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志》第十三编 建设 环保

2021-01-26 01:20:46 来源:网站首页-清涧县人民政府 作者:来源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第十三编 建设·环保

 

第一章 城乡建设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旧中国时期,清涧经济萧条,建设落后,公共设施甚微,除官邸、寺庙、陵墓、牌坊等外,以窑洞为主的普通民居少而粗糙,就连县城也无一栋新式楼房。建国前夕,全县约有窑洞2万孔,其中土窑占相当数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从50年代起,县城、乡镇和农村,逐步修建了工厂、电站、水塔、仓库、商店、机关、学校、电台、医院、住宅。19491990年,全县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457万元,年均106.12万元。其中后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68.1万元,占前3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7.9万元的67.4%;后9年,城镇累计完成建筑面积46540平方米,为前31年的1.1倍。城乡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1985年普查统计,清涧城区有房屋面积295857平方米,其中房管部门直管房屋19074平方米,全民单位自管产175689平方米,集体单位自管产17318平方米,私有产83776平方米。
      建筑结构 混合结构55749平方米,占建筑面积18.84%;砖木结构28342平方米,占9.58%;其他结构211766平方米,占71.58%。
      房屋层数 平房236508平方米,占建筑面积79.94%;23层者50073平方米,占16.92%;49226平方米,占3.14%。
      建成年份 1949年前建成46027平方米,占建筑面积15.66%;50年代23692平方米,占8.01%;60年代33114平方米,占11.19%;70年代91026平方米,占30.77%;80年代101993平方米,占34.37%。
      房屋用途 住宅129193平方米,占建筑面积43.67%;工业交通和仓库用房37647平方米,占12.72%;商业服务用房54157平方米,占18.31%;教育、医疗、科研用房38456平方米,占13%;文化、体育用房2990平方米,占1.01%;办公用房33261平方米,占11.24%;其他用房153平方米,占0.05%。
      使用情况 自用238641平方米,占建筑面积80.6%;出租57396平方米,占19.4%。
      居住水平 1754户、6635人中,按房屋使用面积,人均在2平方米以下者69户,占总户数3.93%,使用面积10平方米,占使用总面积60644平方米的0.02%;24平方米者81户,占总户数4.62%,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占总面积0.47%;46平方米者276户,占总户数15.74%,使用面积6329平方米,占总面积10.44%;68平方米者335户,占总户数19.1%,使用面积9473平方米,占总面积15.62%;810平方米者282户,占总户数16.8%,使用面积9267平方米,占总面积15.28%;10平方米以上者711户,占总户数40.53%,使用面积34065平方米,占总面积56.17%。按居住面积,人均2平方米以下者151户,占总户数8.61%,居住面积745平方米,占居住总面积2.48%;24平方米者589户,占总户数33.58%,居住面积7648平方米,占总面积25.49%;46平方米者511户,占总户数29.13%,居住面积9693平方米,占总面积32.3%;68平方米者239户,占总户数13.63%,居住面积5209平方米,占总面积17.36%;810平方米者114户,占总户数6.5%,居住面积2996平方米,占总面积9.98%;10平方米以上者150户,占总户数8.55%,居住面积3717平方米,占总面积12.39%。
      缺房情况 城区有缺房户1211户,占总户数69.04%,其中无房户167户,占缺房户13.8%;不便户467户,占38.56%;拥挤户577户,占47.64%。
    根据抽样调查推算,1985年全县农村40430户、161396人使用窑房87598孔(间),户均2.17孔(间);总面积2661506.9平方米,户均65.83、人均16.49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743238、生活用房1918268.9平方米;总价值20526905元,户均507.71元。


13-1 清涧县19681990年基本建设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平方米

 

 

