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历史沿革

2019-10-27 14:13:0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周代区境为百越(粤)地。秦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区境地属南海郡,秦末为南越国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开郡置县,区境西北部地域属端溪县(县治在德庆县),东北部属高凉县。东晋永和七年(351年),区境地西北部属晋康郡,东南部属新宁郡。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区境东南部属新兴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区境西北部属端溪县,东北部属高要县、傅林县,东南部属新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区境东南部属永顺县,西北部属端溪县。宋开宝五年(972年),永顺县并入新兴县,区境西北部属端溪县,东南部属新兴县,东北部属高要县。元朝沿袭宋制。

  明洪武九年(1376年),区境西北部属德庆州晋康乡,万历五年(1577年)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在罗旁山之东,划德庆州的晋康乡和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四都及新兴县的芙蓉一、二图连泷水县所属南乡、富林二所地,设立东安县,区境属东安县。属罗定直隶州。

  中华民国3年(1914年),东安县改名为云浮县,区境属云浮县,隶属粤海道。民国17年隶属广东省西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隶属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7日云浮县解放,隶属西江专区。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高要专区。1957年11月,云浮县与新兴县合并称新云县,属高要专区。1959年4月新云县改称新兴县,属江门专区。1961年4月,恢复云浮县建制,属肇庆专区。1992年9月,撤销云浮县建制,设立云浮市(县级),区境属云浮市。

  1994年4月5日,将云浮市升格为地级市,新设云城区,管辖原云浮市地域云城区下辖云城、高峰、河口、六都、安塘5个街道办事处和腰古、思劳、都骑、杨柳、南盛、(石达)石、茶洞、托洞、富林、镇安、白石、高村12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云城街道办事处。

  1996年1月,云城区分设云安县,云城区的六都、高村、白石、镇安、富林、托洞、茶洞、南盛、(石达)石9个镇划归新设立的云安县管辖。1996年3月,云浮市在腰古镇设立城东区,腰古、思劳划归城东区管辖。1998年2月,撤销城东区,腰古镇、思劳镇划云城区管辖。

  2000年,云城区辖4个街道、4个镇。总人口261636人,各街道、镇人口:云城街道115883、高峰街道27573、河口街道22953、安塘街道19347、都骑镇21640、杨柳镇13973、腰古镇24164、思劳镇16103。

  2002年,云城区辖4个街道(云城高峰河口安塘)、4个镇(都骑腰古杨柳思劳),92个村委会、17个居委会。2003年12月,杨柳镇与都骑镇合并,设立都杨镇。调整后,云城区辖4个街道、3个镇:云城街道、高峰街道、河口街道、安塘街道、都杨镇、思劳镇、腰古镇。

  2014年,将原云安县前锋镇,南盛镇划归云城区管辖。以云城街道、河口街道、高峰街道、安塘街道、腰古镇、思劳镇和原云安县前锋镇,南盛镇的行政区域为云城区的行政区域,总面积789.11平方公里,总人口31.76万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