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投11.61亿元实施40722个产业扶贫项目

2020-12-21 08:00:00 来源:雷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写好产业扶贫大文章奏响富民曲

  “近几年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我除了进合作社打工,也受赠扶贫鸡苗养殖,并承包40亩地种植葛薯,产业多样化收入多元化,去年全家纯收入28万多元,今年盖起了崭新楼房……”客路镇东坑村贫困户伍妃料美滋滋地对记者说,“得益于产业扶贫,全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我市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喜结硕果的缩影。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雷州市的扶贫工作注重培养农村脱贫致富典型,以“先富的典型带动后富”,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进种植、养殖、光伏、电商等产业,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积极写好产业扶贫大文章,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全市投入扶贫产业资金11.61亿元,发展扶贫产业项目40722个,其中扶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29053个,带动贫困户7.5万多人脱贫,以产业支撑的有力举措,帮助群众拔掉“穷根”奏响富民曲。  

图片

客路镇垦造水田万亩产业扶贫基地  

巧借“鱼米资源”优势

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模式

  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雷州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靶向”,精准发力,实现由“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雷州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契机,挖掘“鱼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种植业、养殖业,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脱贫减贫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项目,强化指导和支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扶贫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通过资金投入、劳务参与、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多种方式,提升产业扶贫的带贫益贫能力,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省定贫困村沈塘镇揖花村已建立起雷州市沈昌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与省农科院、广东海大合作,打造出“沈塘牌”“雷琼牌”两个狮头鹅品牌,现有6800只种鹅,打造出从狮头鹅苗培育到商品鹅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此外,该村还建立起腊味、南瓜、番薯种植等多个扶贫产业,依靠扶贫资金入股及土地流转等形式分红,贫困户人均一年的分红就达到2000多元。

  为帮助客路镇湖仔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顺德区勒流街道办事处扶贫工作队支持该村将闲置土地105亩打造了湖仔村番薯种植基地,并进行养殖方面的产业开发,通过“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农户、农户自营”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格局,使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梁妃赖是村贫困户,被邀请到种植基地工作,其妻子也担任村中的保洁员,在产业扶贫下家庭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  

图片

调风镇企树村海鸭蛋扶贫基地

  “我迈炭的海鸭产下的蛋口感极好,营养丰富,供不应求,仅靠卖鸭蛋,每月都有1万多元收入。”英利镇迈炭村的贫困户陈堪兴是扶贫产业项目的众多受益者之一,他身体残疾,干不了重活,在驻该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近年陈堪兴养起了3000多只海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产业扶贫带来的“红利”。

重视培育致富带头人

依托带头人带旺扶贫产业项目

  雷州市高度重视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通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和培育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和服务,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着力培养有意愿、有能力返乡创业、发展的“能干人”,建立“两联”工作模式及村“党支部联系致富带头人、致富带头人联系贫困群众”机制,为脱贫攻坚打造产业发展“领头雁”,再由“领头雁”带动群众广泛加入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带旺扶贫产业项目。  

图片

乌石镇那毛村圣女果扶贫基地

  在提升致富带头人的带富能力过程中,雷州市注重抓好村“两委”成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职业经理人和返乡创业青年的培训。一是结合实际,把致富带头人纳入市扶贫培训工作计划,制定我市培训总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抓好落实。二是把培训内容与本地扶贫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学员创业实践相结合。2016年以来,雷州市投入资金15万元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8期,培训386人次。2019年6月我市邀请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到雷州市举办培训班,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专家到场授课,聚焦新农村特色产业、新经济发展模式,让学员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业。三是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现场观摩,交流经验,提高致富带头人创业素质水平。

  在培育致富带头人的工作中,我市还建立了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考评激励等措施,开展年度创业带富评比活动,对评选出来的典型,给予物质奖励,激励致富动力等。全市共统筹扶贫资金1.21亿元,帮助致富带头人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同时,利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700万元支持致富带头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项目37个。

  省农业农村厅定点帮扶的乌石镇那毛村,由党支部联系致富带头人李尊敬,定期不定期与李尊敬座谈,了解情况对其着力培养。在组建福平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吸纳52户贫困户为社员后,李尊敬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经常与贫困群众联系,谈心激励,通过实践种植番薯带动更多贫困户和村民参与,为那毛番薯注册了“福平”的专属品牌,并带到全国绿博会、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等多个展销平台,还拿下了番薯的绿色食品认证以及番薯加工厂的SC认证,使该村的番薯种植面积从第一年的20亩左右,发展2017年最高峰时的800多亩,一个种植周期(通常为3到4个月)可为贫困户实现纯收入超2000元/亩,2019年实现合作社集体创收50多万元。

  雷州市培育致富带头人并最大限度发挥了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我市脱贫攻坚夯实基础。

借“电”借“光”助扶贫

以新兴产业扶贫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雷州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但光有好的农特产品,却面临不容易销售出去的困扰难题。近年来,在“互联网+”东风的劲吹下,雷州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握指成拳聚合力,积极探索农业电商,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用一根根网线、一台台电脑、一条条物流线路,构建起电商“新引擎”,让全市的农特产品插上了“电翅膀”,飞向千家万户,做大做优我市农业发展大文章,开启了电商助农扶贫新模式。

  今年5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与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廉东携手,齐齐亮相新华社客户端的直播间,为全市4万多亩荔枝和5万多亩芒果代言,向屏幕前全国各地亿万观众推介雷州荔枝和芒果。当天超强阵容的上镜直播,将雷州荔枝和芒果从线下推向线上“云”端,让其飘向五湖四海……同月16日,雷州市首届覃斗芒果节开幕,为鼓励新农人持续加入直播阵营中来,黄廉东再到场为10个覃斗芒果直播间授牌,涵盖7个种植基地和雷祖祠、茂德公鼓城、天成台度假村3个文化景点,并走进直播间推介覃斗芒果。  

图片

覃斗镇流沙村珍珠养殖扶贫基地

  近年来,雷州市积极构建起“电商引擎农业”模式,借“电”助农。大力培育农村电商骨干企业,加强与各大综合电商平台合作,打造本土品牌;积极培育电商人才,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拓展销售路网,推进农产品上行和标准化建设,让雷州市特色农产品从传统的线下销售转变为线下和线上双渠道销售,对包装、等级、价格进行规范明示,并借助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其中,覃斗的芒果已销往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武汉、南京、宁波、广州、深圳、珠海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大大拓宽了覃斗芒果销售渠道。随着一个个农特产品插上电商翅膀销往全国各地,一个个农业品牌逐渐响亮,更有一批批新农民在电商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我市电商扶贫落地有声,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剂良方。

  光伏发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雷州市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拥有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近年来扶贫工作中,我市依托这一优势,也积极借“光”助贫,引进一批知名光伏产业生产企业,大力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并同步实施光伏+扶贫。该扶贫项目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跟踪落实,各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光伏发电项目设施安装在村委办公楼、学校、农户住宅屋顶及山岭池塘等,分布全市各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