第二节 县城建设

      城廓变迁
      清涧县城,地处清涧河中川地带级阶地与东沟河汇流处,海拔840960米之间,绝对高差120米,群山环抱,二水萦绕,左涧右隘,形势险要,昔为南通关洛、北及榆塞之要道,是扼守延安、关中之咽喉,素称全秦要户,为历代兵家相争之地。
      唐贞观九年(635)设宽州后,在今后寨山筑小城。宋康定元年(1040),种世衡分宽州城之半,缘冈阜高下之势,蜿蜒向南延伸至河畔,修青涧土城。明洪武四年(1371)增筑,北据山,东西南三面濒于水,东西二百九十步,南北二百七十步,周围三百五步,高连女墙三丈,厚一丈五尺,女墙四百六十四,敌台六,门三,东曰朝阳,南曰迎薰,北曰拱极。(道光《清涧县志·建置志》)因城滨水,屡为水患,正德六年(1511),知县赵辂沿西城墙筑外罗城,南北逶迤270步,高2丈。嘉靖二十四年(1545),河西副使方远宜以石包砌西南两面城墙,增筑敌台4座。三十二年(1553),延安同知何尚贤扩建南门至西南角,筑城墙包裹,形成套间,名曰南瓮城,并修城门1座。三十六年(1557),延安同知郝玺增筑南敌台1座,北关门(北稍门)1座。隆庆二年(1568),知县阮孝奉檄修东北后山城,筑大敌台1座,上建重楼,北关增敌台2座和水门洞。六年(1572),知县方可沿草场山筑城中城,名曰重城,后因天灾兵祸,城墙塌圮。清顺治间,知县廖元发补修25处。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吴其琰请帑领修,县城基本恢复原貌。民国年间,无大改观。
      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县城沿清涧河南北扩展,形成南北5公里、面积4.22平方公里的带形县镇,变化颇大。
      街巷分布
      明清时,县城街道有北街(北关至大十字)、南街(十大字至南门)、东街(小十字至今县政府办公楼)组成主街。建国初,主街总长不足0.5公里,由北街、大十字街、小十字街和南坪街组成;巷道有白家巷、马家巷、府厅巷、郝家巷、石板巷、周家巷、柴市巷和南坪巷等。
      随着建设的发展,县城范围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布局。1987年城区规划中,划分主街14条。


13-2 清涧县县城街道一览表
                                          单位:米

 

 

      市政建设
      1940年前,本县市政建设无专门管理机构,由知县(县长)直接领导,1940年起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负责。文革前期,由县革委会生产组兼管;1971年后,城关镇(今秀延镇)负责街道及城内公共设施,交通局负责道路建设,较大的基建工程由县计划委员会负责。1979年后,市政建设归建设局主管;1986年交由市政管理所具体实施。
    道路 民国前,城内街道狭窄,宽处78米,窄处34米,路面黄土结构。1925年,由县商务会倡办,将北门至东门用石板铺砌,观瞻平整,行旅称便。1964年,南关街改为石板路面,北街至红巷口进行扩展、改建,同时拆除新旧南门、北门和东门,加宽街道和城郊路面。1978年,国家投资4万元,发动干部职工、居民、学生义务交送石子,将1410米石板街面全部拆除,改铺为油渣路面,同时修筑汽车站至师家园则村清涧河驳岸1.8公里,新修北门至老关庙简易公路0.5公里和南坪至石台寺土面公路。1983年垒砌北门坡,1987年由各单位投资,以混合石块铺设路面。1989年,丝绸路至计量所铺为油渣路面。至1990年底,城区有道路6.06公里,其中次高级3.42公里;总面积4.7万平方米,其中次高级1.51万平方米,人均4.58平方米。
    桥渡 已建有大南桥(1931)、岔口桥(1954)、清涧河大桥(1958)、小南门桥(1963)、东山寺桥(1983)、西沟砭桥(1984)东门湾桥(1984)和老坟湾桥(1988)(详21章)。
      排水 1976年前,县城无完整排水系统,雨水、脏水随便流泄,污染环境,人行不便。1976年,由镇政府负责,将北门至清涧河桥东侧及东关路等路段全部开挖,总长1706米,以石砌成宽1、高1.5米的排水暗洞,初步解决了县城主街排水问题。后由于人口继增,白地渐少,单位和居民为房屋安全,用石料、水泥或水泥管等铺砌了或明或暗的排水设施。1990年排水管达3.3公里。
      供水 清涧县城用水,自古不足。宋康定年间,种世衡不惜代价,在大十字赏工凿井(后人称种公井)以供解求,饮誉一时。后因众潦所汇,泉滞碱气而废。60年代前,城内用水或地面掘井,辘轳提取,或人力担挑自流泉水。随着单位和人口增多,加之水源不足,县城用水困难。1966年,在城关镇院内挖掘大口井1口,于新南门西侧(今图书楼处)建容量80立方米小水塔1座,设管道890米,1968年秋验收、投用,日出水300吨,水质良好,机关单位及部分居民始用自来水。1977年,县财政投资5万元,在清涧中学操场新建小口深井1口(时日出水200吨,后降为100吨),老关庙修建容量120吨高位蓄水池1座,新铺和更换管道2890米,其中新铺主管958米、支管1042米,更新890米。1982年耗资3万元,在老关庙建容量180吨二级蓄水池1座,延伸管道155米。1984年,为解决县城用水,省、地拨款22万元,用于老关庙320吨高位蓄水池、城关小学门口泵房、维护水塔及1156米倒虹管铺设等项目。由于责任心差、经验不足,施工中出现失误,泵房抽水无源,倒虹报废,延伸管道漏水严重,高位水池质量低下,受到省、地有关部门批评。1987年,经省、地勘察院专家勘察,多方论证,认定清涧城区属贫水区,建议净化地面水,以保供应。截止1990年底,城区共建有大口、小口深井各1口,180320吨高位蓄水池各1座,铺设管道7000余米,配有单级离心泵和潜水泵各2台,深井泵1套,30千瓦电动机5台,配电盘2台,补偿器2台。设供水点16个,日总供水400600吨(淡季400吨,旺季600吨)左右,全年供水22.63万吨,其中生产用水7.6万吨、生活用水15.03万吨,用水普及率约70%,日缺水300余吨。
    1979年前,自来水工作由城关镇主管,后交县自来水管理站负责。1980年,水管站制定《清涧县自来水供水章程》,对接管、用水、计量、收费和处罚等事项作出规定。
      照明 城区路灯照明始于1963年。时在主街架设低压木电杆,安装马路弯灯10余盏,由县缫丝厂发电车间供电、管理。1965年,改木杆为水泥杆,路灯增至30多盏。1969年县火电厂成立后,照明由其负责。1974年县供电所成立,次年改换城内全部低压主线。1976年,发展北门至水泥制品厂2.5公里路灯30余盏,因管理不善,破损报废。1980年,增架新桥至东门湾、清涧河大桥至虎头峁两段线路,城区路灯(皆为白炽灯)增至80盏之多。

