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冢子岗村第一书记唐土金:当好群众心中“一面旗”

2021-09-01 16:54:1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张美玲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如何让旗帜飘起来,让堡垒固起来?每名党员心中自有答案。“闻灾而动,向险而生。”这是面对7月20日以来特大暴雨引发的洪灾、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紧急情况,河南省荥阳市政府办驻乔楼镇冢子岗村第一书记唐土金用行动给出的答案。

  未雨绸缪,带领群众“避危难”

  早在7月20日暴雨来临之前,看着连续多日都将有暴雨的天气预报以及多条暴雨预警,唐土金想“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于是按照汛期应急要求早早做好宣传告知群众做好抗洪涝灾害准备,确保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也正是他的这个举动,使处于灾害频发地段的冢子岗村在此次暴雨侵袭中,无一人伤亡。

  唐土金和党员干部志愿者一起加固大坝

  群众安置好了,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工作结束了。持续的强降雨使丁店水库水位暴涨,眼看即将漫过大坝。“我曾是军人,参加过抗洪抢险,深知水库大坝的险情意味着什么,丁店水库正好紧邻冢子岗村,水位早已超出警戒线。”唐土金表示。

image001.png

image003.png

唐土金和党员干部志愿者一起加固大坝

  按照镇党委指示,闻汛而动,和村委立即组织近30名党员干部到水库加高大坝,同时组织人员保障道路的畅通,保证运送的抗洪救灾物资及时运送至大坝,确保了大坝安全。

  统筹安排,灾后重建“加速度”

  雨停了,灾后重建工作也开始了。唐土金和冢子岗村“两委”干部一起制定了分类处置预案,细化工作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排班表,将党员干部编成若干个班,考虑到老年人居多的情形,抽调年轻人全天驻守,确保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同时,统筹安排人员、物资、医疗、消杀等各项工作,明确核酸检测登记、测温的流程,每天向乔楼镇政府汇报。要求村内人员实行闭环管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在组织清除淤泥,并排除危险工作中,他和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水势水位变化和天气走向,对受水位浸泡的大坝和河岸进行全天候、全覆盖式巡查排险不放松,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保持人员力量不减、思想不松,对暂时危险不确定的房屋以危房对待,避免发生次生灾害,精心组织及时清运垃圾,专人对村内消毒。

  贴近群众,当好群众“主心骨”

  忙于灾后重建的他并没有忘了还在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每天他都会抽时间去和群众聊天,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询问他们还缺什么,最需要什么,了解情况后,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解决难题。“我们是一家人,有困难,我们就一起解决,你们就放心吧。”这是他说得最多的话。

  连日工作,唐土金的嗓子已沙哑,很多时候忙着工作,都顾不上去吃饭,忙完已过饭点,然后随便吃包方便面,就又去忙工作了。在外人看来,他始终精力充沛。“实际上我是凭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强撑着。我是党员,又是第一书记,必须以身作则,把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怀体现到细微处。”唐书记笑着说。

  “只要老唐在这儿,就不会有什么大事,有他在,咱就放心吧。”面对群众的信赖,他说,他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但却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他倍感荣幸,虽然累,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落实责任,筑牢疫情“防控墙”

  灾后重建工作刚步入正轨,突发的疫情,让唐土金又投入到紧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和村“两委”干部带头、党员志愿者靠前、各方积极参与,认真做好排查登记、人员管控、环境整治、宣传引导等工作,为冢子岗村的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控墙”。

  在做好返乡人员和村内人员的排查登记、卡口值守、健康码查验等工作的同时,严格落实荥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组织全村群众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做到“居不漏户、户不漏人”。

image005.png

唐土金和志愿者在卡点值守

  根据村情实际,合理设置卡点,配备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安排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并通过播放宣传音频、悬挂宣传条幅、微信群发送、流动小喇叭等方式,让防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加强人员管控,落实出入口测温、扫码、查验一码通、一米线、戴口罩等管控措施,定期对公共道路、垃圾箱、安置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毒,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力织密疫情“工作网”,筑牢疫情“防控墙”,努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唐土金用行动树起了党员形象,竖起了群众心中的“党员旗帜”。在荥阳,还有许多像他一样逆行冲锋的党员干部,他们用行动鼓舞着大家勇敢面对灾难,凝聚起不屈的力量,救民于水、安民于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每名党员不变的答案。(张美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