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陂蓆狮犁狮:氏族娱乐活动 融工艺制作和舞蹈表演等于一体

2017-09-29 12:33:18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信丰古陂蓆狮 犁狮.jpg

古陂蓆狮犁狮

  中国小康网 古陂蓆狮、犁狮是江西省信丰县古陂镇谢姓、黎姓村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制作成狮子和牛形象,并分别用他们的姓氏谐音命名的香火狮表演。

  蓆狮起源于明末清初,是谢氏祠堂在古陂建成时,古陂圩的谢姓人氏为举办庆典,吸取中国传统的龙灯和狮舞中成份,又融合赣南广为流传的“香火龙”利用稻草做龙身、插香火显现造型的特点,发明了这种狮子形象的“香火狮”。由于这种狮灯的狮身是用两条草蓆连接而成,也因为古陂方言的“谢”与“蓆”谐音,故命名为“蓆狮”。犁狮则出现在清光绪年间。黎姓后人黎声亮、黎有德等人受蓆狮启发,也创作出了一种代表黎姓的“品牌狮灯”。这种狮灯主要表现的是犁田劳动场景。古陂方言中黎与犁同音,逐命名“犁狮”。既说明了姓氏,又表明了黎姓的耕作本色。

  传统蓆狮表演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连续表演三个夜晚。整个舞蹈过程包括舞狮和赶龙两部分。蓆狮舞蹈由五人组成。三人舞狮(分别舞狮头、狮身及狮尾),外加两个“迴迴”。狮头狮尾均用竹木做成骨架,外扎稻草,草上插香,狮子的“五官”及狮尾造型均由香火显示出来,形态栩栩如生。狮身的两条草蓆必须顺直连接,而草蓆外围还须扎上三道稻草筋络以备插香。“迴迴”就是两个戴面具的人,走在前面的戴着沙和尚的面具,大头大脑,憨态可掬,负责引狮、逗狮、开路等舞蹈表演,俗称“大迴迴”或“大面”。走在狮灯后面的戴着孙悟空的小面具,小巧灵活,起着活跃气氛、维持秩序的作用,跳着与之相应的舞蹈,又称为“小迴迴”或“小面”。两个“迴迴”背上还得各披一条小草蓆,象征蓑衣。“蓑衣”上也扎有稻草,插上香,夜晚看上去倒像一只“大刺猬”。其“双哨会狮”等舞狮招式,堪称一绝。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