县计有社会残疾人口8类866人,占总人口0.5%。其中盲99人,聋134人,哑130人,跛拐118人,四肢瘫痪30人,疯71人,憨傻痴呆125人,其他病残159人。各乡(镇)平均48.11名,折家坪镇最多,144名;东拉河乡次之,115名;下二十里铺乡最少,14名;玉家河乡次少,16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