第三节 主要建筑

古代建筑
      见第22编第3章。
      现代建筑
      楼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县城及高杰村、高柳树等村有几座中式小楼。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建材陆续引进,新型建筑相继兴起。截至1990年底,城区共修3层以上现代楼房27栋,两层楼鳞次栉比,是处可见,少数乡镇也出现了新式楼房。
      商业百货大楼 位于县城中心红巷口。1974年动工,1976年竣工,总投资36万元。为本县第一座综合商业服务大楼。高3层,较宏伟。东、南临街面用大理石水刷,其他为青砖面。木制窗户全部安装玻璃,一楼沿街原建有商品橱窗。建筑面积2100、营业面积1400平方米。清涧县建筑工程队承建。
      农业银行营业楼 坐落于红巷口东南角。1988年动工,翌年竣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设计,绥德县联合建筑工程公司第五分公司承建。总投资48.9万元。楼高4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属框架结构和混合结构建筑。设计自然,造型美观。内有水暖、空调设备。各层装有天花板,地板水磨打蜡。楼面除背部为水刷石外,其余均为瓷砖。
      丝绸厂织绸车间 19884月动工,19905月竣工。陕西省纺织设计院设计,西安市莲湖区桃园建筑工程公司第六队承建。车间长57.03、宽38.07、高12米,附房局部高15.2米。主车间由钢筋混凝土柱以不等跨径组合成两层框架厂房,一楼设计安装织绸机60台,二楼安装织机30台、附机20台。紧靠厂房东侧建有3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北为4层砖混结构的空调、配电房。楼内建有客货共用电梯。建筑面积4546平方米,总投资640万元。


13-3 清涧县城区部分楼房一览表
                                    单位:平方米、万元

 

 

 

    工业建筑
     东风水电站 主要工程完成于196910月。
      堤坝 拦河坝长86、高7.2(最高处9.2)米,砌石6030、混凝土1016立方米。防洪堤长160、顶宽6、高10.5米,完成土方8900、石方2900立方米。溢洪堤长25米。
      隧道 引水隧道全长1198、宽5、高5.6米,完成土方10800、石方42000立方米。尾水渠为4个隧道。
    闸门 进水闸2孔,每孔2.5×2.5米;冲刷闸2孔,每孔5×4米。共砌石9100立方米。压力管控制闸高10米,4孔,每孔1.75×1.75米。退水闸高10米,2孔,每孔2.5×2.5米。尾水闸27×6×21.7米。
      厂房 35、宽18米,3层高21米,完成土方23400、石方21300立方米。
      淀粉厂高位水塔 塔为圆柱体,外径3.6米,全高31.5米,总容量50吨,最低水位28米,最高31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设计室设计,西安莲湖区桃园建筑工程公司承修。1986年动工,次年建成,总投资6.7万元。塔由基础、塔身、水箱3部分组成,基础深9米,最底部0.8米用石块砌筑,水泥沙浆灌注,上部8.2米为现浇钢混结构。塔内设有螺旋式铁爬梯连接地面和塔顶侧进出口,便于检修。为本县最高新型建筑。
      纪念性建筑
      人民烈士纪念牌 见第22编第3章。
      大型雕塑 196810月,县城红巷口、清中操场、岔口和枣林则沟村口,曾塑有毛泽东主席大型石膏站像,翌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拆除。

