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2017-08-27 23:08:05 来源: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见证了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党报之一。在河北阜平的马兰村,一个村庄的人都与这份报纸结下了割舍不断、甚至交付生死的情谊。到底这是怎样的一份报纸?和这个村庄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数不清的惨案》

  这张名为《数不清的惨案》的照片在1943年刊登于《晋察冀画报》上,照片上两位百姓都是河北阜平马兰村人,他们在1943年11月17号的“马兰惨案”中遭日军杀害。1943年夏,日军为全面占领华北地区,于秋冬两季集结20万兵力,先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各根据地展开全面“扫荡”。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军民奋勇抗敌,伤亡1.6万多人。其中马兰村遇难19人。

  邓小岚是原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的女儿,1939年3月到1948年,父亲邓拓和《晋察冀日报》的出报队伍,先后七次驻扎马兰村。在邓小岚懂事后,她从父亲和村民的口中,听到了那19位村民掩护报社时,牺牲的惨状。邓小岚听一个村民说,日军把一个村民的头拧到后面,他看着敌人的表情是狰狞的,但是却在笑,所以敌人都很害怕。

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到底这是怎样一份报纸,值得村民们用生命去捍卫?

  在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记者找到了《晋察冀日报》出版过的全部2854期报纸的影印版。《晋察冀日报》原名《抗敌报》,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到1948年终刊,抗战期间,这支新闻队伍,从8人发展到了500多人。在晋察冀边区,前方记者深入战斗现场,如实记录战事新闻。根据地后方编辑们靠收发电报,把边区政策、甚至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局势传递给边区人民。在马兰村,还保留着当时晋察冀日报社的旧址,旧址里这些报社人员用过的东西,都是村里老百姓陆续收集回来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