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焦山碑林

2020-09-15 05:11:22 来源:博雅文化旅游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镇江焦山碑林

镇江焦山碑林
  
镇江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满山苍翠,宛若碧玉飘浮在烟波浩渺的扬子江心,素有“浮玉”的美称。闻名于国内外的焦山碑林就座落在这座江心岛山上,焦山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古都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一批,共有460余方,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碑林按其碑刻内容,分三类重新排列。第一类为艺术类,有南朝《瘗鹤铭》,宋绍圣《畜狸说碑》,米芾书《城市山林》横额,宋刻《瘗鹤铭》,明翻刻《开皇兰亭碑》,清王延龄重摹《颜真卿书<东方朔画赞碑>》等。其中《瘗鹤铭》,是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之一,所谓南有镇江《瘗鹤铭》,北有洛阳《石门铭》。相传《瘗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爱鹤,到焦山游览时带来两只仙鹤,后来两只鹤均死去,十分悲伤,把鹤埋在焦山后山,并在山岩上写刻下著名的《瘗鹤铭》。后因岩石崩裂,坠入江中。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镇江知府派人从江中捞起5块原石,仅存下86个字,字体潇洒苍劲,为稀世珍品。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推崇为“大字之祖”。第二类为文苑类,有宋佚名《苏东坡<游招隐寺唱和诗碑>》,宋冯福多《题鹤林寺碑》,南宋王埜《游鹤林寺用-韵二绝碑》,明杨继盛《与唐荆川游焦山诗碑》,清代上石《澄鉴堂法帖》四十二石。第三类为叙事类,有唐《魏法师碑,宋《使府蠲免大港镇税帖碑,元《镇江路学复田记碑》,明《镇江府学对山碑》,清《重浚丹徒县城河记碑》,清《陶澍立印心石屋碑》,此外还有杭州、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名胜线刻图,都是很好的历史资料。

  碑林中历代书法家的碑刻甚多,其中不少是珍品,最著者为宝墨轩碑林中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这里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内容虽不足道,而其书法艺术诚然可贵。此铭究竟是何人所书?历来就有争议。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宏景所书。陶宏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故认为属于他的墨迹。另一说,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他生平极爱养鹤,在家门口有“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优美舞姿来丰富他的书法。传说此铭是王羲之悼念他死去的两只仙鹤而作。还有以为唐代王瓒、顾况所作,但均无确据、由于书法绝妙,后被人镌刻在焦山后山的岩石上,因被雷轰崩而坠江中。至宋代淳熙年间(1174一1189)石碑露出水面,有人将它从江中捞起,仍在原处竖立起来,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有的甚至凿几字带走,学者们也来研究它,因而远近闻名。不意数十年后,其碑又坠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镇江知府陈鹏年募工再度从江中捞出,粘合为一,仅存残字九十余个,移置焦山观音庵。现在,在宝墨轩仍有《重立瘗鹤铭碑记》,碑记文中说到:“盖兹铭在焦山著称,殆千有余年,没于江者又七百年。”叙述了这段经过。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北宋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为南朝时代书法气韵,特别是篆书的中锋用笔的渗入;加之风雨剥蚀的效果,还增强了线条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韵味。此碑的拓本及字贴久传国际,名震海内外,是研究书法艺术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书,而又可从中领会楷书发展过程中之篆、隶笔势遗踪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焦山碑林在宋代就闻名全国,到清代传至海外,日本书法界称誉焦山为“书法之山”,成为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东吴路焦山风景区内

  类型:古迹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511-88817103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焦山风景区门票内,旺季65元,淡季50元。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三级博物馆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