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优质均衡有温度的现代化海岛教育

2021-01-22 08:00:00 来源:普陀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好地了解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振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在区两会召开期间,本报记者邀请了部分区属单位“一把手”,畅谈“十四五”规划。现场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记者一同提问。本期主题是围绕“十四五”规划,如何打造优质、均衡、有温度的现代化海岛教育。接受采访的区属单位“一把手”是区教育局局长周磊斌,参与提问的有区人大代表张红惠,区政协委员孙毅鸿。

  问:“十四五”期间,我区如何规划教育事业?

  周磊斌:近期,我们在着手编制《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优质、均衡、有温度的现代化海岛教育总体定位。

  我们设定方向是做好“普及普惠学前教育、优质实施义务教育、大力支持高中教育、个性发展成人教育”文章。着力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积极打造“重要窗口”普陀靓丽风景中闪亮的教育名片。教育主要发展指标、教育现代化程度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问: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学前教育,“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门对此如何规划?

  周磊斌:学前教育虽然还不是义务教育,但现在社会上相关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作为重点要抓的一项民生实事。

  前段时间,区委、区政府通过了《关于普陀区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也对我区今后五年的学前教育设定了基本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学前教育公办率要达到60%,普惠率要达到90%,等级比例继续保持100%。

  “十四五”前期重点是抓公平、均衡,中后期在公平基础上进一步追求优质。结合这几个目标,我们也进行了规划。

  第一,突出政府主导,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坚持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以民办幼儿园为辅助的模式;第二,稳定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第三,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未来计划在沈家门、城北、东港等区块新建一批优质的公办幼儿园;第四,加强教育系统内部谋划与管理,提高办园水平,包括规范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问:目前我区还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十四五”期间,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

  周磊斌:“十四五”期间,我区教育资源布局也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部分学校已经启动建设。例如东港区块,普陀二中武岭校区已于去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将在今年10月建成,约有36个班级的规模,到2022年春季,之前提早招收的学生就可以搬到这个新的校舍。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完成普陀二中武岭校区、沈家门茶湾学校(暂名)、东港新建小学和(沈家门)江湾幼儿园、东港新建幼儿园建设;择机启动城西或城北新建初中、城北新建小学、城北新建幼儿园建设;适时启动沈家门一小等校扩容改造工作。根据六横发展要求,择机启动六横实验幼儿园选址新建和六横中心小学扩建项目。届时,全区城乡学校标准化、均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问:您刚才提到普陀二中武岭校区即将建成,很多家长非常关心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什么样的?

  周磊斌:普陀二中武岭校区建成以后,我区将成立普陀二中教育集团。该集团一个校区在城北,另一个校区在武岭区块。

  总体思路是以名校带新校,实现统一管理、差异化发展。我们主要把握两点:第一,统一的办学模式,各种教育相关要素基本实现统一配置,尤其是大家所关心的师资力量配置,我们尽可能做到基本无差别;第二,两个学校也要实现差异化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在总体相对平衡的前提下,集合两个学校所在区块自身的发展动力,来体现其个性特点。

  运行模式是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总校设书记、校长;两个分校区会设两个执行校长,负责日常管理。我们也希望借助名校效应,加速新校发展。普陀二中武岭校区落成以后,可以促进沈家门、东港、城北等区块,形成办学条件相对均等、师资条件相对均衡的局面。

  问:师资力量是教育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十四五”期间,教育部门有什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周磊斌:教师的整体水平实际上是普陀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到目前为止,我区的师资整体状况如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小学和中学的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分别为63%和84%。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为71%。能够满足我们当前的教育需求。但从更深层次、更高要求来讲,我们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校长队伍、中层干部等管理团队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高学历教师比例不够多,名特优教师的数量不足,教师的专业性、稳定性尚待提高。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主要抓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个,新教师的引入方面。这是普陀教育发展的后续动力,主要采取几种方式。首先,我们近期在落实“海岛定向委培”措施,每年选择10名左右的应届优秀高中毕业生,委托专业师范院校进行培训,4年学成以后直接分配到海岛,服务期为十年左右,海岛教师队伍可以得到进一步稳定。其次,我们每年都有常规的教师招聘,门槛比以前提高很多,会综合考虑应聘者的毕业时间、学科专业、年龄结构等。最后,我们也做到了主动出击,去年尝试到省内高等师范院校提早招聘,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27%左右,师范类专业比例将近90%,符合我们对教师专业性和高学历的需求。

  第二个,教师的流动性方面。在原先海岛教师积分进城、城区教师到海岛支教的基础上,城乡优质师资进行相互交流。去年我们对此做了尝试,把幼儿园老师派到海岛支教,从今年开始,新分配到海岛的教师,提早到城区学校进行半年左右的挂职,这样城乡双方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相对来说能够更加平衡。

  第三个,教师的日常培训方面。日常培训主抓两个内容,一个是基本素养,另一个是教师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两者能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另外,像优秀校长培训、名特优教师的培训,还有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都是接下去需要重点考虑的工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