第四节 建筑业务

      建筑施工
      建筑队伍
      建国前,境内建筑规模小,无专门建筑队伍,仅有为数不多、半农半工的石匠、木匠、泥水匠等分散作业,或临时组成工队,建造旧式窑房等。
      60年代前,一些较大工程如清涧河大桥和大礼堂等,多请绥德、米脂工匠完成。七八十年代,本县建筑队伍迅速成长。东风电站修建中,为农村培养了大批石匠。
      建筑工程公司 1955年,建筑社成立,时有职工20余人,工具落后,技术颇低。1960年建筑社更名清涧县建筑工程队,1983年改为建筑工程公司。70年代以来,不断充实技术力量,更新机械设备,逐步实现施工半机械化,被榆林地区城乡建设局定为4级施工企业。1990年,公司下设4个施工队和1个水泥预制件品厂,职工130余人,其中瓦工、抹灰工各20人,木工、钢筋工各10人,起重工、油漆工各5人,电焊工、水暖工和电工各2人;有混凝土搅拌机、沙浆搅拌机、淋灰机、卷扬机、切断机、调直机、冷拔机、水磨石机、打夯机、电锯、电刨、载重汽车及钢模板、钢脚手架等设备。
      农村建筑工队 60年代中期,建筑工程增多,县内部分农村始建石工队,以修建窑洞、桥梁为主。师家川、驼巷、高里寺等工队较有名气;王家砭工队信誉最好,已故队长王振业会预算,能识图,被称为土专家。70年代,一些工队可承担较复杂的砖石混合结构建筑。1980年以来,农村政策放宽,窑房建造弥盛,工队不断诞生,除在本县施工外,还远赴山西、内蒙和新疆等地承建工程。截至1990年,乡镇建筑工队发展到38个,其中砖石混合工队5个,石工队33个,郝家墕、石嘴驿、下二十里铺和师家园则等工队较有代表性。
      此外,70年代以来,在清涧施工的还有榆林县建筑工程公司、韩城市古建筑公司、绥德县联合建筑工程公司、西安市桃园建筑工程公司等单位。
      设计·施工
      建筑设计 本县,民间建筑设计和施工一身二任,建筑师傅胸有成竹,或匠随主意。境内至今无正规专业设计人员,建国以来重要建筑多聘请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陕西省纺织设计院、解放军第二炮兵设计室和榆林地区建筑设计院等单位设计。1975年,县计委下设设计室,后改属建设部门,1984年撤销。其间,曾设计过今南关中学教学楼、南坪综合楼等。县内尚有一些业余设计爱好者,任希圣曾设计百货大楼,王海清、白文娥和白治元等进行过小型低层楼房设计。
      建筑施工 旧中国时,清涧城乡建筑规模小,结构简单,皆为手工建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现代建筑崛地而起,钢材、水泥和瓷砖等各种新型建材不断引进,设计和施工严格分家。八九十年代,在城镇施工中,推土机、拖拉机、压路机、打夯机、搅拌机、卷扬机、调直机及汽车、翻斗车等广泛使用,工效较高;建筑工人识图、浇铸、水缩、水磨、吻合等新技术日渐提高;建筑物在坚固、适用、美观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少数工程偷工减料,建材低劣,墙体偏差值超限,钢混结构质量低下,甚而大梁裂缝,多年不能验收。
      建材供应
      砖瓦 本县砖瓦生产起始无考。1958年后,出现个体、集体和国营生产厂家。八九十年代,砖业尤盛,遍布城乡,产品有手工青砖和机制红砖。手工砖压力度弱,标号低,只能修建平房和二层楼;机砖质量高,产量低,供不应求,常常外购。198918门轮窑砖厂建成后,主产红砖,质达200号,缓解了供需矛盾。
      白灰 1975年前,县内用灰均为自产;吴堡黄河大桥通车后,多从山西柳林购进。
      水泥 1970年前,水泥均外购。1970年县水泥厂投产后,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供东风电站建站使用,后除本县足用外,还远销其他省区。80年代以来,建设项目增加,1991年水泥厂停办,本县多从铜川、耀县等地购入。
      沙子 本县沙资源较广,主要分布于高杰村、玉家河、店则沟等乡黄河、无定河沿岸部分村庄。储量以高杰村乡为多,质量以河口、野桥畔村最佳,其色泽白,粒度好,接配力强,承压力大。河口沙比重为1.7,空间率13.3%,含土量3%~5%,属标准中沙。沙子大量使用和生产,始于1969年,时由生产队经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由个人包营。由于上述产地边远,交通不便,县内用沙还往子长、绥德等地拉运。
