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塘桥街道:“民”字当先 写好百姓“幸福答卷”

2020-03-29 08:00:00 来源: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伴随着官塘新城如火如荼的建设,官塘桥街道2700多户村民,先后拆迁安置进社区,农民搭上新型城市化列车成了新市民。党建强、人心聚,乡村兴,为了让村民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官塘桥街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交出了一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幸福答卷”。


“党建+发展”,交上富民答卷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自2010年以来,街道下属的3个村原有集体资产相继被征收,资产全部变现,一度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乏力。为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各村党组织始终秉持“勤劳、朴实、创新、奋进”的官塘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相继走出了一条“资产-资金-资产”的转型之路。通过购买、新建、置换商铺、写字楼等固定资产,盘活集体经济。为使这些资产实实在在产生效益,各村采用上门招商、网络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引邦华建设、易达财务等多家单位进驻。

 


村集体要发展,群众要致富,还必须要找准路径,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发挥好本地特色。官塘桥村拆迁后,仍有一定规模的土地未征用,村民住进了安置房,种植也不方便。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宝贵资源,村党组织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动员128户村民与村里签订流转协议,流转土地378亩,并以苗木种植替代蔬菜种植,提高土地附加值和收益率,在给付流转租金的基础上,收益部分再与村民进行分红,仅此一项,每年就为这些村民增加了至少人均2000元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大力扶持本地茶叶品牌化、高端化升级改造,逐渐打造了南山滴翠、林隐白茶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茶叶品牌,既带动本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又解决了一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

 


“党建+文化”交上乐民答卷
3个村拆迁后,村民们告别农耕,“洗脚进城、住进高楼”。如何既留住文化根脉又加快村民融城?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轴心作用,汇聚各方红色力量共融共建,通过党群联手、村社联动、组织联盟的方式,传承创新了“农民春晚”“农民运动会”“非遗传承”等一大批文化品牌。

 

 

“大米饭好吃秧难栽,粑粑好吃磨难挨……”78岁的秀山村非遗传承人朱兰英和官塘桥小学的“小非遗传承人”一亮嗓,顿时掀起今年农民春晚的高潮。2020年是街道举办农民春晚的第12个年头。农民春晚想法最早从秀山村自演的“村晚”开始,随后扩展到平山村、官塘桥村,村民们用原汁原味带着乡土气息的节目喜迎新春佳节。村拆迁安置后,为保住这一文化品牌,从2016年开始,街道党工委牵头,由3个拆迁村和2个新建社区联动共办春晚,同时,区城管局、区科协等党建联盟单位等也纷纷加入。当然,主角仍然还是原来的村民如今的新市民,为此,街道专门成立了文化传承行动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在文化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支部党员与团队骨干、草根名人间的结对联系机制,将团队优秀成员吸纳入党、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让团队建设与支部建设同开展、同推进。官塘桥文化驿站表演队、秀山健身舞蹈俱乐部、宝平社区文艺队、远洋社区旗袍队……一支支居民文艺团队,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茁壮成长,演绎出“新官塘人”的幸福生活。

 

 

“党建+民生”交上惠民答卷
3月16日,平山村村民韦桂芳收到了村里为她发放的每月200元的补贴金。“虽然每个月的补贴金额看起来不多,但是6年多来,每月都按时发放,充分体现了村党组织对村民们的关心。”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服务民生”的工作理念,实施了一系列党建惠民工程。
在开展辖区141户困难家庭大走访时,党员干部们意识到临时性救助只能帮得了一时,必须要用集体经济的收益反哺村民,让困难群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才能管长远。为此,街道党工委积极引导村发挥集体经济的输出功能,官塘桥村推出了敬老红包、助学红包、助医红包、减费红包、就业红包富民“五大红包”政策;平山村在全市率先启动老年村民生活补贴政策,随后又推出了重残重病补贴政策;秀山村实施老年人生活补贴、重残重病补贴、助学补贴、困难群体救助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

 

“红帆领航”党建共享阵地给党员活动一个家,远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起一片“夕阳红”,“小候鸟”暑期课堂打造娃娃们的七彩夏日……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街道正在不断以高质量发展实绩为民生“加码”。

【打印本页】【加入收藏】【关  闭】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