      石材 清涧县石头资源遍布全县,得天独厚,沙岩和页岩为本县使用最早最广泛的建筑材料。石材采取方便,价格低廉,经久耐用,主用于窑房、桥梁、涵洞、楼基、壕堑、围墙、城墙等建筑。清涧石板闻名遐迩,为本县一宝。早在商代,先民就用其雕刻人像;至东汉,无名的艺术家在宽大的板石上创造出瑰丽的图画(参223章)。其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结构细密,质地坚硬,色泽多样(有青蓝、豆绿、土黄、灰白诸色),长期被里民用于窑檐、炕栏、窗台、门台、石床、石凳、石桌、粮仓、肉仓、碑碣等制作,同时销于临近省、县。
      其他建材 钢材、大理石、镶嵌砖、瓷砖、玻璃、油毡、沥青等全部外购,木材亦多购进。玻璃始用于40年代,由楼湾村袁启明引进裁块、镀银技术。钢材始用于1965年,1975年后大量购进。沥青、油毡首用于70年代。商业百货大楼始用大理石,中医院大楼始用瓷砖。
      建筑风格
      窑洞
      清涧窑洞建筑,历史悠久,技艺娴熟,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石凿窑和薄壳窑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窑洞在当地用途甚广,除住宿外,还作仓库、畜圈、机房、磨房、商店、食堂、祠堂和教室等。
      土窑·接口窑 本县梁峁连绵,沟壑纵横,土层深厚,立体性强,县民因地就势,挖筑住宅,或聚族而居,或单家而栖。
      土窑多修于山麓、山坡,土质以结构规整的白胶土、红胶土或黄土为宜,屋面多向阳;入深(进深)一般为810米,最深达13.4米之多,掏空(内宽)2.43米,立水(内高)33.4米,窑腿(窑墩)宽2.42.66米。
      施工时,先深剖崖面,凿窑于原生土。土质特好,直接开拱形口(状若石拱窑);土质一般,先开长方形小纵口,掘进一二米后再向周围扩展。具雏形,再修整,挖就一段,即行泥抹,以防风裂。若土质有劣,上牮椽、木架、顶柱支撑。有的在窑障[zhǎng]再挖小屋,俗称黑窑儿,储藏粮食和杂物。其他工序有钻烟囱(穿山烟洞)、盘炕等。自然干燥后,在拱形口、方口上安圆窗、方窗。旧时,贫家立木为棂,谓立股子窗;今均为普通窗,同石窑无异。
      接口窑当地亦归为土窑类,谓土窑接石口,即在土窑前接1.72米的石口,面如石窑。石口可在正式挖窑前于斩截的崖面上接砌,亦可在挖好或居住一段后进行。
      土窑保温隔热,冬暖夏凉,不占耕地,造价低廉,但采光不足,坚固性差,且欠美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多被石窑取代;然东区不少乡民山居,山高石远,土窑、特别是接口窑仍占相当比例。
      昔日,为躲避战乱,村民在深山峭壁上开挖小土窑,暂栖于此,称之崖窑,其去路险暗,一般人无法到达。农业合作化后,有些村庄为送肥方便,将羊圈窑修于远山。
      石窑·砖窑 清涧石材丰优,石窑(石拱窑)甚多,80年代以来数量骤增,中西区为最。
      石窑一般建于山脚、崖下,后障依山,城镇有少量筑于平地,后障无靠,甚而前后均有屋面,俗谓四明头窑。窑深农村多为9米左右,城镇约8米,内宽约3.333.5米左右,内高3.53.83米,中墩过去为0.8660.933米,今多为0.666米,边墩宽约1.66米。多为土基础,少数如公房为石基础。马头石(奠基石)高约0.33米,略宽于窑墩。
      石窑内用毛块石、片石;屋面建国前用混石,或窑口、窑墩用料石,其余用片石,建国后全部用料石。料石大体有3种:60年代前多为锤子活,即石面用铁锤打击而成;之后多为皮条錾,即比较粗糙的錾凿面;80年代后多为细錾,其中又有寸三錾、寸四錾和流水錾之分。料石除窑月口外,均平垒,谓之平石;片石插成形,称之花墙儿。昔砌屋面,料石坐泥,今多白灰沟缝。
      窑洞封顶后,一般再垒2层,约0.66米,旋压0.6×0.933米的石板作檐;讲究者砖作檐头,有狗牙子等形式,檐上今多砖砌花栏。少数住户在屋前用石、木建有明廊,称之穿廊挑石。外顶覆土1米余。
      窑壁间,开1.8×0.8米的过洞,一进两开或一进三开,亦有将过洞作为崖柜(壁柜)者。屋设炕,有门前炕(约3.33×1.83米),障炕2种,一般11炕,多则2炕,少则半炕(约障炕的多一半),客厅及用床者无炕。炕一般以石板为外壁,以石条为沿,炕洞用石板封盖。炕上壁涂漆彩绘,或瓷砖贴面,称之炕围子。锅台旧前用大板石,今多以水泥筑磨,富户镶嵌瓷砖之类。农家还在窑内安置石仓、石床。地板多以黄土或石板为面,近年砖铺者渐多,县城用水磨大理石或地板砖等。窑内外,昔多黄土抹面,今屋内或黄土泥盖,或白灰、三合泥(石灰、水泥、沙子)和涂料粉刷,屋外正面除少数用白灰和大理石装饰外,均为本色青水面。
      石窑多数在窑口设置门窗,少数在腹部留小洞设门,窑口安大窗(天窗),谓之横[huán]窑。前后开口之窑,两面有大窗,一面开门并加设小窗。昔时,极少数人家在窑内复设门窗,里外隔宿,称之暖阁。大窗主件为平戗、统柱和圆窗弯子,昔无活动部分,今多作有开窗(1扇或2扇)。窑口右砌窗肩,左垒门脑;今多不再砌垒窗肩,小窗增大,十分敞亮,谓之满角窗。有的小窗内置双扇木板小门。窗格有井字格、腰三慢二、胡椒格和蛇抱九颗蛋等几何图形。大小窗全置玻璃者,城镇鲜有。民宅门开于左,公房无限。西区农舍多双扇木板门,东区多为上棂格、下装板的花门子。
      砖窑又称砖拱窑,城镇偶见,同石窑之别主要在于用料。
      石凿窑 据旧志记载,县东50公里黄河辛关渡右侧旧永宁城内石壁上,凿有窑洞3孔,深约33米,北宋种世衡曾储粮于此。今未找到。
      薄壳窑 薄壳窑即薄壳,本县始建于60年代,城镇多见。公房一般筑在石窑上,面设明廊,通称为楼。其造价低,工期短,但保温、隔热、防雨性差,不宜作民居。
      窑院布局 一院民宅,正窑一般为235孔,院与院参差错落,亦有数院、10余孔窑洞为一线者。院落之间,上下相距颇远。除正窑外,有的修有厢窑(比正窑略小)、平房。院内置碾、磨、石床等,极少数富户石板铺院,且建有地窨,存放肉、果之类。 一般均有围墙和大门。宅院的边畔,俗谓畔,或土崖、土坡,或石块砌包。城镇机关、学校或居民所占公窑,往往上下数排,一排10余孔,整齐美观。建筑格局,受地理、经济和文化风俗诸因素影响。
      平房·楼房
      平房 清涧平房数量不多,多建于窑前、窑上、两厢或街道;战争年代为了避乱,东区乡民在险要的石岩里修房暂住。平房采光好,较美观,但隔热和耐久性差,除城镇部分作居室外,多作储藏室、厨房、水房、磨房、草房、机房、教室、商店和厕所等。
      平房一般系土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很少。规格依地势和用途而定,一般长8米,宽和高各约3.3米,墙体有土(如商代房屋)、石、砖及砖石等结构,农村多为石结构,城镇一般为砖或砖石结构。城镇近年制有铁皮房,用于工商和医疗等活动。屋顶形式有双坡顶、单坡顶、平顶和薄壳顶数种。双坡顶多为悬山和硬山,卷棚式极少。顶内多木结构,大房由木工设制,小房由石匠酌定,一般为3檩,1530根贯椽。重要房屋架钉木板、油毡,普通房子上铺片木、柠条等,填土加泥。坡顶盖石板或瓦,临时性小房铺油毡或塑料板,还有仅用草、泥混合物封盖者。县镇近年兴建的平顶房,均以空心水泥板作顶。房面或清水墙,或黄土、白灰抹饰,或大理石水刷、瓷砖镶贴。小房正面安门窗,大房屋面一般无正反之别,两面开门置窗,少数山墙设有门窗。屋内一般无炕。仰尘(顶棚)面有白纸、木板或石膏板等。
      楼房 中式楼即窑顶座坡房,或房上盖坡房;上设明廊,或不设。石板或木板作楼板,楼外建梯,砖(石)、木为料。墙体多系砖石结构。60年代后,窑上修薄壳,姑谓薄壳式;还有在窑顶加筑一二层洋房,暂称混合式。
      西式楼房问世于60年代,原人民银行办公楼为首幢。全县楼房,多为低层,多层较少,已建成者最高4层。楼体大抵有方盒式、直角式、哑铃式、教堂式、高低柜式和混合式数种。分单面和双面2种,楼梯多内设,近年建造者,均有厕所及水暖设备,有空调和电梯设施者甚少。楼面有清水面、涂料面、大理石水刷面和瓷砖贴面诸种。一般为砖混结构,门厅等为框架结构,工商银行大楼为全县首家全框架结构。
      其他建筑
      大门 过去,贫者大门两墙担椽,上压石板,极其简陋;富家多为双坡式门楼,顶置兽脊,下安门台,两侧嵌石刻楹联,外有门匾,内书额题,辅以鸟兽等砖(石)刻或彩画,甚而扩建明廊,前砌影壁,富丽壮观,颇具民族特色。县城北门口王家院清代所建二门,具有西欧建筑风韵。80年代以来,城乡、特别是县城,私宅大门多为平顶式,上有彩色几何图案,简洁明快。
      围墙 本县民宅多有围墙,土、石、砖、砖石结构均有,农村以石为主,城镇砖和砖石混合居多。砌砖一般为湿作业,亦有干垒墙。块石平砌,片石斜插。有的墙头、墙角、墙中垒有竖墩,以增加坚固和美观性。砖墙顶一般砌马头帽,石墙上铺石板,为保安全,再压酸枣刺。若墙座于 畔,下临高崖,高1米许,顶晾晒粮物,供人小憩和瞭望。
      厕所 民间一家(院)一厕,不分性别,皆为旱厕;多以石墙或石板隔围,露天无遮,间有土、石小窑房;多便坑、粪池合一,或石板套仓,或瓷缸为池,少数上下两层,上孔下池。
      道路 本县小路、大路、架子车路和公路,路面有黄土、石子、石头、炉渣、青砖、水泥和油渣等数种,以黄土面居多。石头面有平石面、石插面(片石竖砌,俗称涩路)和磴道(当地谓涩路圪磴)等。

第五节 建设管理

      县城规划
      长期以来,清涧在城建方面缺乏长远规划,且对已有规划执行不力,随意性、盲目性很大,建设布局混乱,建筑用地浪费严重。1979年县革命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通告》,规定县城长远规划区域为东至雒家,西至西沟砭,南至赤土沟,北至上七里湾,并对土地的管理、使用、审批权限等作了规定。1984年,又以县政府名义发布关于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通告。1986年,依照省建设厅、地区建设局安排,聘请陕西省综合勘察院技术人员,对县城进行实地勘察,获得资料,为总体规划做了准备。翌年始,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应聘对城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经有关部门反复讨论,专家评议,最后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规划工作历时2年,投资3万元,主要成果有清涧县城《城镇分布图》、《现状图》、《总平面图》、《道路工程图》、《道路横断面图》、《给排水工程图》、《防洪工程图》、《电力、电讯工程图》、《桥头广场鸟瞰图》、《近期建设图》和《总体规划说明书》等。规划分近期(19871992)和远期(19932005)两段。规划区域东至监所,西至清涧河西岸,南至赤土沟,北至水泥制品厂,分为老区、南区和北区3大块,整体若带状,总面积4.22平方公里,初定为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市。
      村镇规划
      80年代,农村出现建房热。为了统筹安排,合理用地,19821986年,县建设局遵照国务院《村镇规划原则》等文件精神,培训村镇规划人员17名,用5个月时间,对全县17个乡(镇)及208个村庄进行资料调查、现状测量、规划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图、审核、晒图、整订、建档等一系列工作,绘制了现状图和近期规划图。
      房产管理
      建国初,本县公房很少,未设专管机构,由县财政部门兼管。1965年私房改造后,公房增加,工作由房产管理所负责。
      私房改造
      1965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批转省商业厅《关于对城镇私人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报告》精神,成立县私房改造领导小组,经半年多的工作,改造窑洞200孔、平房547间,建筑面积1578.36平方米,房主计110户,交房管部门管用。
      1984年,根据省政府《关于清理私房改造遗留问题的通知》精神,县政府组织10余人的工作组,对1965年被改房主逐户核查,实地丈量,认定均不属改造之列。至1990年,予18户退还窑房44孔(间),计927平方米,其余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兑现。
      公房建设
      19651986年,国家先后投资57万元,修建窑洞345孔,薄壳56间,24间两层楼房1座,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
      公房管理
      截至1990年底,县房管所直管窑洞192孔、薄壳48间、楼房24间,使用总面积3367.07平方米。除工商业占用24间外,其余均租给个人居住,共安排住户232家。
      1989年前,根据公房结构和优劣,月租分别为2.21.81.51.20.95等;1989年调整为54324等。
      公房出售
      1985年,县房地产开发公司贷款15万元,在城南牌楼台建成商品窑97孔,1986年每孔以1900元一次性全价出售。同年经县政府批准,将老关庙104孔公窑分别以18001600元全价售于已住职工。
      房屋普查
      1985年,在全国房屋普查中,本县对城区公私房屋进行了全面普查,成绩突出,受到省地表彰。
      机构设置
      行政机构
      1979年前,县城建设由县计委审批,手续简单,管理不严。同年2月,成立清涧县基本建设委员会,制定有关条例,管理工作逐步正规。19841月,基建委更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业务范围扩大。1990年,局有职工13人,其中正副局长4人,内设城建、建工、环保、农房4股,下辖县房产管理所等4个全民单位及建筑公司、机砖厂两个集体单位。
      业务单位
      房产管理所 19655月成立房管会,由城关镇和商业局共管,一度属工交局。1972年改称房产管理所,1979年改隶建设局。1990年底有职工8人,其中所长、副所长各1人。
      房地产开发公司 1985年成立,初同房产所合署办公,1989年分设。1990年职工7人,设副经理1人。
      市政管理所 1986年所设。1990年有职工7人,正副所长各1人。
      自来水管理站 成立于1979年。1990年职工15人,内设经理、副经理各1人。1992年改为自来水公司。

第二章 环境保护

第一节 环境污染

      由于历史、现实、自然、社会诸因素所致,县内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以至恶化。
     50年代,清涧仅有个体手工业,除居民排放少量污染物外,工业污染甚微。6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各类工业的兴起和人口密度增大,废水、废气、废渣及噪音污染加剧。目前,官民环境意识淡薄,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生态失衡;特别是县城,三废缺乏净化设备和处理能力,生活垃圾随处乱倒,水体、空气严重污染,饮水困难,疾病时有所发。
      大气环境 本县大气污染源主要为煤炭(生活和工业用煤)燃烧废气。据有关方面调查测算,1985年全县耗煤53789吨,排入大气有害物质1117.13吨,其中一氧化碳122.1吨,二氧化碳322.73吨,二氧化氮48.41吨,二氧化硫537.89吨,碳化氢26.89吨,粉尘59.17吨。1986年,工业废气总排放量为15320万标立方米,翌年为14735万标立方米,减少3.8%,废气约占榆林地区0.8%。1989年,城区有大气重点污染源12个,有2吨以上锅炉9台,各种工业窑炉11台,茶水炉11台,25米以上烟囱4个,加上众多机关及民用生活灶,年耗煤3863吨。12个重点污染源年排放废气41553万标立方米,其中工业废气14535万标立方米,燃料燃烧废气400995万标立方米。由于县城呈南北狭长带状,大气扩散能力差,早晚全城烟雾大罩,不见曦月,冬季尤著。
      80年代,全县机动车辆年耗油1500.06吨,出入境车辆相抵,计排放氮氧化物及烟尘等废物134.32吨,为另一空气污染源。车辆废气化学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
      水环境 据1980年普查,全县1379口水井中,1015口即73.6%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主要问题是含氟量过高,黄河、无定河之间村庄则更为严重(参33章、242章);在一些水井中还检出致癌物质六价铬,最高达0.19毫克/升。
      废水排放是县城水体污染的主因。据调查分析,1986年清涧排放工业废水3.08万吨,次年排放2.73万吨,比上年减少11.7%,废水约占榆林地区12个县的0.4%。1989年排放总量为22.0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9.08万吨,生活废水3.01万吨。废水主要来自淀粉厂、丝绸厂、屠宰厂、县医院、中医院等单位。淀粉厂是本县最大废水源,年排放量10.8万吨。内含悬浮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都超过国家标准。丝绸厂年排放废水7.11吨,含有碱和悬浮物等。县医院、中医院排放含病原体废水分别为30002500/年。各种废水的排放,使原来清澈见底的清涧河和东沟河严重污染,影响城区及下游人畜健康和农作物生长。近年,由于工厂缺乏原料、生产时间减少,工业废水排量有所下降。


13-4 县城19891990年饮用水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表

 

 

 


13-5 清涧县淀粉厂污水化验结果(1987.12.21
                                        单位:毫克/

 

 

 

      土壤环境 境内,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沟道地、特别是坝地盐碱化日剧。1987年,红旗沟流域251座淤地坝中66座盐碱,比重26.29%,全部盐碱和部分盐碱各占50%。干沟盐碱化尤重,占63.6%,支沟占36.4%。坝型愈大,异化愈烈:大坝为100%,中坝25.5%,谷坊坝22.3%。
      未经处理的粪便、垃圾和污水直接进入农田,大量使用毒害性农药,年长月久,污染土壤,不仅直接危害农作物生长,而且通过污染水体或经食物链作用,引起人体急慢性中毒,发生疾患。据统计,19731983年,全县共销售各种农药33.8吨,其中六六六占31.66%。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具有长期储积作用,对人类健康有潜在性威胁,已为国家所禁用。
      固体弃物 据统计分析,城区年约产生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基建废土2万余吨,除少量综合利用外,大多倾倒和堆积于清涧河、东沟河两岸,污染水体,毒化空气,河道阻塞,市容受损。
      噪音 据环保部门检测,白天县城一般地方噪音在75分贝以上;由于街道狭窄,以街代市,遇集为90余分贝;影院门口在放映时达120分贝之多,均已超标。

第二节 监测治理

      建国后,全县城乡在各级党政领导下,植树造林,秸秆还田,修田打坝,保持水土,清理垃圾,净化环境,成绩巨大。
      1979年,县基建委始设专职环保员,次年经地区环保办公室和卫生局培训后开展业务。19801989年,县水泥制品厂、红枣加工厂、邮电局、人民银行、县医院、中医院、县政府大院和粮食局的8台锅炉,安装消烟除尘器。1982年,根据国务院《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收费试行办法》,始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至1990年累计收费41424元。治理措施和力度亟待加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